周 麗
(南京市溧水東廬初級中學,江蘇 南京)
初中是學生掌握正確思維方式的關鍵階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否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成果做出恰當調整,不論是對學生學習興趣與效果的提升,還是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都有著直接影響,也能夠為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為此,其教師應整合現(xiàn)有資源,積極探索、嘗試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從整體上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不管我們教導的是哪一個學科,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并非只是為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自主、深入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優(yōu)化其主動思維能力培養(yǎng),英語教學也不例外。
英語詞形雖然具有很多變化,但通常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在實際授課中,教師不應急于為學生講解,可以先為其呈現(xiàn)一系列資料,讓學生進行認真觀察、分析,盡可能通過自身探索將其規(guī)律找出。例如:某教師在講解形容詞比較級的變化規(guī)律時,就利用視覺媒體,將 tall,nice,nicer,nicest,easy,easier,easiest等詞匯分別列出,讓學生基于重讀開音節(jié)、重讀閉音節(jié)等語音知識基礎來進行認真觀察,進而快速找出其中蘊藏的規(guī)律,并積極表達出來,基于此,再通過教師的恰當引導、稍加歸納,學生就能夠熟練掌握了。而通過自主觀察、歸納出的規(guī)律知識,學生不僅會產(chǎn)生透徹理解,記得也會十分牢固[1]。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雖然要尊重、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發(fā)揮也不能忽視,對此,在課堂上,教師應重視自身教學機智的靈活引用,真正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實現(xiàn)各知識點之間的正遷移,逐漸形成良好的橫向思維能力,進一步拓展其語言信息量。比如:在講解進行時的動詞形式是由助動詞be的現(xiàn)在式(am are is)+(do)ing構成,進到過去進行時,只需強調“去”這一概念,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處理助動詞,促使其組成新的時態(tài)句型,在此過程中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探究的機會與空間,以此來加強其橫向思維培養(yǎng)[2]。
英語教學著重強調要重視學生實際英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逐漸養(yǎng)成交際的靈活性,在實際交往中,能夠靈活、深入思考,不局限于某一固定模式。正確理解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道通羅馬)一方面,要認識到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另一方面,要想實現(xiàn)成功交際,應給予準確表達,避免語法出現(xiàn)錯誤,確保交際對象可以充分理解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有時候是越簡單越好,特別是口語上。對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整合豐富素材,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變式訓練,進一步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積極思維,促使其將所學知識準確、靈活的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思維通常都是由問題開始,且在解決各類問題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且始終都與一定問題、任務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思維活動的積極性通常都與一定問題的產(chǎn)生、解決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問題不僅能夠將學生認識上的矛盾充分揭示出來,也能夠給其心理智力帶來一定刺激,簡單來講,問題就是思維形成、發(fā)展的原動力。所以,在實際授課中,一般都是圍繞一個問題來不斷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改變學生心理水平與狀態(tài),教師應注重“矛盾”的隨時制造,以此來促使學生產(chǎn)生分析、解決矛盾的心理需求,更好的發(fā)展樂于思維,為其思維品質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在實際授課中,要盡可能多的對學生提出“Why...?”從不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進而為積極思維品質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對學生提出:Why can’t we say“I have many works to do?”在學生給出正確回答之后,再引導學生對可數(shù)名詞、不可數(shù)名詞用法上存在區(qū)別做出全面分析與準確把握。同時,還要引導其正確認識到漢語、英語畢竟是兩個不同的語系,要想講出地道的英語,就必須認真分析、真正遵循其社會文化背景、語言習慣,以及表達方式與風土人情,不能隨意套用一些漢語的表達習慣。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平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加強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培養(yǎng)與發(fā)展,不論是對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興趣、效果的提升,還是其今后的英語學習發(fā)展,以及初中英語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創(chuàng)新來講都發(fā)揮著積極促進作用,對此,其教師應給予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特點,選用更適合的策略方法來優(yōu)化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