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俊
(龍南縣思源實驗學校 江西贛州 341799)
數(shù)學教學中的提問必須滿足了有效的前提,才能算是合格的課堂提問。如何在課堂上做到有效提問,使學生從提問中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建立發(fā)散性思維,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如今的重要研究課題。
由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很多情況下,課堂提問只是程式化的步驟,根本沒有起到引起學生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目前數(shù)學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存在著幾個誤區(qū),亟待教育工作者改進。
很多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沒有顧及到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心智發(fā)展水平,而是以教師個人的角度去尋找和提出問題,在問題的表述上也較專業(yè)化和抽象化,這樣勢必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提問不知所云,或者對問題理解過于淺顯,完全不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深度思考。
雖然,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回答問題,但教師對于學生的答案存在批判心理,草率地將所有不符合自己設定的答案歸為錯誤答案。這種思想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獨立思考的養(yǎng)成[1]。
很多教師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提問,沒有事先用心設計問題。大部分都是非黑即白的問答題,學生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就可以應付了事。表面上,這樣的問題讓學生不假思索并異口同聲地回答,課堂氣氛很是熱鬧,但這種課堂提問只是流于表面,沒有使學生開動大腦,集思廣益。
老師總是急于公布正確答案,然后轉移到下一個知識點,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去琢磨和推敲問題,學生只能疲于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根本沒有時間思考問題背后的問題,使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2]。
課堂提問所用的語言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齡層次,盡量避免使用超出這個年齡范圍的專業(yè)詞語和邏輯思維。
課堂提問的內容一定要較生動,有趣味,能夠在提出問題后立刻引起學生的注意及積極思考。
課堂提問的問題應有一定程度的啟發(fā)性,讓學生思考某一知識點使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對于問題的設計要立足于課本知識點,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就是在學習和掌握知識點,就是在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
每節(jié)課應精心準備二至三個高質量問題,注重剖析問題的深度和精度,給每一個問題留出足夠的時間供學生們思考和探討,鍛煉學生的思維上的專注力和分析能力[3]。
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多為無效提問或低效提問,這種課堂提問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利于教師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為了做到有效的課堂提問,必須達到兩方面的標準,即:設計問題的有效和提問方式的有效。因此,通過以下三個過程作為實踐方向。
(1)對課本做到稔熟于心,融會貫通,深入淺出
備課時要課本的知識點逐一分析,哪些是基礎性知識,只能提出具有唯一答案的問題,哪些是重點難點,可以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哪些是拔高知識,能提出供學生探討,議論的問題。
對課本的內容不僅要做到透徹理解,熟練掌握,還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看待教學內容,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每一個知識點的難處和分歧,這樣,教師才能設計出真正對學生有啟發(fā),有收獲的課堂問題,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2)設計問題要科學合理
人的認知能力包括三個階段:已知區(qū),發(fā)展區(qū)和未知區(qū)。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清楚地認識到,所提問題不能總是設定在已知區(qū)和未知區(qū),既不能讓學生感到答案顯而易見又不能難乎其難。而是把問題聚焦在已知區(qū)和發(fā)展區(qū)的連接點,集中在新知識的增進點上,使提問內容循序漸進,學生的學習成果穩(wěn)步提高。
(1)注意提問的節(jié)奏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臨場狀態(tài)和興趣點安排難易度,時間間隔和趣味性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時不是疲于應付,而是行云流水,暢快淋漓。只有掌握好提問的節(jié)奏,才能實實在在地抓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課堂提問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提問,學生對老師的解答。而應該更多地鼓勵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設置的問題旨在使學生對問題背后挖掘出更多問題,在學生思考的同時給與一些啟發(fā)性的指點,進而更透徹全面地掌握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質疑精神。
(3)恰當?shù)攸c評回答
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客觀合理且可以引起學生二次思考的評價,不但加強了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還能充分調動起全體學生的智慧,再次撞擊出思維的火花,給學生探尋未知領域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方案是否有效的好機會[4]。
教師應在課后對課堂上的提問,回答和點評進行總結,認真分析其中的得與失,錯與對,以此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提問能力不斷完善和改進。
綜上所述,為保證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務必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的教學思想,精心設計和挑選高質量的課堂問題,精準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和節(jié)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雙雙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