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讀過了《源氏物語》,自然就好奇起與其并稱“平安文學雙璧”的《枕草子》。對《枕草子》,我原先并不熟悉,只知道它的作者和《源氏物語》的紫式部一樣,是一位宮廷女官,《枕草子》就是這位女官記下的生活點滴。
作者姓清原,族叔官少納言,于是這個女子的名字就被這樣確定了———清少納言。
這樣的名字,不禁讓人感嘆:一個女子在當時卑微得甚至沒有一個自己的名字。也許,身為一個女子,在當時已經(jīng)足夠不幸了。翻開她的履歷:中下流貴族,一生兩次婚姻皆不美滿;入宮做定子皇后的仕宮,遭人排擠;定子皇后早逝,她失去依傍;晚年落魄,出家為尼,在極為簡陋的茅屋中度過余生……
又看到紫式部評價她“刻意凌越別人”“端著好大的架子”“浮疏成性”,于是,一個冷傲而多思的怨婦形象,立即浮現(xiàn)在了我的腦海之中。
然而,當我捧起《枕草子》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封面上的四句話:“春,曙為最”“夏則夜”“秋則黃昏”“冬則晨朝”。四個短句,15個字,把我心中猜測的“冷傲而多思”的怨婦形象擊了個粉碎。她沒有選擇四季常見的意象,也沒有用華美的辭藻描寫景象,只是淡淡地寫春天早晨泛紫的細云,夏天夜里群螢交飛的風景,秋日黃昏時的遠山,冬季清晨的溫暖炭火。一個人,若沒有清明、歡愉的心境,怎么會發(fā)現(xiàn)四季如此別致的美?又怎么會寫下這清爽簡練的文字?
一頁頁讀下去,我不禁為可愛的清少納言折服。她喜歡熱鬧,在皇宮夜宴或者皇后出宮時,總喜歡欣賞眾人五彩繽紛的衣裳,看歡快的舞蹈,即興寫下一首首歌。她享受靜謐,在夏天清晨敞開門窗獨坐,感受微風吹過臉頰的清涼。她聰慧,宮中梅花凋零,眾女官紛紛寫詩描繪,而她只是簡單地說出“早落”二字,倒不知勝出那些詩歌多少。她孩子氣,冬天與皇后打賭,說園中新堆的雪堆可以保留一個月,因此日日惦記雪堆,一下雨就向神佛祈禱。她善良,為一只被人冤枉的小狗哭了一整天。她嬌憨,經(jīng)常與其他人開玩笑,總是記著各種令人心曠神怡之事、掃興之事、得意之事、遺憾之事……
讀著這樣的文字,我真的很難想象,書中明媚狡黠的清少納言,竟有這樣坎坷而不幸的一生。她的一生中,即使是相對穩(wěn)定的仕宮時期,也因定子皇后的地位風雨飄搖而算不上安逸,其他時期更是貧困潦倒。
然而,在她的筆下,我們能看到四季景象、山川河流、草木花叢、宮中節(jié)會,以及情感、趣事等,唯獨不見一絲抱怨。
她如一株向日葵,時時尋覓著陽光的溫暖,追隨著陽光的足跡。她向陽光微笑著,把苦難和不幸拋至身后。
縱然一生坎坷,她還是那樣樂觀、堅強。她笑著面對生活,用細膩的心發(fā)現(xiàn)點滴歡愉。
身處長夜,她書寫光明,寫下了清清爽爽、充滿生機的文字,如“春,曙為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