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駒
摘 要:本文首先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而后對此技術在農業(yè)中的應用優(yōu)點進行說明,并對此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同時本文對此技術的發(fā)展前景進行了簡要闡述,說明其發(fā)展進步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水肥一體化;應用現狀;發(fā)展前景
水肥一體化是一項新興技術,主要是將施肥的過程與農作物澆水的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的。在滿足農作物對水量的需求時達到施肥的目的,此技術可以定時定量的對作物進行澆水施肥,也可以對不同的作物進行有針對性的澆水上肥,方便工作人員的管理。同時此技術可以直接將水肥施到作物的根部,精準到位,節(jié)約了水肥的使用量。
一、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分析
水肥一體化技術主要是把液體肥料或可溶性肥料按合理的比例融化進澆灌用水中,再經過澆灌通道運送到農作物的根部,從而完成對農作物的澆水施肥任務。此過程可外部施壓,也可以利用地勢來達到澆灌的目的,工作人員在為作物提供水肥時可以對其供應量進行有效的控制,確保作物能及時得到水肥供應又不致供應過量,對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工作人員通常采用滴灌的方式對農作物進行水肥的供應,既能滿足其對水分的需求也滿足對肥料的需求,而且精準控制充分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
1.此技術在國外的應用情況。水肥一體化的技術在國外的應用時間較長,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是以色列。此國家因地處干旱缺水的地區(qū),其對水資源的利用率必須要達到很高的程度,這就促進了滴灌技術的發(fā)展。迄今為止水肥一體化的技術在以色列已經被大量運用到各種作物的澆灌上,在灌溉占比上排在世界首位。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期就開展了首個滴灌工程,到現在其使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的農作物范圍是全球最大的,其國家對此技術的重視程度也較高,有成套的服務系統(tǒng)支持。德國水肥一體化的技術發(fā)展較快,其精確度被不斷提升,加大了對土壤營養(yǎng)和水分成分的分析,提高了其使用效率。澳大利亞近年來也加快了對此技術的研究發(fā)展,并由政府組織推廣此技術的應用。
2.此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情況。九八年我國開始推廣自產滴灌設施,自此國家對此項技術越來越重視,并不斷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同時國家在此方面大力開展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定期進行有關技術的討論分析,并提供了資金上的支持,幫助此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到現在我國的滴灌技術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具體應用時技術人員可以有機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運用,擴大此技術應用范圍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應用水平?,F在我國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地區(qū)已經由北向南,由東到西基本包含了各區(qū)域多種作物的澆灌,其技術也越來越向世界頂尖水平發(fā)展。
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的優(yōu)勢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新型農業(yè)的代表技術,其主要是利用滴灌設備控制水量的大小,將水分、肥料、土壤進行整合處理后直接作用于植株根部,促使其全面有效的吸收自身所需養(yǎng)料。此項技術保證了植株生長過程中的養(yǎng)料充足,在節(jié)省了水肥等資源的同時確保了植株的健康生長。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農業(yè)中的應用具有以下優(yōu)勢:
1.杜絕了資源的大量浪費。水是世間萬物賴以生存的根本資源,水肥一體化技術利用滴灌設備對農作物進行滴灌,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并針對不同作物在不同時期水分的需求量進行特定設置,滿足作物生長需求的同時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肥料的施用也可以進行全埋處理,這樣可以將肥料直接作用于植株的根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水肥一體化技術將水分與肥料全部埋于土壤內部,減少了水分蒸發(fā)與肥料的揮發(fā),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另外,由于水分與肥料并不附著與土壤表面,使得地表干燥,不易于雜草的生長,減少了農作物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間接的減少了農藥等物品的使用。
2.提高生產效益。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采用將滴灌與施肥進行一體化操作,避免了以往人工施肥澆灌等程序,節(jié)約了人力成本。此項技術的采用也減少了雜草及病蟲害的防治,使得農作物高效生長,一年多季產量豐厚,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益。
3.保證農作物的高產量。大部分農作物的生長對水分有著嚴格的要求,滴灌設施可以有針對性的對不同植株在不同階段所需要的水分進行嚴格的控制,始終保持農作物處于最佳的生長狀態(tài),保證了農作物產量的高效與產品的優(yōu)質。
三、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中的問題
(1)農民認識不高。由于農民自身素質因素限制,使其無法認識到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重要性,認為這種技術的推廣是在浪費資金,因此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中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2) 節(jié)約意識不高。目前的用水普遍處于疏于管理的現狀,地下水私自抽取、河流私自引流的情況不斷,這就使得其用水成本非常低,此外各地政府對農業(yè)的補貼力度較大,因此農民在節(jié)水方面的積極性不高,同樣不利于水肥一體化的推廣。
(3)設備集成度低。施行水肥一體化的技術,需要對數據進行采集、傳輸,但是由于田間環(huán)境復雜,不利于信息傳輸。這因如此,農田設備集成度較低,加之設備種類繁多、匹配困難,導致了有技術、難推廣的尷尬現象。
2.解決方案
(1) 積極引導培訓農民。應加強對農民的引導,并定期對其進行培訓,促使農民認識到水肥一體化對農業(yè)發(fā)展帶來的好處。相關單位可以從短期經濟效益與長期經濟效益出發(fā),從農民最關注的收益角度進行疏導,以此促使農民主動投身水肥一體化的推廣中。
(2)施行科學用水政策。我國農業(yè)科技發(fā)展迅猛,特別是精準農業(yè)、預判農業(y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有關部門要促使農民加大新技術的引進力度,優(yōu)化種植結構,為水肥一體化的技術推廣打好基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此外,還可以對私自引流、打井行為進行嚴格管制,對水資源的使用采用階梯收費,通過這種方式增加農民的節(jié)水意識。
(3) 增加設備的智能程度。由于田間情況復雜,因此可以采用無線傳輸系統(tǒng)對數據進行采集與發(fā)送。還可以有針對性的引進通用接口模塊,使得不同類型的設備能夠通過統(tǒng)一接口無線傳輸,最終實現不同設備的互聯、統(tǒng)一管理。
四、發(fā)展前景
水肥一體化的技術之所以能大范圍應用,不只是因為其能為工作人員降低工作量,而且此技術還能大量節(jié)約各種資源,這對我國淡水資源緊缺的現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也是我國農業(yè)技術發(fā)展進步的一大體現,是農業(yè)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應鼓勵有關人員大力使用此技術。
參考文獻:
[1] 張凌飛, 馬文杰, 馬德新,等.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fā)展前景[J]. 農業(yè)網絡信息, 2016(8):62-64.
[2] 楊林林, 王成志, 韓敏琦,等. 我國水肥一體化技術發(fā)展前景及技術要點分析[J]. 北京農業(yè), 2016(1).
[3] 李傳哲, 許仙菊, 馬洪波,等. 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研究進展[J]. 江蘇農業(yè)學報, 2017,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