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閩侯縣第八中學 江信武
在高中地理課標中,地理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然而在中學各種學科的實驗室里,有所謂的地理專用教室,唯獨沒有地理綜合實驗教室,就算在中學地理教學課堂上,大部分中學地理教師的教學手段仍在“口傳圖授”上,當講解地理課本中地球運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等這些地理知識點時,我們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課堂上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教師說得滿頭大汗,學生思維仍在云里霧里繞著。這時我們就有個疑問,講解能不能更為形象直觀并能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呢?問題的答案就是進行地理實驗教學。
古語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驗,是在人為控制特定條件的情況下研究對象的一種較為科學的方法。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實驗探究活動對地理理論的理解加深了;通過設計地理實驗方案、進行地理實驗演示、觀察實驗過程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實驗過程得出推理結論,培養(yǎng)了較為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以及動手探究的學習能力。平時地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少原因在于:第一,地理實驗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只灌輸實驗教學的意識,課堂沉悶單調。學生缺乏應有的思考和探究。第二,地理一直被當作是中學教學中的“副科”,再加上資金、地理實驗儀器、地理實驗教室等軟硬件設施的不完善,學校開展中學地理實驗課堂教學的基本條件比較缺乏。
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我們不禁要問,地理實驗教學在我們的中學地理課堂中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明確開展地理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1.地理學科發(fā)展的需要。中學地理實驗教學為未來的地理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的興趣和能力、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地理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標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高中地理教學應使學生有觀察觀測技能、實驗制作技能,而初中地理教學必須為高中地理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高中新課標的要求,開展實驗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呼喚。
3.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學生能否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提高科學探索能力,地理實驗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激發(fā)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得出科學的結論。
其次,大力利用地理實驗教學的功能。就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知行合一”的主張,“教、學、做”這三者要有效地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地理興趣。地理實驗教學能將原來課本上固化的知識點直接接受的過程轉變?yōu)閺膶嶒灥挠^察、演示、發(fā)現(xiàn)、思考、探究中獲得地理實驗結論的過程,學生們易于接受和掌握相關地理知識,并能在地理實驗中獲得極強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相關的地理知識。
比如我們要學習地理七年級下冊《巴西》中熱帶雨林的開發(fā)和保護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利用課堂實驗演示如下:第一組:我們可以利用光滑斜面代表山坡,并在斜面上敷一薄層粘土(約1厘米厚)代表植被稀少的山坡;第二組:在第一組的基礎上,在粘土上覆蓋一層紗布或棉質毛巾表示坡上植被茂盛。并請班上負責實驗演示的兩位同學用霧化噴頭向以上描述的第一、第二組斜面上灑水來模擬大氣降水,老師在實驗演示臺旁邊指導班級學生認真觀察哪一組的水流出得更快,哪一組的粘土被沖刷得更快更干凈。從而得出實驗結果,植被茂盛的山坡更具有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能讓學生更好更直觀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們樹立保護植被的環(huán)保意識,通過地理實驗,教學效果比傳統(tǒng)的更加理想。
再比如我們在學習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貌的形成的時候,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這個實驗進行局部修改,如第一組:我們可以利用光滑斜面代表山坡,斜面上敷一薄層粘土(約1厘米厚)代表植被稀少的山坡;第二組:在第一組的基礎上,在粘土上覆蓋一層紗布或棉質毛巾表示坡上植被茂盛。請班上負責演示的同學用霧化噴頭向上述一、二兩組灑水來模擬大氣降水,但這次采用不同的水量代表各自降水量,老師在實驗演示臺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哪一組的水流出得更快,哪一組的粘土被沖刷得更干凈。來分析不同降水量對地表水土流失的影響,通過這些地理實驗,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貌的形成原因一目了然,學生能從實驗的過程中直觀地學習到地理知識,并能解釋這些地理現(xiàn)象。
另外,實驗的場所我們還可以擴展至課堂外,校外。我們要讓學生把生活中所熟悉的東西作為我們地理實驗的材料,并對地理實驗進行合理設計和演示實驗,對課本上出現(xiàn)的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原理進行驗證。這樣可以增強中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及對地理知識的掌握。
當然在地理實驗課堂教學的日常實施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地理課堂實驗教學的設計應該注重科學性,既要簡單直觀、又要可操作性強。
2.在地理課堂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地理實驗過程的預設與調整。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3.實驗結果分析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合理引導學生從宏觀上分析地理規(guī)律和原理,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我們期待,地理實驗教學能作為中學地理教學方法的新生力量,早日走進中學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