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將“讀書”與“顏值”掛在一起,可能有人覺得勉強。讀書是一種心靈活動,我們掌握的知識多,思想開闊,眼光遠大,做事的能力就強。而顏值指向的是一個人的外表,它與遺傳、年齡、職業(yè)有一定關系,但跟擁有知識的多寡似乎并無關聯。生活中,普通大學生比博士、院士長得漂亮的比比皆是。其實,我所謂的“高顏值”是要和自己比,而不是跟別人比。換句話說就是:同樣一個人,喜歡讀書會比不喜歡讀書耐看。
喜歡讀書的人一般有較強的個人能力。他做老師,可能旁征博引、風趣幽默;他從事科研,可能視角獨到、聯想豐富、成果富于創(chuàng)造性;他寫作品,也許會想象豐富、在乎內蘊;他畫畫兒,或許會高度重視作品的神韻……一句話,這種人做事往往是有底氣的。因為有底氣,他也就格外自信。
人活在世上,最寶貴的莫過于內心的安靜。這世界上總有人當高官,總有人發(fā)大財、出大名,你如果天天盯著這些人和事,內心就會浮躁,你就可能產生走捷徑的想法。但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他的情緒會相對穩(wěn)定,會更看重長遠的事功,而非一時榮辱。錢鐘書拒上《東方之子》,居里夫人拒絕媒體采訪,表面上似乎有多種原因,深處其實是他們太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愿意將精力耗在一些虛名上。
讀書還會讓我們內心充實。打牌、賭博、進夜店之類,可以讓自己尋得一時的開心,但它們確實沒有多少正面的意義,有時甚至還會損害我們的健康。一個人選擇讀書,思想活躍,情感豐富,那種清流入心的感覺,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讀書既然能讓我們獲得自信,內心安靜、充實,我們當然也就有了經常性的快樂。人一快樂,反映在外表上就是面相年輕、氣質動人、舉手投足得體。這些無疑會推高我們的顏值,使我們顯得漂亮、優(yōu)雅。
讀書之后的“高顏值”,本質是人獲得心靈充實之后的一種生命的和諧——此可謂“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另類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