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紅,趙學梅
(泗洪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900)
吸痰是臨床搶救病人的重要操作之一,不僅需要護士有嫻熟的技術,而且各個管道必需銜接緊密,不漏氣保證有效負壓是吸痰成功的關鍵。通常為患者吸痰需要2根一次性連接管,一根連接負壓吸引器與吸引瓶,另一根連接吸引瓶和吸痰管。我院現(xiàn)使用兩種品牌的負壓吸引器,分別為寧波健芝康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和慈溪市美達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吸引器接口的外徑均為7 mm。使用的一次性連接管為江蘇省長豐醫(yī)療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內(nèi)徑為8.5 mm的連接管。因連接管與負壓吸引器連接時吻合不緊密,漏氣,不能形成有效負壓,無法吸痰。護理人員在使用時,需要先將連接口前端剪去,方能銜接緊密。這樣既費時費力,延誤患者搶救時機,又造成了材料浪費,違背了無菌操作原則。我們現(xiàn)對一次性連接管進行了改良,將原一次性連接管接口一端內(nèi)徑由8.5 mm改為7 mm,將顏色由綠色改為黃色,便于操作者從包裝外辨認,同時將原長度縮短了13 cm。使用改良后的一次性連接管在臨床吸痰操作中能明顯節(jié)省時間,方便臨床使用;同時減少了管道連接處二次污染的機會;節(jié)約了資源?,F(xiàn)報道如下。
在呼吸科、心內(nèi)科、急診室、ICU4個吸痰頻率高的科室各選一名工作8年熟練掌握吸痰操作的護理人員。為其提供30根改良前連接管、30根改良后的連接管。隨機使用這60根連接管為不能自主完成咳嗽排痰、不能自主變動體位的患者吸痰,將使用改良前連接管的各科30例分為對照組,使用改良后連接管的各科30例分為實驗組。
1.2.1 吸痰方法
兩組使用的均是寧波健芝康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負壓吸引器,南京逢源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16號一次性吸痰管包。實驗組直接打開吸痰連接管依次連接好各個導管,調整好壓力即可開始吸痰;對照組則打開吸痰連接管包裝,用科室清潔剪刀將一次性連接管一頭接口剪去后依次連接好各個導管,調整好壓力開始吸痰。
1.2.2 對比方法
①記錄吸痰連接管從拆開包裝到把一次性連接管連接到負壓吸引器上開始吸痰的時間。②進行細菌檢測,取以上4個科室常用的暴露于空氣未進行高壓滅菌的清潔剪刀,用已高壓滅菌的無菌的生理鹽水試子采樣,送微生物室接種培養(yǎng),48 h后獲取結果。
四個科室記錄吸痰連接管從拆開包裝到把一次性連接管連接到負壓吸引器上開始吸痰的時間。在上述四個科室使用改良后的一次性連接管均能明顯減少操作時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改良前后各科護士平均操作時間比較(±s,s)
表1 改良前后各科護士平均操作時間比較(±s,s)
組別 吸痰次數(shù) 神經(jīng)內(nèi)科 ICU 急診室 呼吸科 四個科室平均時數(shù)觀察組 30 14.20±2.84 13.96±2.79 14.46±2.79 14.30±2.76 14.27±2.88對照組 30 10.06±2.24 9.92±2.08 10.34±2.16 10.12±2.41 10.19±2.61 P值 - 0.02 0.01 0.02 0.01 0.01
表2 四個科室剪刀細菌培養(yǎng)結果(±s,cfu/㎝2)
表2 四個科室剪刀細菌培養(yǎng)結果(±s,cfu/㎝2)
標本類型 菌落數(shù)神經(jīng)內(nèi)科 剪刀 30±3.12 ICU 剪刀 31±2.96急診科 剪刀 38±3.08呼吸科 剪刀 28±2.40
負壓吸引器與一次性連接管分別由不同的廠家生產(chǎn),相互之間接頭的尺寸不是完全吻合,銜接不緊密,導致連接后松動、漏氣,護理人員必須用剪刀剪切前端后方可使用。而吸痰為一項搶救措施,搶救病人時需要爭分奪秒,有效、安全、規(guī)范的吸痰方法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及預防感染[1]。使用未改良的連接管操作增加了操作環(huán)節(jié),延長了操作時間,有時因忘記攜帶剪刀,還要往返治療室拿取剪刀,容易引發(fā)醫(yī)療糾紛,甚至延誤搶救時機。
吸痰是臨床常用的一項基礎護理技術操作[2],需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3]。ICU、神經(jīng)內(nèi)科、神經(jīng)外科等高??剖?,需要吸痰的患者多數(shù)帶有人工氣道,而用于剪切連接管的剪刀為科室辦公用品,沒有經(jīng)過消毒處理,從隨機抽取的剪刀顯微鏡下菌落數(shù)據(jù)顯示,不適合用于剪切連接管。
設備帶上的負壓吸引器接口距地面120 cm,而一次性連接管的長度為160 cm,連接后會有多余的盤繞,常常會因為重心問題,造成吸引瓶傾倒,改良后的連接管節(jié)約了資源,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便于吸引瓶的固定。
[1] 夏靄玲,劉翠貞,林瑞智,等.改良吸痰連接管消毒方法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10(9):35-36.
[2] 楊曉輝,付蓉蓉.自制吸痰連接管固定裝置的研制及應用效果評價[J].中華現(xiàn)代理雜志,2015,21(23):2834.
[3] 張 琳,金艾黎,翁媛英.吸痰連接管保護套的研制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12(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