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恩平海外聯(lián)誼學校 李倩蓉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學習古詩詞能夠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新課標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因此,要想教好古詩詞,教師就必須抓住它的靈魂美,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在課堂上精心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使他們提高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那么,在古詩詞教學中該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呢?下面我以情境教學理論為指導,結合自身古詩詞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嘗試。
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巧設情境,運用富有激情的語言進行描繪渲染,能激活學生的感覺器官,激起學生的情緒,展開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主動而自然地進入想象的畫面,理解詩詞的意境、情境,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
古詩詞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文學藝術的瑰寶,其創(chuàng)作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經歷、文化底蘊密切相關,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離那個時代實在遙遠,學生理解詩詞來有一定的困難。②“沒有必要的背景知識,閱讀思考往往是無法進行的,背景知識越豐富,閱讀理解水平就越高”。要做好這些,教師就要提供有關作者、時代背景等資料,讓學生深入詩詞創(chuàng)作的情境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學曹植的《七步詩》時,考慮到詩詞是作者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寫成的,含義深刻,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就補充了當時的歷史故事:三國時期,魏國武皇帝曹操去世后,他的次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為丞相。曹植很有才華,精通治國理家,在朝中很有威信。曹丕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對曹植產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處處苦苦相逼,想斬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長夢多。正趕上一樁造反政事,曹丕指控曹植為主謀,傳弟弟曹植到朝上相見。曹植一到,就被埋伏好的衛(wèi)隊揮刀截下。曹植不承認謀反之事。曹丕只得說看在兄弟的情誼上,命曹植在七步內作一首詠頌兄弟情分之詞,但詞內不可出現(xiàn)兄弟二字。不然,就要處死曹植。曹丕說完,曹植便邁出了第一步,突然,他聞到了從遠處飄來的陣陣煮豆的香味,靈感一生,借物抒情,在剛走到第六步時就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此故事一講完,學生就領悟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深刻含義,也理解了詩中所包含的感情。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一首好詩,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它展現(xiàn)的畫面美?!霸娭杏挟?,畫中有詩”,是歷代詩人追求的最高藝術境界。在教學中,教師善于用優(yōu)美的線條,豐富的色彩,把詩文變成具體的視覺形象,讓學生通過畫面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感受畫中意、畫中情、畫外音,活躍課堂氣氛,激活思維,領略文字的內涵,體會古詩的意境。如《小池》一詩,初讀古詩后,根據(jù)學生的
理解,老師通過預設好的電腦繪畫,在大屏幕上勾畫出清澈的泉水,新綠的大樹,含苞待放的荷花,微卷的荷葉,輕盈的小蜻蜓,幾種景物和諧地融于一處,一下子就將抽象的古詩文字轉化成眼前栩栩如生的畫面,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所蘊含的情調也都表達出來了,把學生帶進了千百年前的那個柔美的初夏,見到了詩人曾見到的那幅美景。這樣的電腦勾畫,較之被動地簡單地觀看插圖,更讓學生感興趣。既寓教于樂,又讓學生突破時空的限制,通過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詩境,快速進入品悟古詩的狀態(tài)中,詩句的含義不說而解。
古詩雖然短小,卻很精悍,其意蘊無比豐富。③因此古詩非常講究煉字,可以說是字字珠璣,字字藏有玄機,這也就給詩文留下許多“藝術空白”,給人們以豐富的想象空間。很多時候古詩教學的美就在于學生想象的智慧。多媒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能穿越時空,有效地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去想象,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感受詩的底蘊。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在懂詩意、悟詩情的同時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以及情感的升華。
在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時,我播放了一段廬山瀑布的視頻,那凌空而下、飛灑云天的奇特壯美景觀呈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巨大的瀑布從峭壁上傾瀉而下,有如一條白練從天而降,它以千軍萬馬之勢飛瀉而下,怒吼著,咆哮著,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然巨響。如此優(yōu)美的配樂,動人的解說,壯觀的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用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去感受,使學生入情入境,油然而生一種愛美、贊美的情感,接著讓孩子們暢談此時此刻的感受,領悟詩人那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情感。有的學生說:“香爐峰上繚繞著的霧氣,在金色陽光的照射下,幻化成紫色的云霞。令人如癡如醉,我仿佛一位仙人在這煙霧繚繞的仙境之中游賞?!庇械膶W生說:“這長長的瀑布真像月宮里的嫦娥,手中揮舞著雪白銀紗,翩翩起舞,真是美不勝收?!边€有的學生說:“瀑布從高高的山上奔騰而下,仿佛一條巨大、耀眼的白練懸掛于蒼松翠柏之間?!贝丝虒W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學生的語言變得無比優(yōu)美,無比流暢,這都是因為他們先有了情感,感受了詩的底蘊的結果。又如在教學《贈汪倫》一詩時,我從網上下載了一段視頻:詩人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游桃花潭,村民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漸漸地兩人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臨分別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贈送給汪倫。同學們一看視頻,一下子就理解了詩句的含義。
總而言之,在進行古詩的情境教學中,教師情真,才能以情動情,教師心熱,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教師意遠,才能在學生面前開拓其思路。因此,要把古詩教學與情境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優(yōu)勢互補,使我們的古詩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使學生更清晰明了地學好古詩,讓古詩的魅力更好地得以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