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第四中學 楊志誠
美育亦稱審美教育,是運用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培養(yǎng)受教育者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先生說:“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笨梢?,美育是審美與教育結合的產(chǎn)物,它的本質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時代制約于不同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
美育在古代時期就一直被應用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它的存在已可算是歷史悠久了,但一直未真正的應用在教學當中。自從察元培先生在民國初年擔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期間,才將審美教育(即美育)納入現(xiàn)代教育方針及體系中,然后又提出“美育代宗教”主張,強調美育可以在中國起到宗教在西方所起的那種支撐民族精神、建構民族性格的作用,認為美育有助于塑造古典傳統(tǒng)衰落后現(xiàn)代中國人的心靈,引發(fā)較大爭議。由于美育在教育中存在的地位越來越大,所以到現(xiàn)在它以經(jīng)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門科目。
美育在教學當中存在了這和長的時間,那么它對我們當代中學生的影響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會環(huán)境,一些中學生不敢面對困難,總是逃避現(xiàn)實,而且還以“阿Q”精神為美,經(jīng)常自己“安慰”自己,以空想主義為美,沒有付出行動。年齡雖小卻非常世故,為“朋友”兩肋插刀、打架斗毆,以所謂的“江湖義氣”和“英雄主義”等視為美。
許多中學生在刻意修飾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盲目趕“潮流”追求外在美,忽視自身的特點,缺乏內(nèi)在美。他們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注重淺表層的外在美,而不善于發(fā)現(xiàn)深層次的內(nèi)在美,他們往往認為儀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廣泛而又深刻的涵義。
研究發(fā)現(xiàn),5%到15%的中學生都有逆反、叛逆行為的征兆。例如:頻繁地大發(fā)脾氣與父母過度爭吵;明顯地對抗和拒絕大人的要求和原則;自己犯錯或行為不當,卻責怪他人等等。這些行為能夠在許多場合出現(xiàn),在家里和學校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
那么,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個重要原因來源于家庭教育中不正確的導向。
近幾年來,家長的年齡比以前年青化,文化素質也比以前有較大的提高,獨生子女也逐漸增多。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廣大家長的重視,但往往只注意子女的學習成績的好壞,能否升學。至于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好多家庭沒有列入家庭教育的議事日程。
第二個重要原因是學校教育中片面性。
這是由于美育沒有得到全面實施,特別是農(nóng)村中學,中學生沒有形成比較正確的審美觀念和良好的審美修養(yǎng);學校教育只重視智育,不重視德育,沒有把美育和德育相結合;一些班主任沒有進行審美觀的心理指導,比如開一個主題班會、討論什么是中學生的服飾、禮儀、行為之美。甚至有一些班主任看到學生尤其一些女學生珠光寶氣,涂脂抹粉,也視而不見,而看見的,永遠只是學生成績的好壞,不看個人素質修養(yǎng),這也是學校管理不到位的弊端。
第三個原因是社會教育中輿論導向存在的偏差。
由于這些年來,出現(xiàn)一些感官刺激的活動,而這些活動往往是青少年最喜聞樂見的,在他們所愛聽的歌曲、音樂、卡通片、電視、漫畫書、包括生活上的衣著打扮都對他們產(chǎn)生直接的不良影響。特別是偶像和榜樣的引導作用遠遠超出了學校和家庭教育。
第四個原因是當前中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沒有提到應有的位置。
盡管我們在美術教育教學中,也或多或少地進行了美育的滲透,但是,這種滲透歸結起來說,還只停留在自發(fā)的、無序的狀態(tài),并沒有科學的理性和系統(tǒng)的認識,更沒有一個比較嚴密的、科學的滲透體系。無疑,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處于迷盲階段的中學生的審美觀念。
美術教育是關鍵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中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教會他們感受美、認識美,引導他們的審美觀念,讓他們能正確地分清美與丑、善與惡,我們不能不作進一步的思索。對于中學生的審美問題,那么在美術課堂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對策呢?
1.我們必須從理論上對學生的審美進行指導。
2.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感受美的魅力。
3.正確引導學生合理的儀表美和人格美。
4.使學生正確均衡看待秀美與崇高的相互關系。
5.有目的地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
我們采取的各種對策都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在美的愉悅中喚起人們的高尚情懷,教會他們以一種人性的目光來看待人的享受,以高雅的精神品位來支配物質的獲取和享用。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斯基就認為,“美育要教人們學會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人們沒有美就不能生活,讓世界的美創(chuàng)造人本身之美。”
美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占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認真的學習,認真理解美的真諦,從而應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讓它為我們的生活而服務,使人們的生活都變的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