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可曾讀書?”是賈寶玉與林黛玉初次見面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從這一句話里,我讀到了曹雪芹對當時教育的關注,因而我也思考著把讀《紅樓夢》的感悟與教育問題相結合。
近年來,每每瀏覽教育類書刊,與校長、老師閑談,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學校正在為一些教育問題而煩惱,如,“早戀”“家暴”“厭學”“校園欺凌”“自由教育”“理想學?!钡取N液鋈幌氲健都t樓夢》,這部巨著不就是反映青少年的生活么?文中不是也有這些所謂的“教育問題”么?一個名曰純樸的先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寫過一篇文章,其中講道,“如果有人把《紅樓夢》這種趣味的材料,加以科學的研究,使它教育化,我想它對教育的影響一定很大,對教育的貢獻,一定很多”。于是,我便留意起《紅樓夢》中關于教育的問題,期望“使它教育化”!雖然談不上“科學的研究”,但想在《紅樓夢》的閱讀中,試圖探討曹雪芹對封建教育所持的態(tài)度,在《紅樓夢》中如何呈現(xiàn)他的教育思想,如何反映他的教育理想。
有學者說,《紅樓夢》的主題是“揭示教育問題”(伏漫戈《紅樓夢研究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回,冷子興和賈雨村討論賈府的興衰,說賈府的“內(nèi)囊已經(jīng)上來了”,那應該是指賈府的財務虧損。而賈府的教育問題應該是比財務問題更大更早出現(xiàn)問題。賈府主子奴才、老老少少,有名有姓的達七百多號人,尤其少男少女是賈府人物的主體,少不了有他們接受教育、讀書學習這么一個現(xiàn)實,也就存在著教育問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賈府那么一個“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以致“故近子孫雖多,竟無可繼業(yè)”,只有一個寶玉,“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第五回)。賈氏家族把傳承繼業(yè)的希望寄托于寶玉,那么,對寶玉的教育也就成為一件天大的事情。
賈府的教育氛圍很濃厚。在第三回,賈寶玉與林黛玉初次見面,第一句話問的就是“妹妹可曾讀書?”這一問也是賈寶玉在全書出場后說的第三句話。從第九回透露的信息來看,賈府的祖上很有遠見,建立了非常正規(guī)的家塾,不是在自家的院子里,而是在單獨的地方,而且把家塾先生的經(jīng)費來源也安排得很周到。曹雪芹雖然沒有當過老師,沒有當過校長,也沒有從事過教育職業(yè),但是他為什么寫這些?絕不是偶然之筆。你看,王熙鳳見到林黛玉之后問黛玉的第一句話也是“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賈母等待迎接黛玉的人都走了之后和黛玉“正式”說話,首先也是問黛玉念的什么書。從寫這三個人都問黛玉讀書的情況來看,可以想到曹雪芹對當時的教育問題很關注并且很焦慮。在第十三回,秦可卿給鳳姐托夢,所擔心的事就是兩件,一件是祭祖,另一件是辦學。另外,賈府不僅設立有家塾,而且有女校。第三回林黛玉初進賈府時,賈母就叫女孩子們當天不必上學去了,迎接遠客??梢娰Z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明末清初那么多思想家、教育家,比如:黃宗羲、李贄、顏元、李恭等反對程朱理學,倡導并實踐“實學”“實用”的教育思想,或許對曹雪芹有所影響。同時,康熙五十年(1711年)震驚朝野的江南科考大案(見高文秀的新浪博客(2013年1月10日)《清朝三大科場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場案》),對于生長在江寧織造曹寅家的孫子,多多少少或許知道一些這次科舉大案對中國科舉制度弊端的顯露。因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當年就在此案發(fā)生之際和處理過程中多次向康熙皇帝上密奏。所以在《紅樓夢》中,曹雪芹表達了他對宋明理學教育的強烈不滿,對科舉制度的抨擊。就像我們當前很多家長對教育不滿一樣,在網(wǎng)上發(fā)帖子,在朋友圈里發(fā)段子,在報刊上寫文章,訴說他們的牢騷與意見。曹雪芹則是通過小說中賈寶玉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他說那些“讀書上進”之人,不過是“祿蠹”,竊食俸祿的蛀蟲,除“明明德”外無書,“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出來的。”(第十九回)對于時文八股一道,賈寶玉平素深惡痛絕,“原非圣賢之制撰,焉能闡發(fā)圣賢之微奧,不過是后人餌名釣祿之階?!保?第十九回)曹雪芹寫出了一個厭惡科舉考試而不讀《四書》《五經(jīng)》等圣賢之書的賈寶玉?,F(xiàn)在的高考,就有很多像賈寶玉一樣的孩子厭學逃學,不肯為考試分數(shù)而讀書。曹雪芹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寫了當時青少年接受教育和讀書的狀況,如,第九回頑童大鬧學堂,寫了賈府的義學,寫了封建家塾的教師代表賈代儒。第三十三回,寫了賈寶玉遭父親家暴;第三十七、三十八回寫了大觀園結社詠詩;第四十八回寫香菱苦志學詩等,生動有趣,回味無窮。我們從《紅樓夢》中雖然讀到的是賈府的教育,實際上我們也已經(jīng)看到了清朝的教育,看到了整個封建社會走向沒落時期的教育,同時也看到了曹雪芹對新的教育理想的追求。大觀園就是曹雪芹描繪的一個理想的教育之園,猶如現(xiàn)代的一個“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由此看來,曹雪芹對舊教育的態(tài)度很鮮明,教育思想也是很“前衛(wèi)”。所以我也自命“紅粉”,一邊讀,一邊“侃”。另外,紅學界對《紅樓夢》八十回后程偉元、高鶚續(xù)寫的四十回中沒有反映曹雪芹的原意已成共識。比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是厭惡科舉不讀書的,而在后四十回卻忽然“醒悟”了,每天去學校,功課上進,后來居然還參加鄉(xiāng)試考中了第七名,這些都違背了曹雪芹的原意。而且紅學家們還指出,高鶚在續(xù)寫的過程中對前八十回也有改動。因此本人所“侃”只限于前八十回?!都t樓夢》有很多版本,我選擇“漫讀”的版本,是標記有“教育部語文新課程標準推薦書目——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字樣,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的,由蔡義江先生導讀,其他版本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