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SUV已風火數(shù)年。市場飽和度也漸趨頂點。下一個風口會是什么?思考國人對于乘坐空間的需求,目前市場威認MPV將是下個發(fā)力點。也因此不少車廠大力進軍MPV入門的10-15萬元級別小型MPV市場。
但在MPV新時代來臨之際。這種小型MPV寡能成為時代排頭兵嗎?
1
七座,是SUV與MPV都爭相迎合的話題,例如杰德、GL6、途安等紛紛提供六座以至于七座車型。在這個車身尺寸上的第三排設置與空間大家有何意見?它們是否能成為你心目中的正統(tǒng)MPV?
涂
這是車廠為滿足中國三代同堂家庭努力付出的成果,也是消費者能以更親民花費享有一家老小全家出游之幸福感的福音!但如果要我就專業(yè)定義上來說,我認為MPV該是一輛車高至少要比我身高(170-180cm)高,后門要用后推滑動式,第三排座位乘客進入時不是用“塞肉粽”姿勢而是比較從容的,并且第三排座位乘客就座時頭頂與膝部空間還有一定余裕,后廂也還保有充足載運行李功能。
這三款車欠缺以上我認為傳統(tǒng)MPV該有的要素,因此個人認為它們不能稱為“正統(tǒng)”,車廠給予一些家用、七座同行……等形容詞更是感覺穿鑿附會,希望未來市場能給這類車一個專業(yè)的專有名詞,包括中、英文最好。但金錢當?shù)赖臅r代誰也說不準,搞不好未來全球1/5人口都被洗腦成認定這類車也是MPV,那它們也就是MPV了,原則……who care?
山
杰德、GL6、途安等車型均是以轎車為基礎去開發(fā)的,并非一開始就是以MPV的形態(tài)去設計打造,無論實際駕駛還是空間等都是接近轎車。我心目中比較理想的小型MPV應該是豐田Wish、Noah,日產的Serena還有本田的STEPWGN等。
杰
2+2+a的座椅設定是完全沒有用的,6座設定頗為雞肋,如果需要坐6個人,就無論如何要使用第三排,但如果同時需要一定的載物空間呢?所以在我看來2+3+2是在保證實用性基礎上滿足載客需求的設定,可惜,不知道被什么風帶壞,廠家們近年來都喜歡2+2+a的座椅設定。
嚴
高裝載能力始終是國內市場消費者選購汽車一大重要關注點,雖然中大型MPV搞7座天經地義,但售價其實并不算親民,于是一些中小型化售價相對較便宜的家用型MPV出現(xiàn)以填補這個市場。但礙于車身尺寸,始終在第三排空間上無法做到很寬松與完善,只是相對比一些7座SUV要強一些。但這似乎并不妨礙買家青睞,相對三排空間可以營造得較好的中大型MPV,中小型MPV不需要更多的金錢而又有差不太多的裝載能力。
煥
車的本質是工具,兩廂車、三廂車、SUV、CUV、MPV甚至是皮卡,都是工具的細分種類,但是,傳統(tǒng)的MPV對車內乘客的照顧是杰德、途安、GL6這些車型所無法給與的,只能說,以上車型用折衷的方式,將滿足多人乘坐的需求提到了最優(yōu)先的位置,而傳統(tǒng)MPV車型的其他特性也只能因此犧牲了大部分,比如車廂高度(正統(tǒng)MPV不用擔心頭部空間的問題)、側滑門(上下車的寬度最優(yōu)),當然,價格和成本在那里,自然是有得有失。
L
開門見山,我認為它們并不算我心目中的正統(tǒng)MPV,它們基本上都是基于A級車平臺而來,自然空間并不算十分充裕,硬生與七座扯上關系實屬用力過猛,小型MPV存在的意義我認為是相比較轎車在市區(qū)日常使用的同時還兼顧了周末去郊游的場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靈活空間而不是單單為了載人,哪怕它們的第三排可以讓我正常坐下,而我的行李又該往哪放呢?
2
隨著自主品牌競相進入市場,自主小型MPV如何才能像SUV市場那樣讓消費者放棄同價位合資產品,選擇自主品牌車型呢?廠家能從哪些方面入手展現(xiàn)自主品牌優(yōu)勢?
涂
細數(shù)一下發(fā)現(xiàn),目前自主品牌相似于杰德、GL6這類車型的產品,價位多介于7-11萬元這個區(qū)間,因此我可以回答:高配置、低價格啦!但……我并不太愿意這么回答!其實,目前自主品牌車普遍在產品做工、駕駛感受上到一個臺階,并且也非常懂得中國消費者需求,給出了豐富配置與寬敞空間,但始終欠缺一點自信,消費者也欠缺一些對自主品牌的信任感。但我相信,隨著年輕一代,這些在思維邏輯上比較沒有老派牽絆的消費者崛起,他們會比較懂得理性判斷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車,自主品牌小型MPV針對這些人群是有機會的,重點還是要把品牌正面形象建立好、產品品質做好、售后服務與顧客關系維系好才能成功,因為別忘了這些年輕人多是在手機上成長的,一個做不好負面口碑馬上翻天覆地,想要沖擊合資品牌產品可就困難重重了!
山
繞不開的話題肯定是性價比。其次一點是,需要更加徹底去迎合MPV的需求,空間大小、座位布局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杰
比亞迪宋MAX是一個極佳的例子,設計到位了,空間也拿捏得準,價格定位比合資品牌產品低一點,就已經有不錯的銷量。雖然我覺得寶駿730也是不錯的例子,但它那2+2+3的座椅設定還是頗為商務,少了家用感。至于自主品牌的優(yōu)勢,不是一直都是“抵食夾大件”嗎,在此基礎上提升一下機械質感和耐用性就已經足夠了。
嚴
合資大廠的優(yōu)勢是技術成熟,注重規(guī)范的標準與合理的安全表現(xiàn),造車工藝高,機械與行駛質感更為和諧。自主品牌的優(yōu)勢是性價比高,較極端地迎合消費者喜好而車子本身的機能遜于合資品牌,但自主品牌的靈活度很高,自由度也很大,可以在造型、內裝、配備上獲得壓倒性的優(yōu)勢,對于空間表現(xiàn)也相當敏感與重視。endprint
煥
顏值第一,至少看起來不要有任何面包車的痕跡!然后是座位布局!合理的座位布局會抵消一部分空間缺失的不足!然后是安靜!一輛車內乘客不能小聲對話的車不配稱為MPV!
自主品牌對第一點的理解已經非常透徹,聘請國際設計師、提升產品組裝工藝都是常見套路,第二、第三點就各有得失了。
L
當下中國MPV市場存在自主品牌占穩(wěn)面包車市場、合資車則是把控中高端MPV的現(xiàn)象。對于中間的小型MPV市場,雙方可謂都想占據(jù)更大的市場份額,自主品牌在市場反應、了解國人口味,降低價格門檻、高性價比高配置方面等等都相比合資車型來的更有本土優(yōu)勢,因此,同價位自主車擁有合資車更高一級別才能享受到的配置、空間表現(xiàn),是我覺得消費者放棄同價位合資產品、選擇自主品牌車型的重要原因。未來,我希望廠家能從打造好的品牌DNA、機械素質、NVH這三個角度入手,在我看來這三點是目前自主品牌最需大力發(fā)展的。
3
不管是什么級別車型,性價比總是國人最在乎的要點,你認為小型MPV車型國人會最在乎哪些方面?前瞻哪些配置會受國人極度推崇以至于形成一種潮流。
涂
短期來看答案肯定還是空間與座位數(shù),科技功能當然也是未來潮流,但個人覺得對于這種肩負載著一家大小出門功能,又有一定制造成本限制的車來說,建議廠商就別再把那些包山包海娛樂功能做在中控臺大屏幕里,還不如裝頭枕或吸頂屏幕留給后座乘客快樂使用,然后還前座駕駛員簡單的音響、空調功能,把導航等附加項目做在抬頭顯示器上才實際。因為,一般的車要是發(fā)生意外,可能只是駕駛人或多加一個副駕駛傷亡;這種車要是因為駕駛分心導致交通事故,可是一家老小啊……!
因此,我也期待這種車型在主動安全配置上越來越齊備與周全,但……當然還是看成本怎么說了!
嚴
以較少的售價獲得最大化的空間與配備,即使實不起中大型MPV,在中小型上的需求也一樣都不愿少。首當其沖的仍是空間與配備,因為既然買的是MPV,本身就是為了多功能與高裝載性而來。
煥
空間!買了MPV的第—訴求當然是空間!先天上尺寸無法和GL8、奧德賽、艾力紳這些比較的話,請在座椅布局和細節(jié)上入手!然后,后排空調!即使只是出風口,也請讓后排乘客可以方便操作!
山
作為一輛MPV,我再次重申一點就是空間的利用率非常重要。配置這種東西已經并非一家專利,只看高低配如何選擇了。一輛優(yōu)秀的MPV的空間利用率和座位布局其實可以參考本田Fit的魔術座椅設計理念。一個人甚至一個女生都可以輕松變換車內各個座椅變化。
杰
空間還是最看重的,畢竟車是拿來用,不是拿來看的。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理解越來越深刻,花哨的配置就會越來越沒有市場,反而轉變?yōu)楦N合自身的需求,所以,沒有什么配置會成為日后買家極度推崇的潮流,反而是考慮一下如何成為一臺更好用的車更為實際吧!
L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從市面上火爆的車型來看,國人更在乎看得見的地方是怎樣,比如全景天窗、打孔座椅、LED大燈……小型MPV對于消費人群更多是家用,除了上述高逼格配置外,空間是他們最為看重的,甚至能不能翹起二郎腿亦成為評判標準的一項……未來我認為改造第二排為舒適度更高的獨立座椅會成為這個級別的改裝潮流,這感覺像是一步從陸地經濟艙升級頭等艙。
4
眾所周知,國人目前對于MPV仍有宜商不宜家的誤解,小型MPV會解開國人這個心結嗎?你認為小型MPV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著重重視哪些方面以突出家庭化滿足消費者口味?
涂
個人還是認為小型MPV≠MPV,因此MPV是宜商還是宜家那是另外一個范疇的事,舉國外市場為例,車廠的解決方法是在同一車型推出商用版、豪華版,前者配置、售價低,車內只有簡單的折疊座椅甚至連內飾板都省了,盡可能把空間留給載貨用;后者配置、價格高,車內按摩座椅、小茶幾、燈光、飾件、影音一應俱全,載客豪華氣派,大眾的T系車就是最佳范例。
但中國大陸市場截然不同,尤其小型MPV如果沿用國外那套還推出低配載貨版車型無異于找死,因為這里有全世界種類、數(shù)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面包車可選,沒有人會花十幾萬買輛簡配途安來載貨的。因此個人認為,既然小型MPV的價格就是這樣上不去又下不來,不如就安分守己在目前這個市場范疇中,產品方面把小改外觀、加點配置的策略留給未來延長生命周期,然后宣傳工作做好點,打打家庭溫情牌,差不多就能滿足消費者口味了!
L
我認為會的,而且會朝更加個性化去發(fā)展。隨著二胎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為給全家人更舒適的體驗會考慮該車型,他們既想車門打開之際讓車盡到其奶爸車的責任,外觀則要求運動化,滿足他們的視覺要求與駕駛欲望,但僅止步于外觀……外觀上推出不同版本我認為能更好滿足他們內心矛盾的需要。
嚴
那是因為之前導入的產品很少有針對家用的設計,市場上適合的產品屈指可數(shù),其實看看香港的7人車市場,日系的大大小小家用型MPV選擇相當豐富,國內這類車型預測在今后會是一個新興的市場。
山
成熟的市場早就邁入MPV為主流的格局了。且看日本、我國香港還有東南亞市場,大型小型各式各樣的MPV已經穿梭大街小巷。只不過中國內地早已經被GL8這種商務MPV先入為主洗腦罷了。
杰
中國市場不缺大型MPV,也不缺小型MPV,卻恰恰缺少家用MPV,其實家用MPV有幾個極好的例子,豐田的Wish、本田的STEPWGN還有日產的Serena,可惜除了Wish有少量平行進口以極為高昂的價格進入過中國市場,以及早期型號的Serena被東風復刻重生之外,中國消費者和這類型的家用MPV是幾乎無緣的,其實看看這幾臺車幾乎就知道,大空間、低油耗都是家用MPV所追求的,至于“突出”,買菜車從來就不需要什么個性。
煥
別克GL8、本田艾力紳當然不宜家咯,本田杰德、大眾途安就顯得宜家多了,在造型和營銷上多下力氣,自然就能讓消費者理解保姆車的概念,現(xiàn)在已經很少人把SUV當越野車了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