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Liu
他們是“音樂界神雕俠侶”——承擔了《歡樂頌2》《人民的名義》全劇配樂,還有像《時間都去哪兒了》《終于等到你》《一次就好》等現(xiàn)象級影視金曲,也全部出自這對夫婦之手。
他們是“50億金伉儷”——創(chuàng)作的主題曲插曲電影票房超過50億。相伴15載,他只為她作曲,她的詞也只屬他一人。他們就是著名作曲人董冬冬、作詞人陳曦。
時間都去哪兒了
2014年春晚舞臺上,帶著些許滄桑感的王錚亮,在溫柔的鋼琴伴奏下,唱起“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yǎng)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一年到頭辭舊迎新之際,平凡樸素的歌詞,最能觸動人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這首歌一氣呵成,也在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戳中無數(shù)人的淚點。談起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陳曦直言:“是從跟父母的相處和兒時的回憶里悟出‘時間都去哪兒了這個主題的?!?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09/xazi201720xazi20172016-1-l.JPG" style=""/>
從小,她就學習音樂,又喜歡看書,各種類型的書都看,這也很好解釋了她現(xiàn)在對音律和文字的敏感度。除此之外,陳曦補充道:“創(chuàng)作這件事情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從《人民的名義》到《歡樂頌2》里,那些歌詞都是這樣來的,首先要有想表達的主題,然后再考慮用什么形式去表達,而后面這部分,就是不斷突破自己的過程?!?/p>
董冬冬接過話,分享了他眼中的陳曦:“她比較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時間都去哪兒了》就是她自己生活的寫照,《以人民的名義》是她原來在政法大學讀過一年,所以能很好駕馭社會環(huán)境里不同題材的這些東西。她很擅長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痹谶@對“拍檔”心里,藝術不僅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還是連接他們愛情的紐帶——每一首歌里都有他們的感情和默契在。
歡樂頌2
2017年初夏,我們毫無意外地被《歡樂頌2》刷屏了,這個現(xiàn)象級的電視劇從開拍起就賺足了期待。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后,不得不稱贊那些恰當好處、撥人心弦的主題曲和插曲。相比第一季用了11首歌,第二季整整翻了一倍,除了22樓五美之外,小包總、謝童等主角都有董冬冬和陳曦量身打造的人物主題曲。
劉濤演唱了《家的滋味》,她扮演的“安迪”是一個高智商高收入的金領,卻特別渴望找到回家和愛的滋味;“樊勝美”的扮演者蔣欣演唱了《不怕一個人》,表現(xiàn)出即使面對不堪一擊的現(xiàn)狀,她依然如夏花綻放般倔強生存;“曲妖精”王子文演唱《我管可愛你管帥》,字里行間都透露出愛情寵溺的味道;楊紫演唱的《蚯蚓》,成功刻劃了相貌平平、默默無聞的邱瑩瑩,在大都市執(zhí)著拼搏的形象;而“關關”的扮演者喬欣演唱的《想做你的瘋女孩》,讓大家看到了乖乖女在愛情催化下的巨大變化——“我要做一個不由別人安排,拒絕等待、勇敢去愛的女孩”。董冬冬和陳曦用一首首歌曲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著劇中每一個人物的成長和轉變,配合劇情的推進,一波波地引發(fā)觀眾的共鳴。
終于等到你
最早的時候,董冬冬是做動畫片配樂的,沒有^帶,都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他和陳曦相識在電影學院的藝考現(xiàn)場,過程也非常偶像劇范,當時排在前面候考的董冬冬,拿著一個薩克斯,留著一頭長發(fā),因而“長發(fā)飄飄”是董冬冬留給陳曦的第一印象。讀大學就已經(jīng)擁有自己錄音棚的董冬冬,有一次動畫片配樂需要填詞,他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約了陳曦,沒想到,陳曦只看了三四集,就把詞給他了??吹侥?00多個字的董冬冬一陣悸動:“我沒有向她解釋這部動畫片要表達什么,但她給了我最想要的東西?!?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09/xazi201720xazi20172016-2-l.JPG" style=""/>
隨后,雙劍合璧的他們,不斷刷新自己的創(chuàng)作記錄,也不斷締造出新的經(jīng)典,幾乎所有熱門影視劇、電影的配樂都由他們操刀,才子佳人_起走過風雨15年,幸福羨煞旁人。談及對方,陳曦的話并不轟轟烈烈:“我和冬冬在一起后,所有對于文學以及對于生活那些積累,突然就找到了想要表達的動力。愛情是創(chuàng)作的動力?!?/p>
就像他們打造的歌曲《終于等到你》中唱的那樣:“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你,才算沒有辜負自己?!比缃?,他們的生活風輕云淡,細水長流,頗有隱居在俗世間的“神雕俠侶”感。
聽到這個稱呼后,陳曦卻笑著糾正:“朋友說我們現(xiàn)在是‘神貓俠侶,因為家里養(yǎng)了四只貓?!闭f罷,兩人相顧一笑,幸福感充盈了所有的空氣分子。
家的滋味就是在一起
CHIC:董冬冬老師您這次在《歡樂頌2》里親自獻唱,唱的還是一首暖心情歌,和作曲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董冬冬:我的聲音比較低沉,我本來是唱完demo貼在戲里給導演聽的,導演覺得就你唱吧,所以一般是我合適的歌才會去唱。
CHIC:在你們心里,家是怎樣的存在?
陳曦:我覺得家是神一樣的存在,人是最重要的。
董冬冬:家其實就是你既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又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家的滋味就是在一起。
CHIC:聽說您很喜歡貓?成立的工作室就叫呆貓工作室?
陳曦:是的,我超級喜歡加菲貓。呆貓是以音樂為中心的公司,未來也是以我們兩個人的音樂品牌為主。另外負責音樂衍生品的設計。它不限于作詞作曲,不限于創(chuàng)作音樂這件事情,如果有其他方面合適的拓展,我們都會去做。
CHIC:您現(xiàn)在是過了三十而立,又不到四十而不惑的年紀,現(xiàn)在有什么感到迷惑的東西?
陳曦:我來替他答,冬冬還是像小孩一樣,完全沒有感,哈哈哈。
董冬冬:我現(xiàn)在活得很快樂是因為音樂是最干凈,最能看到你的努力的職業(yè)。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我一個東西寫好了,就會有更多更好的東西可以寫。只要你努力,就能得到。
CHIC:之前作品很多都是“零改動”,“一遍過”,在您看來這些作品有什么樣的共性?
董冬冬:影視劇的歌曲,一是需要概括(劇情),二是需要找到它的魂和點。越是交付出去的時候零改動,越是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用足心下了功夫,做這行的人一定要認真和求精,做的東西要對得起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CHIC:您每天的生活狀態(tài)是怎樣的?
董冬冬:基本上工作和生活不太分得開。大量的時間都在創(chuàng)作,休閑時間我們是在國外,會在那里找一找靈感,然后放松一下自己。
CHIC:二位在音樂上的目標是什么?
董冬冬:我希望在60歲時還能寫出年輕人喜歡的歌,保持旺盛的創(chuàng)作力。
陳曦:希望我在創(chuàng)作和其他愛好中能找到平衡和連接,學完以后能夠給創(chuàng)作帶來養(yǎng)分。
董冬冬:對,我家里簡直就是個倉庫,有小提琴、鋼琴、鼓和古琴,陳曦老師一直在不同的學習中找尋她自己的靈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