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華
許是在三號樓宿舍居住七十二戶人家太喧鬧的緣故,我常常懷念起結(jié)婚時住的小屋來。
小屋即是小紅房子,那里面住著不到十戶人家。而我家是在原來機關(guān)大樓西側(cè)對著走廊的一間,不足七平方米的面積,有一扇一年四季不見陽光的窗戶,窗戶是在陰面的,即和門相對,門又和大門相對??芍^通風(fēng)極好,空氣也很新鮮。冬天,小屋的溫度在零度到八度之間。習(xí)慣了,并不覺得冷。
一到春天,小屋周圍的世界便生機盎然起來,使原本平淡的小屋多了幾分絢麗;冷清的冬天頓時被熱鬧的春天所代替,小屋因此多了幾分自然的魅力。首先,是小屋門前那兩棵丁香樹先呈現(xiàn)出風(fēng)姿,開著淡白和淡紫的小花兒,在春風(fēng)中放出一縷縷苦澀的芳香,讓人感覺到春的情意。其次,是大家自己建起的小花壇,里面開著紅、黃、藍(lán)、白、粉等各種顏色的花兒,組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置身其間,是一種心的幸福。打開窗戶,不遠(yuǎn)處是農(nóng)科院植保所的麥地,那大片大片的綠,沁人心脾,綠得讓人心醉。
我家窗戶附近,是我和愛人拓荒出來的自留地,種了些青椒、茄子、豆角、蔥、香菜之類,還有十幾棵卷心菜。上了點農(nóng)家肥,這些菜便爭先恐后地長了起來,而菜的味道是很正宗的香味。雖只有幾壟地,菜卻是吃不盡的,還得時常給母親送去一些。吃完晚飯,我和愛人便饒有興致地坐在地頭,看著菜一天天長高,開花結(jié)果,有種回歸自然的恬靜和超出世外的淡泊。
現(xiàn)如今,我家窗下便是菜市場,想吃菜花錢就可以買到,然而菜的味道卻不如剛采摘下來的清香。記得有一次,我想買根上帶泥土的香菜,走了十幾個攤位,那里的香菜都是用水澆過的,雖多了幾份清純,卻少了幾分質(zhì)樸的香味。
小屋的真正樂趣,是鄰里之間那種心的交流和感情相融之處。常常是三兩家一聚,吃飯,喝酒,玩撲克,下棋,沒有網(wǎng)絡(luò)、電視等的加入,彼此袒露心跡,分享快樂,分擔(dān)憂煩,大家情感的需求得到滿足和宣泄。
小屋和樓房,只是兩種居住環(huán)境罷了,而人的心情卻大有不同。就像一位素面朝天、孩子吮著乳汁的母親和一位盛裝赴約的女人一樣。前者雖不嫵媚,卻有一種恬淡的溫馨,使人感到親切自然;后者雖風(fēng)韻極佳,卻令人不敢親近。其實,世上的事,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所得到的,往往不是原來想要的。有時,我們所得到的,說不定比原來想要的還要好,但我們不會滿足,因為它不是我們原來所要的。為什么不能欣然接納自己原不想要但幸福的東西呢?
(作者單位:公主嶺市文化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