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汀
科林·朗尼格過去的工作是致力于保護美國不受核襲擊。從2009年到2012年,他駐扎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廷克空軍基地,擔任E-6B“水星”飛機的飛行官。E6-B是美國海軍潛艇群的通信系統(tǒng)中繼飛機和戰(zhàn)略機載指揮飛機。當發(fā)生核戰(zhàn)爭時,該機可擔當機載指揮所,機組人員可轉接發(fā)射核武器的指令。也就是說,朗尼格他們的使命是核威懾——通過展示美國的核報復能力,來阻止他國用核武器攻擊美國。可想而知,這份工作的壓力有多大,以下是朗尼格自述的心路歷程。
前段日子,核威懾的任務變得尤為緊迫。美國和朝鮮之間的緊張局勢已經升級,部分原因是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一場口水戰(zhàn)。金正恩在新年講話中強調了本國打擊美國的能力和意愿,聲稱朝鮮核武器的開關按鈕就在他辦公室的桌子上。幾天后,特朗普發(fā)了一條推特回應說,他也有一個核按鈕,而且“更大更有威力”。
這種領導人之間的核武器口水戰(zhàn)無疑讓美軍E-6B水星機組人員的壓力倍增。朗尼格說,他知道這個工作可能會讓人覺得無所事事。核威懾意味著具備防止其他國家發(fā)動核攻擊的報復能力,同時也意味著不能主動進攻。也就是說,他是在為著一個可能永遠不會到來的威脅時刻準備著。而對于潛在的敵人來說,他就是那個最可怕的威脅。這聽起來既荒謬又可怕。
無論在空中還在地面上,朗尼格和他的同事們總是時刻準備應對核襲擊。在美國本土的三個“作戰(zhàn)區(qū)”,至少有一架E-6B水星飛機和15名機組人員全天候處于警戒狀態(tài)。他們在廷克基地的那些人平均每天要在空中盤旋10個小時。
這項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在練習,為不得不向那些操控美國“三位一體”核武器系統(tǒng)下令發(fā)起攻擊的那天做準備,無論核武器是在地下導彈發(fā)射井里,還是在空中的戰(zhàn)略轟炸機上,抑或是在大洋深處的潛艇里。在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命令將由美國總統(tǒng)下達,然后通過美軍軍事指揮中心傳達給核武器掌控者。
E-6B水星的任務就是在空中作為保持通訊暢通的支援,以防地面通信在攻擊時被阻斷。在這種情況下,朗尼格需要做好破譯密碼的準備,傳輸真正的進攻指令。所以他們要停留在空中,練習解碼和傳遞訓練信息。
朗尼格和他的同事們依靠兩套密碼本:一個用于訓練,另一個在真正的攻擊發(fā)生時啟用。每一套包含的代碼使他們能夠破譯所謂的緊急行動信息(EAM),即由美國國家軍事指揮中心轉發(fā)的由一串字母與數字組成的字符(或者,如果該中心已在敵人的襲擊中被毀,則從另一個地點發(fā)出)。將真正的EAM和練習用的EAM區(qū)分開來的關鍵在于字符不同。
如果真的發(fā)生了針對美國的核打擊事件,E-6B水星將會得到一個真正的EAM,并快速識別出它并非演習。然后,朗尼格和他的同事們會把EAM傳達給核指揮體系。如果EAM包含發(fā)射核武器的指示,那么核指揮體系無需進一步核實便會執(zhí)行指令。
“我們每天都在練習測試我們對EAM的反應。一旦在NMCC的電路上收到EAM演習版本,我就有一定的時間來判斷它的類型,以確定被引導進攻的國家或地區(qū),手寫信息然后轉達給核指揮體系。(接收者也會將這些練習信息作為自己的準備和訓練的一部分,這些信息的字符表明它們不是真的進攻指令)。”朗尼格說。
這比聽起來要困難得多:重復一系列字母數字字符很容易,但也很容易犯錯誤。而一次失誤就會導致朗尼格停飛,直到在飛行模擬器中重新獲得上崗資格。如果再出現(xiàn)一次錯誤,朗尼格在E-6B水星上的飛行生涯就會宣告結束。當然,這種風險是有最低保障的:在演練背景下,沒有任何錯誤會導致核彈意外發(fā)射。
“在長途飛行中,我們必須隨時準備好迎接突襲。我們不停地學習,參加培訓,監(jiān)控通信線路。我和機組人員也會假想遭遇核攻擊。如果我們收到一個EAM,我們會馬上傳送一個下令發(fā)動核打擊的EAM嗎?大多數人都很快回答他們會。但我需要時間來消化一個感覺像冷戰(zhàn)假設的問題,這個問題不符合我們目前的現(xiàn)實?!崩誓岣裾f。
不過,在碰到這種情況時,朗尼格說,他的回答也是,是的。他會轉達EAM。
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集中精力需要持續(xù)不斷的警惕。一些任務要求朗尼格和同事們保持在空中運行,并記錄半天的任務。他們會喝一杯咖啡保持警覺,會一再地檢查收到的EAM,也確保妥善處理加密信息。為了國家安全,為了飛行中隊,也為了自己,他們必須確保每一個行動都是正確的。
朗尼格所在的機組實行日夜兩班倒。他有睡眠障礙,會在休息時間醒來,突然想起某個任務報告中的錯別字,或者質疑一下然后確認自己已經準確完成了每一個項目。當他做夢時,并沒有夢到過核戰(zhàn)爭爆發(fā),而會夢到他在工作中犯了錯。
飛機降落在基地后,飛行員要將飛機調整到隨時可以起飛的狀態(tài)。地面有控制中心用來監(jiān)視來襲導彈的警報系統(tǒng),有些人必須在跑道附近隨時待命;有些人可以離開跑道,但不能離開基地;獲準離開跑道的人必須隨身攜帶便攜式尋呼機,以便在核警報拉響時可以快速返回E-6B水星,然后在來襲導彈擊中美國之前起飛。
每一次完成飛行任務回到地面后,朗尼格都會帶著尋呼機長跑鍛煉身體,以消化在機上值班期間大量攝入的咖啡因和糖。能在地面停留多長時間視情況而定。他們們很少連續(xù)飛行兩三天以上。
“在我服役于E-6B水星的三年中,我的飛行記錄超過了1900小時,比整個E-6B水星飛行隊的其他任何軍官都多。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朗尼格說。
對朗尼格來說,所能期待的最好情況莫過于維持現(xiàn)狀——核武器不會發(fā)射。畢竟,核戰(zhàn)爭是他及其他許多人都不想面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