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蔚
清晨,“篤篤篤…”廚房傳來陣陣略沉悶而富有節(jié)奏的敲擊聲,我迷迷糊糊間伸個懶腰,無須睜眼便知那是媽媽正在“打油茶”,腦海里浮現(xiàn)濃釅微黃的茶湯,無須觸摸便能感受那熱騰騰的溫度,無須近前便能嗅到那誘人的炒米香,無須飲下便令消耗一空的腸胃恢復振奮,慵懶睏頓的身體被完全喚醒,全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出生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媽媽出生在廣西恭城縣。
呼和浩特是乳都,牛奶被視為成長必需的絕佳飲品。恭城是廣西瑤族自治縣,油茶是那里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傳統(tǒng)飲食。
呼和浩特市的孩子們大多是喝牛奶長大的,而我不同。恭城縣的娃崽們都是在油茶湯里泡大的,媽媽也不例外。
媽媽說小時候的我特別好拉扯,只有每頓飯食最難伺候,愛玩的我每每拿著玩具滿屋戲耍,嘴里含著一口食物不花個三五分鐘的絕不下咽,一頓飯吃下來總要耗費一兩個鐘頭,往往早餐剛吃完又該到午餐準備時間了,這讓忙碌的媽媽極為頭疼。
自我斷了母乳開始,早晚餐喝牛奶那更是項“大工程”,非得換著各式花樣的哄騙不成,媽媽至今談論起來都“心有余悸”。
但是神奇的是,只要媽媽打起油茶泡上面條或雞蛋,頑皮的我就能乖巧老實地坐在餐桌旁迅速吃光,不知是被油茶那特有的香氣捕獲?抑或是媽媽體內(nèi)奇妙的遺傳因子誘導?于是,牛奶換成了油茶,從此,這種神奇的食物帶著暖暖的香氣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
雖然不似別的孩子一般按時喝牛奶,我從小到大身體卻也健康體壯極少生病,偶感風寒或腸胃不適,只要喝上兩碗濃濃釅釅的油茶,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病痛便跑得無影無蹤。漸漸地,我也如媽媽一般極為留戀油茶濃香的口感,每到周末的早上,廚房“篤篤篤…”打油茶的聲音便成為我家快樂時光的序曲。
呼和浩特人豪爽好客,常以好酒招待客人。恭城人熱情好客,最好以油茶招待親朋好友,成為了呼市人的媽媽更是無以復加。
在我的記憶中,只要是跟爸爸媽媽相熟的朋友親人,無不被熱情相邀至家里打油茶??腿藗兺ǔR贿M門就被那套別具一格的油茶制作工具所吸引:一為生鐵鑄成的小鍋,形狀渾圓,鐵嘴木把,像足一個翻仰的龜殼;二是打油茶用的茶樹木槌,天然彎曲成九十度角的“7”字形狀;三是潷茶水的撈籬,由竹篾或棕葉、藤條編成。再看媽媽炒作、錘搗的過程,開水入鍋后大小茶珠翻騰跳躍間,一股沁人心脾的混合香味彌漫開來,令人莫名愉悅、胃口大開。再佐以媽媽精心準備的炒米、花生、糍粑、粽子等琳瑯滿目的小吃,一場別開生面的饕餮盛宴徐徐拉開,與友朋輕談暢飲間,趣聞笑聲此起彼伏,分享美食的快樂光陰洋洋灑灑地蕩漾開來……
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十八個春夏秋冬輕輕溜走,十二個寒來暑往的校園生涯已然迎來極苦巔峰,每次放學疲憊懊惱時,看到媽媽欣然如常地煮糯米包粽子,平淡無奇地炒花生打油茶,茶香撲面宛如春風拂過心底化解了我的頹廢消沉,親人長情溫暖的陪伴不正是我期盼的理解和幸福嗎?
無論未來我能走多遠,唯愿日日被這暖暖的茶香喚醒……
(作者單位: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