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榮
主題關(guān)注
弘一法師曾言:“律己,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fēng)。”處世帶春風(fēng),能讓他人、讓自己更愉悅;處世帶春風(fēng),是一種追求人際關(guān)系和諧的價值體現(xiàn);處世帶春風(fēng),是將自己培養(yǎng)成具有慈悲心、寬容心和謙讓心之人的人生態(tài)度;處世帶春風(fēng),是一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人生境界。若人人都能如此,人際關(guān)系將更加和諧,生活也將更加幸福。
弘一法師有言:“處世,須帶春風(fēng)?!睂θ?,須帶春風(fēng);處世,亦須帶春風(fēng)。
對人帶春風(fēng)即寬厚待人,以德待人。圣人云:“以德報怨?!蔽覀冸m然達不到如此之境,但是以寬廣的胸懷包容他人,還是可以做到的。“敬人者,人恒敬之”,如若你尊敬別人,別人也會尊敬你。
《論語》有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本訛楹蔚檬廊司囱??其因在于君子與人相交,信守諾言;與長輩相處,謙遜有禮;與晚輩相處,寬宏大量。君子為人處世,令人人如沐春風(fēng),人們自然愿與其相交。小人為何讓世人鄙夷?其因在于小人與人相交,氣勢凌人;與長輩相處,不知天高地厚;與晚輩相處,為長不尊。小人為人處世,自私卑劣,做任何事都以私利為先,無人愿與其相交。
當(dāng)然,與人相處雖應(yīng)使人如沐春風(fēng),但也不應(yīng)過度。我們?yōu)槿颂幨酪械拙€,觸碰底線的事不能做;若觸碰了底線,就應(yīng)以雷霆之勢解決禍患,而不是以“春風(fēng)”待人。
人活一世,除對人須帶春風(fēng)之外,處世亦須帶春風(fēng)。
世界上有太多紛繁復(fù)雜的事物,我們只有處世帶春風(fēng),沒有太多雜念,保持自身清明,方能在紛亂世事之中守得一方春風(fēng)輕拂的凈土。
莊子尋求精神上的自由,不為名利所動,夢中化蝶翩躚;蘇子感嘆“物與我皆無盡也”,遠離官場黑暗。他們皆如一縷春風(fēng),不為凡塵瑣事所打擾,沉醉于山水之間、天地之間,這便是處世帶春風(fēng)的最高境界。
對待這個世界,以春風(fēng)待之,以春風(fēng)笑之。自身帶春風(fēng),則一言一行帶春風(fēng);處世帶春風(fēng),以淡泊、寧靜修身,則可以明志,可以致遠。滾滾紅塵,不以小事為執(zhí),便如春風(fēng)環(huán)繞在身,使人倍感溫暖,舒適。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寬容待人,為他人著想,使人如沐春風(fēng),自身也會變得溫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小事而憂,如春風(fēng)般笑看世界,溫柔地對待世界,方為處世之道。
【江蘇省鹽城市高級實驗中學(xué)高三(2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