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書儀
[摘要]在金融行業(yè)除了一些基本的工具之外,還包括在此基礎上而衍生出來的工具,這些工具在一些金融業(yè)務的處理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從其當前在會計處理中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僅相關規(guī)則的制定存在漏洞,同時選擇的處理方法也不夠合理,因此還必須進行調整。本文就詳細探討了這一問題。
[關鍵詞]會計處理 衍生金融工具 方法
一、引言
衍生工具對于處理企業(yè)中的財務信息十分有效,但當前所制定的規(guī)則還與市場環(huán)境存在著一些不相符合的地方,本文就具體分析了這一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二、方法
(一)確認
合同的簽訂表明衍生工具能夠正式發(fā)揮其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其就能夠被確定為資產。當前,在會計處理中制定了一些新的準則,即在確認時必須采用的方法是風險分析,并且當所有風險都全部轉移完成之后才表明其與企業(yè)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lián)。
(二)計量
當前所制定的新準則之前較之前有一定的差異,在使用該方法時,能夠使交易雙方處在公平的狀態(tài)下,無論是資產還是負債,雙方都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但應當注意的是,雙方在交易過程各自的經營情況必須是正常運行的狀態(tài),如果其中任何一方正經歷某些較為不利的情形則需要特殊處理。
(三)披露
新規(guī)則要求企業(yè)必須對各類金融信息加以分類,并在此基礎上披露相關信息,并且這些信息與公允價值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在披露時首先必須明確指出價值界定的方式以及估值的整個過程,包括所使用的方法和技術,同時還應明確指出如何做出假設以及假設的內容。
三、問題
(一)確認
在確認時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操作不夠明確,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較為含糊,這與規(guī)則制定的不合理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例如其中所提到的風險轉移過程,該過程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并且很難對轉移完成的標準進行界定,因此操作性不強。其次,風險的確定和評價過程都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各項資產中的風險并不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對其界定本身就有較大的難度,并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所使用的分析方法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容易受到個人判斷的干擾,導致最終得出的信息往往過于主觀。
(二)計量
計量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當前的金融市場缺乏必要的競爭,并且市場在許多方面都不符合公允價值所提出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在交易過程中使用衍生工具時的價格就很難保持客觀公正,容易被個別人員所操控,而這與公允價值的要求是相違背的。第二,由于市場本身就不夠活躍,在估值時必須借助相關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交易價格的公平合理性,但在新準則中并未對這一問題有明確的指示,使得估值過程往往會受到一些個人因素的干擾,導致最終所得出的信息嚴重缺乏公平性。
(三)披露
披露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當前所制定的衍生工具的準則缺乏一定的獨立性,其與金融工具屬于包含性的關系,因此會計人員在處理的過程中就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另外,在準則中對于處理要求不夠明確,僅僅是一個概括性的處理要求,缺乏相應的細節(jié)上的操作,并且規(guī)則內容確實過于片面,導致在披露過程中信息往往不夠全面。第二,披露環(huán)節(jié)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并且都與公允價值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因此在披露過程中就容易發(fā)生不同類型資產的損失發(fā)生相互抵消的現(xiàn)象,進而無法直接反映出衍生工具在波動時的特點,導致大量信息可能會面臨丟失的問題。第三,衍生工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并且價格時刻處于變化的狀態(tài),因此必須注意披露的時效性,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披露時存在著延遲的現(xiàn)象,進而難以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依據(jù)。
四、改進
(一)確認
由于當前所采用的分析法與市場環(huán)境存在著較大的出入,很難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針對此問題,應當在方法上進行調整,以國際上所采用的合成法為準,該方法與風險分析相比有一定的優(yōu)勢,其終止確認是在企業(yè)難以控制部分財產的情況下,因此不僅在操作性上更強,同時還較為客觀,避免了過多人為因素的干擾。
(二)計量
針對計量問題,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調整。第一,當前我國所建立的市場體制與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并不能完全契合,因此必須在體制上進行完善,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使外部環(huán)境處于一個較為公平的狀態(tài)下,這就能為公允價值的實行提供了有力支持,進而使得市場價格始終能保持公正性,而不會受到過多人為因素的干擾,并且使會計信息更加完善,能夠充分體現(xiàn)企業(yè)的發(fā)展狀況。第二,由于在估值方面的相關準則存在一些問題,可針對此問題制定更加明確的規(guī)范要求,并且從項目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建立與其相適應的模型,這樣就能夠有效解決相關人員處理時隨意性過強的問題。
(三)披露
針對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第一,我國當前所制定的會計準則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因此應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我國的市場環(huán)境進行調整Ⅻ。第二是改進會計報表,首先是表內,在表格項目中應同時增加資產與負債這兩大部分,這樣就能夠對相關業(yè)務進行有效核算,同時還應當增加風險項目,以便能夠隨時對預備資金進行調整。另外,為了解決損益互相抵消的問題,應當將不同的項目進行分類,并擴大利潤表的范疇,這樣就能夠充分反映利潤表所受到的影響。其次是表外,當前的報表項目較為局限,難以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因此應當在原有表格的基礎上制作一份附加表格,其中應詳細說明衍生工具的各項信息。另外,當前的金融市場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其正朝著逐步完善的方向發(fā)展,因此這就對報表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確保其可靠性。另外,還應當采取表外披露的方式,其中應包括工具的使用情況和交易的詳細信息以及風險等,從而為決策者提供更加全面且可靠的數(shù)據(jù)信息。除此之外,企業(yè)還應當結合自身當前發(fā)展的狀況,并在遵循相關準則的基礎上在表中詳細披露相關信息。第三是披露的及時性,公允價值始終處于變化的狀態(tài),這種不穩(wěn)定性對于企業(yè)來說是利弊共存的,其可能使企業(yè)獲得較大的收益,但同時也可能給企業(yè)帶來一定的損失。
五、結語
總而言之,衍生工具在處理財務信息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完善之處,如在匯報報表時延遲時間過長等,因此必須進行調整。本文就深入探究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