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蕓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0)
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既是新時代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保障高中德育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高中生身處于緊張的備考氛圍之中,一切為考試和未來發(fā)展讓步的學習形勢,導致其心理面對很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中德育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努力提升德育水平,樹立科學教育理念,幫助高中生走好高中路。
當前的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一方面,忽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高中學校成為常態(tài),學校為了聲譽,教師為了發(fā)展和學生的前途,都在拼命向學生身上施加各種學習任務,把學習和高考作為一切工作的指南,德育教育淪為次要位置。即使有些學生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題,教師和班主任往往也缺乏耐心和精力給予細致有效的幫助,淺嘗輒止,力不從心,一味引導學生專注于學習,加劇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一些學校雖然比較重視德育教育,但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結合不大。雖然學校通過各種校園活動釋放了學生和教師的緊張備考心理,但是由于活動形式單調單一,活動內容呆板生硬,對學生的心理引導價值不足,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更有甚者甚至打著德育教育的旗號強制學生參與校園活動,這要讓處于緊張學習階段的高中生拿出時間和精力去參與活動非常不現(xiàn)實,并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只有重視才能結合。沒有心理教育的參與,德育教育的成效很難保障。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二者互為促進,互為因果。心理不健康,外在道德行為一定會有所流露和展現(xiàn)。作為學校和教師,一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德育教育的整體規(guī)劃之中,為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結合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班主任作為一線心理干預者,對高中生的心理問題了解最多,這就要求班主任越是在學習緊張的時候越是要抽出時間和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況,營造和諧寬松的班級環(huán)境,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對于心理問題突出的學生,要以和善友好的態(tài)度去關心和引導,通過細致入微的幫助,在整個班級中營造學習和發(fā)展同等重要的班級理念。
高中生不是小孩子,教師如果僅僅采取說教式的心理干預方法,對于高中生的影響不大,甚至可能讓他們反感。所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就成為推動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措施。如對于有些學生尤其是一些后進生在緊張的學習中無所適從,對前途悲觀失望的心理問題,教師就可以添加學生的微信或者QQ,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勢給予鼓舞和認可,也可以多給學生發(fā)一些名人的勵志故事,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拼搏意識。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朋友圈或者QQ空間所發(fā)表的消極文字之后,教師要積極和學生互動交流,糾正學生的不良思想和認識,必要時候可以在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中讓學生抒發(fā)自己對學習和發(fā)展的認識,借助于其他學生的建議和鼓勵,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和班級榮譽感。
在緊張的學習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要想抽出時間進行專門的心理教育殊為不易,基于這樣的現(xiàn)實,就需要學校,教師,家長通力配合,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前提下,積極交流和溝通,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出保障。比如學??梢猿闪iT的心理干預和轉變小組,對每個班級中心理問題較為突出的學生進行一對一干預和幫助。學校還可以經常開展心理問題講座,讓學生們學習和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加強學生的自主糾正意識。比如班主任可以成立心理交流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心理交流機會,學生定期可以針對他們意識到的心理問題互相交流,互提意見,一起尋找對策,促進全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對于家長,也需要從唯分數(shù)至上,唯考試至上的教育陋習中脫離出來,積極配合學校的德育教育,做好學生的心理引導工作,和孩子們多交流,尊重孩子對學習和發(fā)展的個人認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的家庭氛圍,不讓學習成為影響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因素。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踐,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勢必會成為高中德育教育的優(yōu)先方向。高中生的心理發(fā)展處于從幼稚到成熟的過渡階段,而其遇到的心理挫折和挑戰(zhàn)也是整個人生中最為繁密的時刻,在這種情況下,高中德育教育絕對不能缺失,務必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