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越
樓蘭是我國古代西北地區(qū)的一個城邦國家,在漢武帝時并入西漢版圖。據(jù)歷史文獻記載,樓蘭原是個很大的城市,城內(nèi)人口眾多,相當繁華。從長安經(jīng)過河西走廊進入塔里木盆地的第一站就是樓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墒牵瑫r過不久,這座繁華的城市忽然消失了,從東晉到近代的1600余年中,史書上再也找不到它的名字,古樓蘭哪里去了呢?
1900年,一位來自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來到塔里木盆地東部,在一片荒原上發(fā)現(xiàn)了一座被風沙吞沒的古城。在長寬各300多米近乎方形的城垣中間,殘垣斷壁比比皆是,有高大的佛塔和佛殿,有豪華的官邸和大量平民住宅。地下埋藏著大量珍貴的文物。有記載著當?shù)卣?、?jīng)濟、文化的木簡和文書,圖案精美的絲綢,貴重精巧的金玉首飾,中原和西域的各種錢幣等。這里氣候極端干燥,幾年下不了一場雨,為保存這些文物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就連埋在墳墓里的尸體也不腐爛,變成風干的“木乃伊”。人們可以從這些干尸研究中確定它們的民族、年齡、出身和死因。斯文赫定在挖掘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紙片,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樓蘭”兩個漢宇。樓蘭終于找到了。
那么樓蘭是怎樣從繁榮走向沒落,直至消失的呢?
推測一:古樓蘭的衰亡可能是一場殘酷無比的掠奪戰(zhàn)爭。強大而又殘暴的侵略者突然闖入城內(nèi),殺光了城里的居民,搶走了他們的財物,或是把他們?nèi)繐镒?,古樓蘭就這樣消失了。
推測二:一兩千年以來,亞洲中部的氣候正朝著越來越干旱的方向發(fā)展。在樓蘭繁榮時期,那里的降水量足以供給農(nóng)作物正常生長。后來氣候開始干旱,降水量減少,風沙災害頻繁,農(nóng)作物顆粒無收,樓蘭居民只好離鄉(xiāng)背井,向別處搬遷了。不久風沙就淹沒了古城,斷絕了人煙。
推測三: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辟有關(guān)。經(jīng)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后,經(jīng)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推測四: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nèi)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幸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xiāng)。
推測五: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qū)的白膏。
推測六:由于中亞游牧民族侵入,導致本土文化被毀滅,當?shù)氐木用裉油?,樓蘭隨后就走向了衰亡。
有許多學者則相信水源斷絕的假說。他們認為,樓蘭氣候歷來干旱,雨水極少,要發(fā)展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供應城內(nèi)居民,必須引水灌溉,因此,水源是樓蘭城的命脈。這些學者到這里進行考察以后推斷,當年源遠流長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就在樓蘭附近流過,它們匯聚成的大湖一羅布泊也曾在古城的旁邊。清清的湖水和浩灌的湖面給樓蘭地區(qū)帶來了無限生機。胡楊林遮天蔽日,蘆葦蕩魚蝦成群,田野上莊稼蔥翠,草地上牛羊肥壯。后來,放蕩不羈的河流改了道,羅布泊逐漸縮小、干涸。水源斷絕以后,人們再也無法在這兒生活,只能奔走他鄉(xiāng)。樓蘭從此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