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要:在中學英語中,聽力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對于一門外語課程而言,要想檢驗學生學得好不好就要考查學生是否能“聽”會“說”。在本文中,筆者從當前的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了中學英語聽力所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自己的英語教學經驗總結出英語聽力教學設計中所應關注的一些點,以期通過自己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讓中學英語聽力教學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聽力教學;英語;關注點
在語言交流中,聽力是一項重要的交流手段。而中學英語作為一門基礎的外語課程,它的聽力教學也就成為了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以期通過有效地聽力、口語表達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素質人才,同時也讓自己的課堂教學順利完成。
一、中學英語聽力所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只過度重視學生的書面應試能力,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尤其是在聽力教學上,往往都是淺嘗輒止,互對答案,不去深究英語聽力內在的知識點。在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往往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因聽而聽,沒有讓學生對英語文化、英語知識點進行具體了解。由于聽力考試所占比重不大,部分教師對英語聽力教學不夠重視。在聽力教學中,只是對聽力內容進行播放、簡單講解即可。但是,中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巨大的差異,大部分教師在平時的聽力教學中忽視了對英語文化背景、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往往造成學生對聽力內容一知半解。
2.不良習慣,沒有教給學生聽力技巧。在聽力教學中,有些教師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只是讓學生一味地聽,同時也沒有教給學生一定的聽力技巧,造成學生對所聽內容不能夠深入理解,也容易造成學生摸不清聽力材料的脈絡、抓不住聽力重點。
3.只對答案,沒有對聽力資料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在英語聽力內容聽完后,部分教師只簡單地與學生進行互對答案,判斷聽力答案的對錯,不能對聽力材料進行充分利用、深入挖掘、整理,忽視了對學生整體語感、語言表達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等。
二、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的關注點
聽,是人類語言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對中學英語而言,學習它的終極目的就是能“聽”會“說”。然而,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依然還停留在互對答案,一帶而過的狀態(tài),對英語聽力沒有足夠重視起來,也致使英語教學效果大大低于其他學科。作為中學英語教師,應重視英語聽力教學,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的關注點應側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1.因聽而講,重視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點的講解。英語,作為學生所接觸的第一門外來語言,其文化背景、知識背景、風俗習慣等都存在著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因此,教師在聽力教學上要注意對學生英語文化方面的講解,讓學生明白不能根據(jù)英語單詞、詞匯來簡單互譯,而是要根據(jù)聽力材料中所給出的內容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吃透聽力材料中的全部內容,才能更好、更快地做好英語聽力練習,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另外,對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的生僻單詞、詞匯等,教師要巧妙運用肢體動作、教具、簡筆畫等進行講解或導入,這樣既輕松、直觀地解決了生僻單詞、詞匯的難題,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根據(jù)單詞、詞匯內容了解聽力內容,做好聽力內容學習。
2.養(yǎng)成良好習慣,讓學生掌握聽力技巧。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積極將英語聽力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學好英語。具體來說,首先,要有目的地去聽題,即帶著問題去學習。這就要求學生要在聽之前先去讀相應的問題,弄清聽的目的,抓住聽的重點。其次,要養(yǎng)成學生邊聽邊寫的習慣。例如:敘事性的聽力材料中,就要求學生對時間、地點、事件、人物等做簡單記錄或采用自己熟知的簡煉符號進行記錄,快速捕捉相關信息,把握聽力的主要內容,進行有效地判斷、推理。再次,要求學生養(yǎng)成把握整體語篇的好習慣,切不可因為某個沒記住的詞、句而忽視整篇聽力內容。最后,善于運用英語思維,切不可中英直譯。另外,良好地聽力習慣應是對聽力材料只聽不看,具體來說,就是對聽力材料不能事先不聽先看或邊看邊聽,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理解聽力材料所承載的信息和內容,進而根據(jù)所給出的問題,做出準確判斷。
3.拓展延伸,對聽力材料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在聽力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與學生互對聽力答案,或對聽力問題進行簡單講解即可,而是要根據(jù)相關的聽力材料進行深度挖掘、整理,做好聽力材料的拓展延伸,鞏固學生的聽力能力,注重學生的語言輸出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聽力教學也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交際性的活動,鞏固本堂課的聽力知識。對于語言知識結構的操練,教師可采用情景對話、角色扮演等形式,盡量做到全員參與,全面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對于較為復雜的聽力材料,教師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提煉。例如:對于敘事性較強的聽力材料,教師可將材料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進行一定的羅列。不管是屬于哪種類型的聽力材料,教師都可以將其進行一定的整合、拓展,哪怕是給出文章中的一些關鍵詞句,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對文章進行復述、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語言進行了重新組織和加工,滲透了思維的過程,對材料再次進行整體、理解和把握,同時更加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聽力教學是中學英語教育教學中重要的基礎部分,是實現(xiàn)學生能“聽”會“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因聽而講,重視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點的講解;養(yǎng)成良好習慣,讓學生掌握聽力技巧;拓展延伸,對聽力材料進行深入挖掘、整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掌握和運用英語聽力能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輸出及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萍.淺析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聽說關系和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