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民,簡稱阿民。著有詩集《稻草人》《故事》,小說集《花渡》《四十四次日落》及散文集《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我是聾貓大白鯊》等多種。現(xiàn)居香港。
答案
光陰吃人,唾沫里
掙扎的,競自詡
酣泳于大海。
五十年煉出來一個字:
用竹篾,挑撥
汪洋;點一盞燈,
迎擊星宿。
我的世界,黑巨人
掉下來的一顆藍淚,
億萬年,始終
干不透。
勘不破,放不開,
是死別:
說不清生離。
死別與生離,怎地
輕渺如
眼淚中的眼淚?問
刪削過千座
山頭的風,風的
答案,總剽竊
云的答案雨的
答案:五十年煉出來的
一個新字,竟像
魚目,臨摹秦時堞上
那一瞳白眼的寒光。
鬼彈琴
我聽到一只鬼
在屋頂彈琴,
琴譜一鋪出去,
就岔成了
陌路。你走了,
陌路上飄起的
蒲公英,那褪色的
音符,落在
客商街那一溜
破屋檐,慢慢,
釀成了雪。
心事一樣,
都釀成了雪。
亡魂嗑出一地銀色
瓜子皮兒的
夜,紙糊的人物,
以為一巷子落葉,
是自己的鞋。
趿著落葉,我走過
永續(xù)的四季,
把一盞紙糊的
燈,燒化給
百年前的自己。
在終究要讓青苔
蒙蔽的一座座
佛像前,一夜夜
祈求相遇,祈求
相遇而不再
仳離,如燈蛾
祈求與燈火
永遠相依。
永遠相依,永遠
相離,為了
百年后另一場
訣別,我趿著
落葉,追著一蓬蓬
灰燼一桿桿
白幡,走過
永續(xù)的四季,
走過千里。
聽訓
菩提不結果,
結三干夜
蟲聲。僧,捉蟲
三干夜,終
不見蟲影。
方丈著毀樹。
樹成灰,那嘁嘁,
不生不滅;
連方丈燒了,
那喳喳,
不增不減。
僧躁極,自焚,
風卷骨灰
入壑,粒粒
蛻成蟬;
年年炎夏,蟬的
絮聒,總訓得
一座青山,
要托千樹鳳凰,
吐血。
來生
夜幕,描了窗。
誰看見高樓?
叢林,點了睛。
誰看見夜鶚?
大海,鑲了漁火。
誰看見桅檣?
總是憑一星
弱焰,占出
汪洋:憑幾盞
磷綠,勘出林壑:
憑零散的燈花,
推敲出厲鬼
吃剩的城。
而秋夜的
淅瀝,誰敢說
不是撒地
算盤子,在尋覓
磕出雨聲的
自己?所有相,
既然虛妄;青苔,
難保不是墓木的
來生。來生,
我愿是紙,不能
著墨;是海,
不可行船:是林,
不懷抱飄落的
繽紛。
鄉(xiāng)愁答應
鞋帶一解,漂走的
竟是兩葉脫羈的
舴艋舟;泥沼上的
盛世,不想流浪,
注定要流浪;
能讓一顆心
寄宿的,不是驛館,
是行囊。
誰惠我以彈珠?
少年啊
無家,無可戀的家;
一粒彈珠一顆
越界撞上城頭的
玻璃月,不服輸
卻總贏不了蒙眼的
一只夜鶚。
誰惠我以郵票?
青年啊
無鄉(xiāng),無可望的鄉(xiāng);
一枚郵票一張
飛氈總暗渡重巒
與疊嶂,思念里,
粉頰旁一雙
小門環(huán),是所有
鄉(xiāng)愁的終站。
誰惠我以信箋?
中年啊
無國,無可懷的國:
一方信箋一幅
善忘者粉堊出的
荒原,白得多廣漠
偏容不得一鉤
問號,一橛感嘆。
誰惠我以胡弦?
老年啊
無詩,無可傳的詩;
一根胡弦一條
落花能彈斷的霜徑。
而百煉的文字,
提早燒出來的骨灰:
自焚者,一路撒著
最蒼茫的晚景。
誰惠我以青刃?
再鋒銳,仍舊
要敗與倀鬼,敗與
自愿蒙眼的鳴禽。
這泥沼上的
盛世,雪花不白,
海棠不紅,臘梅啊,
早就不香;曠古的
荒謬,造就這
空前的凋零。
(注:暗夜讀余光中先生《鄉(xiāng)愁四韻》有感而應。)
戰(zhàn)鼓
甫生下來,就背一面
戰(zhàn)鼓上陣。那繃出來的
平曠,最怕敵方,
突然,投過來一枕
凜凜的月色;畢竟啊,
年輕的發(fā)膚,脆弱如許,
螟蛾撞上去,競
轟然,炸出驚雷。
曾經(jīng),我用百煉的
言辭,喂一匹小獸。
獸說:“長大了,
我替你吃人。”
鼓聲,晝夜滴滴,
不是催眠,就是催淚:
我競把撲面的
流光,誤為攔路的
飛蟻。幾度突圍,
獸,的確餓了:餓,
但能吃誰?吃一坡
莠草?吃包著草餡的
人皮?寄生者,
何啻蟲豸?
迎擊歲月,總是未交鋒,
就潰敗:而所謂的
戰(zhàn)鼓,晃眼,就
松垮垮的,塌成枯壑;
雨,縱連綿,但壑里,
漸無淅瀝。
我們都是孤絕的人,
馱著自己,馱著
一座吃聲音的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