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永
在春風襲來、細雨綿綿間,春意無時無刻不在悄悄萌動。靜待花開,是這世上最為美妙的事?;ㄩ_是美麗的,信息技術課程的成長何嘗不是如此。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版課標的公布,算是信息技術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它如同一聲春雷,撼動了傳統(tǒng)的以信息技術基本操作技能為主的課程體系,帶動了教學方式及評價方式的全方位改變。在新版課標的引領下,我們期盼著信息技術課程的花開滿園。
如同春風化雨一般,國家政策的陸續(xù)出臺及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帶動了信息技術教育領域的高速發(fā)展。國務院于2017年印發(fā)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了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新版課標的頒布,糅合了各種理論和現(xiàn)實考慮,凝練了計算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帶來了信息技術課程理念及內(nèi)容的深度變革。
有了春風的帶動,花開滿園的美景必將呈現(xiàn),但目前,我們還需要耐心等待,給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和土壤,不浮躁,不冒進。教育原本就是一種慢的藝術,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教師們要將計算思維等新版課標的新理念植根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沃土之中。
“莫疑春歸無覓處,靜待花開會有時”。只要用心實踐,著力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育的滿園春色必在不遠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