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雷
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詩詞中,也有一些帶著勸戒意味的廉政詩詞。這些廉政詩詞抨擊貪婪的無恥與愚蠢,弘揚清廉的價值與精神。
北宋包拯《書端州郡齋壁》:“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钡莱隽怂⑸淼臏?zhǔn)則,堅貞的操守。
清代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泵枘〕鲆晃魂P(guān)心民間疾苦、深夜輾轉(zhuǎn)不寐的廉吏形象。
鄭板橋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痹谫澝缼r竹的堅強中,隱喻了作者的剛勁風(fēng)骨。
唐代有一位叫曹鄴的洋州刺史,曾寫過一首流傳很廣的《官倉鼠》,詩曰:“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詩經(jīng)·碩鼠》曾用大老鼠比喻剝削者,曹鄴借用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用官倉鼠比喻貪官污吏,并對其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抨擊。
唐代李嶠曾寫過一首詠錢詩:“九府五銖世上珍,魯褒曾詠道通神。勸君覓得須知足,錢解榮人也辱人。”在這首詩里,詩人勸告人們對錢不要貪得無厭,榮也金錢、禍也金錢。
東漢羊續(xù)將魚懸于屋檐,以明拒賄心跡。日久魚干,人稱他是“懸魚太守”。明代于謙曾寫詩《初度》明志:“剩喜門庭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清風(fēng)一枕南窗臥,閑閱床頭幾卷書。”其另一首詩《入京》曰:“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背爸S了進貢的歪風(fēng),表現(xiàn)了其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錚錚鐵骨。
而于謙的《石灰吟》則是最為人所熟知的明志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借石灰象征自己清白的操守。
(郭旺啟薦自《聯(lián)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