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嬿
【摘要】對聽障兒童進行舞蹈啟蒙教學,一方面,可以通過舞蹈動作訓練實現(xiàn)對聽障兒童不良體態(tài)的及時有效糾正;另一方面,可以引導聽障兒童通過積極進行舞蹈學習克服自卑心理,促進聽障兒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對聽障兒童開展舞蹈啟蒙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促進聽障兒童的身心健康。淺析了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改進方法以及促進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為我國的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聽障兒童 舞蹈啟蒙教學 改進方法 兒童舞蹈教學,是兒童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兒童智力開發(fā)以及形體發(fā)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聽障兒童開展舞蹈啟蒙教學,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開發(fā)聽障兒童的智力,有利于矯正聽障兒童的不良形體發(fā)育,有利于克服聽障兒童的心理障礙,有利于促進聽障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要積極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然而,聽障兒童由于存在生理缺陷,且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正常兒童的舞蹈啟蒙教學方式并不能適用于聽障兒童。因此,要對聽障兒童的舞蹈啟蒙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并探究促進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改進方法
1.通過“手傳”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
對正常兒童的舞蹈啟蒙教學,通常采取口傳身授的教學方式。然而,聽障兒童的聽覺存在缺陷,因而無法采用“口傳”的教學方式。因此,要通過“手傳”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所謂“手傳”,就是舞蹈啟蒙教師通過手語,向聽障兒童開展舞蹈啟蒙教學。通過“手傳”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具體有以下三種方法:(1)舞蹈啟蒙教師通過手語,向聽障兒童講解舞蹈動作要領。手語在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中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舞蹈啟蒙教師通過手語,向聽障學生講解基本的舞蹈動作的含義、動作要領以及表達的情感等。(2)舞蹈啟蒙教師通過手勢,向聽障兒童比劃舞蹈動作的節(jié)奏。舞蹈啟蒙教師可以將舞蹈節(jié)奏巧妙化為手勢,通過手勢比劃,向聽障兒童表示音樂的節(jié)奏,提示舞蹈的節(jié)拍。(3)舞蹈啟蒙教師通過手勢,向聽障兒童指揮舞蹈表演。舞蹈表演是舞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啟蒙教師要利用與聽障兒童約定好的手勢,對聽障兒童的舞蹈表演進行指揮。
2.通過“眼觀”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
聽障兒童的聽覺存在生理缺陷,其視覺則相對于正常兒童更為敏感。因此,舞蹈啟蒙教師要通過“眼觀”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舞蹈啟蒙教師要引導聽障兒童學會用眼看舞蹈的節(jié)奏快慢,看舞蹈內容,看舞蹈表達的情感。通過“眼觀”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具體有以下三種方法:(1)舞蹈啟蒙教師要引導聽障兒童通過眼看識別舞蹈的節(jié)奏。(2)舞蹈啟蒙教師要引導聽障兒童通過眼看識別舞蹈的韻律。(3)舞蹈啟蒙教師要引導聽障兒童通過眼看確定自身在舞蹈中的定位。
3.通過“振觸”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
聽障兒童除了視覺較為敏銳之外,還具有靈敏的觸覺感知。因此,舞蹈啟蒙教師要通過“振觸”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所謂“振觸”,是指通過振動觸動聽障兒童的心靈,以取得良好的舞蹈啟蒙教學效果。通過“振觸”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具體有以下三種方法:(1)舞蹈啟蒙教師要通過“振地”引領聽障兒童的身體動作。所謂“振地”,是指舞蹈啟蒙老師通過跺地板的方式,吸引聽障兒童的注意力。隨著技術發(fā)展,“律動地板”在舞蹈教室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能帶給聽障兒童更強烈的觸覺感知。(2)舞蹈啟蒙教師要通過“振鼓”引領聽障兒童找齊舞蹈節(jié)奏。所謂“振鼓”,是指舞蹈啟蒙教師通過擊打大鼓,引發(fā)空氣與地板的振動,帶給聽障兒童相應的觸覺感知。(3)舞蹈啟蒙教師要通過“振氣”引領聽障兒童表露舞蹈情感。所謂“振氣”,是指在“振地”和“振鼓”的基礎上,舞蹈啟蒙教師通過手勢引領聽障兒童的舞蹈氣息。
二、促進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有效策略
1.增強舞蹈啟蒙教師資源
促進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要增強舞蹈啟蒙教師資源。聽障兒童不同于正常的兒童,聽障兒童存在生理缺陷,無法發(fā)揮正常的聽覺功能,因而無法有效地接收外界的聲音信息,且聽障兒童會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而導致一定的心理障礙,形成自卑心理等。因此,學校要通過豐厚的薪資待遇,引進高素質的專業(yè)特殊教育人才。要引進能熟練運用手語與聽障兒童進行交流的舞蹈啟蒙教師,舞蹈啟蒙教師最好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在對聽障兒童進行舞蹈啟蒙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引導聽障兒童克服自卑心理等心理障礙,促進聽障兒童的身心健康。學校著眼于兩個方面,對舞蹈啟蒙教師進行績效考核和綜合評價。一個方面是舞蹈啟蒙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另一個方面是舞蹈啟蒙教師與聽障兒童的交流互動。要增強舞蹈啟蒙教師的責任意識,激發(fā)舞蹈啟蒙教師對聽障兒童的關愛,要引導舞蹈啟蒙教師關注聽障兒童的心理健康,與聽障兒童進行親切地交流,使聽障兒童從內心感受到舞蹈啟蒙教師的關愛,真正接納舞蹈啟蒙教師。舞蹈啟蒙教師要鼓勵聽障兒童進行積極地學習訓練,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2.開展多元化的舞蹈啟蒙教學
聽障兒童在聽覺上存在生理缺陷,但是聽障兒童的視覺、觸覺相對敏感。因此,對聽障兒童開展舞蹈啟蒙教學,要采用多元化的舞蹈啟蒙教學方式。舞蹈啟蒙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舞蹈教學,向聽障兒童放映舞蹈教學視頻,從視覺上激發(fā)聽障兒童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利用多媒體視頻向聽障兒童傳授舞蹈學習技巧。另外,舞蹈啟蒙教師要拓展對聽障兒童進行舞蹈啟蒙教學的環(huán)境,不能局限于封閉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應該帶著聽障兒童接觸大自然,在草地上開展舞蹈啟蒙教學。舞蹈啟蒙教師要組織聽障兒童進行舞蹈比賽,激發(fā)聽障兒童對舞蹈的學習興趣,調動聽障兒童對舞蹈學習的積極性。
3.舞蹈啟蒙教學要符合兒童特點
聽障兒童由于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礙,在心理上相對于正常兒童較為敏感早熟,但是聽障兒童畢竟還是孩子,基本符合兒童的所有年齡特點。因此,對聽障兒童開展舞蹈啟蒙教學,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兒童的特點,避免成人化的舞蹈教學傾向。要向聽障兒童教授動作簡單、姿勢優(yōu)美、生動活潑的兒童舞蹈,充分激發(fā)聽障兒童的天性,給聽障兒童帶來心理上的快樂。對于年齡較小的聽障兒童,舞蹈教師可以教授故事性較強的舞蹈,引導聽障兒童理解舞蹈內容。通過選擇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舞蹈,開展對聽障兒童的舞蹈啟蒙教學,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聽障兒童開展舞蹈啟蒙教學,對于促進聽障兒童的身心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聽障兒童開展舞蹈啟蒙教學,要充分考慮聽障兒童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礙,改進對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方法。通過“手傳”“眼觀”“振觸”開展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同時,要通過增強舞蹈啟蒙教師資源、開展多元化的舞蹈啟蒙教學、采取符合兒童特點的舞蹈啟蒙教學等策略,促進聽障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瑩.淺析聾啞兒童舞蹈啟蒙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03).
[2]彭瑤.聽障人士舞蹈教學方法的探究[D].北京舞蹈學院,2015.
[3]韓卓君.聽障學生舞蹈教學意境路徑探析[J].好家長,2016,(20).
[4]陳實.聽障學生舞蹈教學意境初探[J].新課程,2011,(09).
[5]宋雪瑞.聽障大學生舞蹈訓練及排演方式與方法初探[J].藝海,2016,(07) :120-122.
[6]顏笑濤.淺談聾啞兒童舞蹈啟蒙教學[J].教師,2014,(22)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