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趙清
杭州有西湖之美,美在天趣;而蘇州有園林之勝,則勝在人工。
蘇州園林是江南園林建筑藝術的精華,它講求幽曲、明凈、精巧、秀麗,充分利用空間地物、游廊漏窗,景象萬千;在園林布局、結構和藝術風格上,廣泛借鑒了歷代園林和工藝美術的手法,亭榭花草,山水輝映,詩情畫意。特別是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四大名園,它們各具特色,并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園林建筑風格。
滄浪亭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原為吳越廣陵王錢元璙的花園。宋朝時,詩人蘇子美以四萬錢買下了這座花園,建滄浪亭,作《滄浪亭記》,使之名聲大振。到了南宋,又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住宅,因而,滄浪亭又被稱為“韓園”。滄浪亭以清幽古樸見長,造園藝術不同凡響,敢于破格,一反高墻深園的常規(guī),將園內、園外融為一體。未入園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繞園過。園內重巖復嶺,翠竹叢叢,桃柳圍欄與亭廊樹石隔水相對,山色水光,浮映成趣。它還利用眾多的花窗,溝通內外,使水池、駁岸、長廊、假山,自然地融合為—體。園內的“五百名賢祠”祠壁上刻有與蘇州有關的五百名歷史人物畫像及一些碑刻。滄浪亭只有16畝,面積雖小,卻很有特色,令人流連忘返。
獅子林建于元朝,據說建園時邀請了倪云林等十余位畫家參加設計,因而這個園林頗有藝術價值。它以玲瓏剔透的湖石假山著稱,有“假山王國”之稱。獅子林整個園林布置是東南多山,西北多水,長廊圍繞,曲徑通幽,峰岳峻奇,樓臺隱現,在蘇州園林中最為別致。獅子林的主要特點在于:假山重巒疊嶂,曲折盤旋,另加上樹木亭臺,使人感到變幻無窮,目不暇接。所有假山都用湖石壘砌,剔透玲瓏。雄偉的“獅子林”為諸峰之首,還有“含暉”、“吐月”等,穿洞越谷好似進入迷宮。園中還有乾隆游園時留下的“真趣”題匾等勝跡。
拙政園是蘇州最大的名園,占地60多畝。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取晉代文學家潘岳“此亦拙者之為政”一句中“拙政”兩字為名。太平天國時,這里曾為忠王府的一部分。全園布局是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臨池而建,整個園林猶如在水面上,具有江湖、山林的風趣,建筑富麗華貴,寬敞古樸。全園分為中、東、西三部分。中部是全園的精華部分,以遠香堂為主體,臨水建筑形式各異,錯落有致,富有江南水鄉(xiāng)風味。拙政園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明代園林疏朗自然的風格,山水明秀,亭榭精美,給人以明潔、雅逸和開朗的感覺。
留園在蘇州園林中,不但以規(guī)模大著稱,而且還以在空間組合方面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杰出的藝術成就而久負盛名。它的建筑布局吸收各園之長,結構嚴謹而富于變化,整個園林充分體現我國造園藝術中分合、高深、曲直、虛實、明暗等對比手法,為我國古代造園藝術的杰作。全園分四個景區(qū),中部以水見長,東部以建筑為主;西部則是漫山楓林,假山堆疊自然;北部廣植花果,頗饒鄉(xiāng)村風光。各區(qū)之間,利用多樣的漏窗,溝通兩面,使各個景區(qū)連成—體,七百多米長的曲廊,依勢曲折,通幽度壑,使園景堂奧縱深,變幻無窮,堪稱我國造園藝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