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
(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2)
互聯網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最為明顯的是體現在大學生身上的網絡成癮問題。大學生作為國家重要的教育群體,心理生理均處于發(fā)展階段,不成熟的心理往往容易致使大學生過度沉迷網絡,這種現象稱為“網絡成癮”(IAD)。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通常會無限制上網,存在一定程度的社會、心理功能損害。本文將對大學生沉迷網絡的原因與自身主觀幸福指數的影響,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大學生長時間上網、沉迷網絡,容易出現興奮、精神抖擻、亢奮現象,下網后則情緒低落、心慌意亂,有的甚至出現頭痛、食欲不振、焦慮等現象,容易引發(fā)疾病。過度沉迷網絡,還會致使大學生上課心不在焉,學習過程消極、被動,最終導致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成績下降甚至被騙輟學。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大學生可以充分張揚個性,通過虛擬的榮譽以便獲得心理滿足。無限制沉迷網絡,一旦回到現實社會中,往往會難以適應,甚至逐漸認為現實人際交往可有可無,拒絕融入社會,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此外,網絡世界中充斥各種暴力、游戲、黃色網址,大學生在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且自制能力低下的情況下,特別容易被帶壞甚至走上歪路,其人生觀、價值觀將會進一步扭曲錯位。
為了解當前大學生網絡成癮狀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隨機抽取了廣州市某高校各個專業(yè)的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包括大一至大四的全體學生。本次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00份,最終收回有效問卷750份,問卷有效率為75%。調查問卷包括五項維度:時間維度、動機維度、情緒維度與社區(qū)信賴指數。最終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大學生網絡成癮結果調查
根據調查問卷可知,大部分大學生平時每日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的,占據35.2%,每天都上網的占據73.8%,長時間的上網導致大學生容易陷入網絡并形成癮性。同時,上網期間玩游戲的人數較多,從網絡中返回現實的有67.3%的大學生會感到不適應。從調查結果可看出,大學生的網絡成癮情況較為嚴重不容忽視,需要引起廣大教育者的關注。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其主觀幸福感有直接關系,長時間沉浸網絡,其現實幸福指數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同時大學生網絡成癮涉及到不同因素,對其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本文接下來將研究大學生網絡成癮和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之間的關系。
1、主觀幸福感的概念與影響因素
主觀幸福感主要指個體依據自己設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所作的的整體評價,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指標。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種。外在因素涉及到經濟水平、生活事件以及人們的健康狀況。首先,收入與幸福感呈正相關,高收入能為人們帶來更多的物質享受,收入越高,幸福指數也越高。其次,好的生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與正性情感相連,而負面事件對人們的精神與生活,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降低幸福感。最后,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是保持幸福的基礎,并且隨著年齡增大,健康狀況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愈加顯著。在內在因素方面,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體驗,外界因素屬于間接影響,而內在機制的人格因素,是預測幸福感的有力指標,幸福感依賴于人格特質,不同的人格特質會產生不同的情感。
2、研究設計與研究
本文將通過統計軟件SPSSl3.0對大學生網絡成癮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進行統計研究。其中,在對750大學生志愿者的調查量表中,共設計了12個題項,界定分數為7。網絡成癮量表的信度分析中,其cronbach’sot系數為794,分半信度為.839。量表各個項同與網絡成癮的關系中,12道項目與總分的相關數值均達到顯著性水平,可進行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對學科類別、不同年級、年級高低、性別以及網絡平均每天使用時間與所有大學生網絡成癮之間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
3、結果討論與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研究可知,在高校大學生中,低年級大學生的網絡成癮程度高于高年級的大學生。高年級大學生面臨畢業(yè)實習的壓力,心理成熟度高于低年級大學生,自我監(jiān)督與意志力也更強,但對于主觀幸福感無明顯影響特征。同時,性別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也無顯著影響。此外,大學生上網時間與網絡成癮有直接聯系,上網時間少于3小時的大學生,其患網絡成癮癥的幾率低于上網時間低于3小時的大學生,而其主觀幸福感程度也更強。
表2 網絡平均使用時間對所有大學生網絡成癮影響t檢驗
對于大學生面臨的網絡成癮,各高校應出臺相關措施阻止。行政處應制定相關的網絡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大學生的上網行為,禁止傳播不良的網絡信息,對于違反者需要及時進行教育??啥ㄆ谂e行網絡正確使用講座,及時普及網絡知識,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提高大學生的自制力,降低網絡成癮風險。此外,還可通過成立心理輔導中心的方式,對網絡成癮大學生實施干預治療,鼓勵大學生多參加校園實踐活動,轉移對網絡的注意力,降低網絡成癮率。
[1]張小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網絡成癮的關系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9):6-8.
[2]葉劍輝.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網絡成癮傾向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3]尚海濤.大學生網絡成癮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3):31-34.
[4]張燕貞,喻承甫,張衛(wèi).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社會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37,(2):7-13.
[5]惠小東.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視聽,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