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朝文
長順縣白云山鎮(zhèn)鼠場小學 貴州黔南州 550704
情境導入法,就是利用語言、設備、環(huán)境、活動、音樂、繪畫等各種手段,制造一種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誘發(fā)思維,使學生處于積極學習狀態(tài)的教學方法。數(shù)學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一定要貼切自然而又新穎有趣,所采用的方式也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聯(lián)系,力求切實可行,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設置疑念,可突出主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chǎn)生探究數(shù)學問題的強烈愿望。一個恰當?shù)哪腿藢の兜膯栴}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巧設懸念導入新課時,精練、有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是創(chuàng)設懸念的有效方法??此婆c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無大關系,實則聯(lián)系緊密。一些典型的問題能夠迅速激發(fā)學生思維,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弦,使其情緒高漲,從而步入求知興奮狀態(tài)。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時,提出:如果我們把圓分成若干等分,進行拼圖,能拼成個什么圖形呢?學生一下來了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把圓分成4等分,8等分,16等分,32等分……加上多媒體的演示清楚直觀的看到拼圖的結果,就是圓可以拼成長方形,從而推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推理出來的公式,學生掌握的牢固,讓本來枯燥的學習變成了實踐檢驗的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談話導入能開門見山,簡潔明快,三言兩語直奔主題,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產(chǎn)生學習動力,但語言一定要精練,有感染力。例如:在上一年級上冊“鐘表的認識”時,先讓學生聽一段滴答滴答的聲音,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學生很容易就猜出是鬧鐘,然后出示一個掛鐘,親切的對學生說:誰能告訴老師現(xiàn)在鐘上幾點了?這時候學生什么樣的回答都有,老師抓住時機說:現(xiàn)在究竟是幾點了呢?如果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學習認識鐘表,那么就能準確的回答剛才老師的問題了。學生一下就產(chǎn)生了求知的欲望,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要弄懂老師手上的掛鐘現(xiàn)在究竟是幾點了,帶著這個目的去學習,學習起來就輕松自如了。
活動導入的目的是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或是在為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同時又起到過渡的作用。例如:在上2年級上冊“人民幣的認識”時,組織學生用自己手中課前準備好的人民幣道具,進行購物的活動,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要計算該找回多少錢以及了解人民幣的換算。教師把購物活動進行恰當?shù)男〗Y,讓學生從活動中掌握本課教學重難點。雖然活動導入在整個教學中都占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一定要把握它的配角地位,不可以喧兵奪主,更多的時間還是要留給學生學習新的內容,讓學生有獨立自主的學習機會,不然就失去了導入的目的。
數(shù)學源自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只有把數(shù)學知識同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學以致用,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方面的質量。比如:在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課程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把班級作為實例,班級總共52人,分成6組,提問同學們還剩下幾個人?學生就可以很準確地對這個問題做出回答,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實踐作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必須積極創(chuàng)設操作情景,加強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教學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相對正方形、長方形的定理、原理進行講解,然后讓同學們自己動手折疊正方形、長方形,讓同學們找到身邊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對正方形、長方形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對教學內容有個清晰的把握,從而讓課堂更加具有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課堂內容的興趣,逐步實現(xiàn)在玩中學的效果。
當然,教無定法,關鍵是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各種導入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并沒有絕對的界限,有時候往往是相互交替使用的過程。導入情境的設計不能機械化,具體操作過程中應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來靈活處理,必能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