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君
四川工商學院 四川眉山 620000
高?!罢n內外一體化”是高校體育教學中使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模式,其對高校體育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有效的實現了高校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在實際的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使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更好的發(fā)揮這種教學模式的作用,就需要高校充分認識到其應用中的問題,進而對其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進和完善。
高校體育在高校教育中一直處于一種劣勢的地位,在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中一般都是對專業(yè)知識內容比較重視,受到這種傳統(tǒng)體育教學意識的影響,這也對高?!罢n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雖然有效高校也對“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倡導,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其師資力量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也是高校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正是由于這種原因,這對體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課程結構設置的不合理,一些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是有限的,只開展了排球、足球、籃球以及乒乓球等比較常見的體育內容,這對學生來說就存在一定的學習選擇性,并且在一些高校開展的體育教學中,其也主要是注重體育實際技能的教學和鍛煉,而對于學生體育項目理論知識以及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則是不重視的,這也就造成了學生體育學習知識和技能的不全面,對他們長久的體育意識和觀念的養(yǎng)成也是沒有幫助的,而在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下,對于其課堂體育教學和課下體育意識培養(yǎng)就顯的更加重要。
在高校“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中,首先需要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這也是后期教學開展的參考基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其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內容是包括課內與課外兩部分,因此需要對兩者分別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這種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學目標設定主要有運動技能、心理健康以及運動參與等,在進行教學目標設定是也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條件以及師生情況,進而體現教學目標的差異性。對于知識目標的設定,要保證學生對基本體育知識以及體育文化進行掌握;對于技能目標的設定,需要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兩種及以上的體育技能,從而形成自身體育特長;對于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目標的設定,需要保證學生達到一定的健康標準,通過相應的體育鍛煉來促進身心的健康發(fā)育。
對于課內體育的教學來說,一般在大一的上學期就開始設置相應的必修課,教學內容主要以跳遠和田徑為主,從而來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其后期教學奠定良好身體條件,在大一的下學期以及大二的上學期就會設置相應的體育選項課,學生需要在每一個學期選修一種體育項目,選修項目主要擺闊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可以根據興趣來進行選擇,在教學期間還需要設置相應的體育理論知識課,貫穿到體育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綜合的體育素養(yǎng)和能力;對于課外體育來說,就可以采取課外的體育鍛煉和運動訓練以及體育運動競賽等方式進行,課外的運動訓練與體育競賽是主要的課外體育活動教學部分,在高校體育教師統(tǒng)一的安排和組織下進行,這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增強他們的技能掌握,同時對良好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是有相應的體育教師來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實施,來保證體育教學設定目標的實現。對于課外活動教學來說,可以使用單項的體育俱樂部或興趣小組形式進行,課外活動是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以及補充,通過舉辦單項的俱樂部,進而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的利用課外體育資源,來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另外,還要積極的鼓勵學生參加相應的體育社團,并在教師引導下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來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同時,還可以通過相應的課外體育競賽活動,來舉辦季度運動會和健美操以及籃球經濟比賽等活動,從而構建良好的體育文化平臺,營造高校良好體育文化氛圍。
在高?!罢n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中,由于其涉及的教學內容比較復雜,因此就需要其具有多元化的教學考核,其考核的內容首先需要針對學生身體素質進行考核,可以將學生根據不同的身體素質進行三個小組的劃分,進而采取分層的考核標準,來實現對他們合理的考核;然后還要對學生出勤率以及努力程度進行考核,來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促進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另外,還需要對其課外的運動情況進行考核,這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標準,比如對表現比較好的課外學生,采取加分政策。
綜上所述,高?!罢n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對于高校體育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其更好的應用,需要高校正視其教學中的問題,進而來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和完善,這也是高校體育教育長遠發(fā)展需要一種重視的內容。
[1]郭興偉.民辦高校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