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敏(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 心內科,上海 寶山 201210)
慢性心衰也被稱之為慢性心力衰竭,該病主要是因各種器質性以及功能性損傷導致患者心臟的排除率降低,是各類心臟病的末期疾病,具有遷延不愈、病情反復的特點[1]。臨床主要表現為乏力、呼吸不順、睡眠質量不佳,如患者患病后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不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嚴重的甚至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治療的同時配合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治療療效。本文為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對人文關懷護理的作用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較為顯著。
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齡區(qū)間為54-80歲,平均(62±3.5)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的方式,將80例患者均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0例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顯示為P>0.05,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確診為慢性心衰;除心衰外不具有其他臟器功能障礙;患者家屬及本人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且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患有精神類、語言類等疾病無法正常與人溝通的患者。
參照組接受基礎護理,主要包括用藥護理、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飲食護理等;研究組則在參照組的基礎上接受人文關懷護理,具體內容為:
入院護理: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當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為患者介紹治療方案、主治醫(yī)師,幫助患者及家屬盡快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避免患者因處于陌生環(huán)境而產生不良情緒[3]。
針對性護理:為患者準備醫(yī)療病例,記錄患者每日的病情以及體征變化,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多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緒,讓患者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治療。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幫助其了解自身疾病,避免患者因盲目的悲觀而影響治療結果[4]。在患者身體狀態(tài)允許的情況下,為患者安排娛樂活動,如看電視、聽音樂等,增添患者生活樂趣,使患者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5]。
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并對比,總共分為三個選項,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患者需根據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專業(yè)水平以及護理質量等情況,并結合自身實際感受進行勾選。
對80例慢性心衰患者的相關數據經SPSS 19.0軟件校正,對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數據測定為P<0.05的結果,則證明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研究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組內數據對比顯示為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請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慢性心衰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臟類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長、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患者患病后往往需要進行長期的治療,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下,導致多數慢性心衰患者存在不良情緒或是心理障礙[6]。較多表現為對治療失去信心,對治療產生抵觸情緒,治療依從性不理想,對治療結果產生了不良的影響[7]。因而臨床在對慢性心衰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會配合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根據臨床相關研究顯示,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為提高護理質量,對人文關懷護理對慢性心衰患者護理滿意度的作用進行了相關研究,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果。
人文關懷護理,顧名思義,即充滿關心、愛護的護理干預,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展開針對性護理,對患者給予充分的尊重,并為其量身定制護理方案[8]。人文關懷與護理工作相結合,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療效。在本文的研究中,護理人員遵循人文關懷護理中“以人為本”的指導理念,在護理的過程中,積極友好的為患者提供服務,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為患者進行專業(yè)的護理,不僅提高了護理質量,還有效的促進了護患關系。
本文結果中的數據顯示,接受人文關懷護理的研究組,其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接受基礎護理的參照組,組內數據對比差異呈現為P<0.05,完全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慢性心衰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對于促進護患關系、建立醫(yī)院良好形象均具有明顯的作用,臨床效果較為顯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應當推廣使用,使更多患者能夠受益。
[1] 張渡時吳嬌艷.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8):204-205.
[2] 王雪婷.慢性心衰護理中舒適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6,(12):163-164.
[3] 應少香.慢性心衰患者護理觀察[J].母嬰世界,2017,(11):21,23.
[4] 朱麗麗.慢性心衰患者護理中人文關懷理念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3):83,86.
[5] 丘愛榮.人文關懷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3):229-230+231.
[6] 雷青雅.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34):106.
[7] 文惠,王林林.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35):17-18.
[8] 張曉媛.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實效性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1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