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要是一直不停地吃吃吃,肚子有可能會爆炸嗎?
胃當然不會爆炸,頂多就是穿孔而已。對于健康成人來說,除非有人捏著鼻子給你灌水,否則根本不用擔心吃到胃穿孔。當然,飽餐之后也別做劇烈運動。
從某些方面來說,用氣球來跟人的胃做類比非常恰當,因為胃是具有伸縮性的器官。一個正常成年人的空胃在松弛狀態(tài)下體積只有75毫升,大約有拳頭大小;當TA開始進食、喝水,胃的體積可以漲大到一升,是空腹時的十幾倍。雖說大胃王的胃容量有可能達到兩升甚至四升,但肯定存在一個極限。那么,要是有人一直不停地吃東西,胃袋會像氣球那樣爆炸嗎?
準確地說,胃在進食過程中的膨脹并不是像氣球那樣,慢慢把橡膠皮均勻撐薄。它首先是胃壁皺褶的展開,就像打開折紙燈籠那樣。這種展開當然是有限度的,當胃部神經(jīng)細胞漸漸感受到無法承受的張力,它們就會讓大腦告訴你:放下那只進食的手!
要是理智已經(jīng)無法控制,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就會開始起作用。胃袋不是一個只進不出的氣球,只要你的胃部肌肉還工作正常,它會奮力把過多的內(nèi)容物擠出去,防止自己穿孔或者爆裂——對,造成嘔吐的不光有暈車、異味或者變質(zhì)的食物,還有暴飲暴食。
所以,一個身體機能運轉(zhuǎn)正常的人在沒有受到脅迫的情況下,光靠吃是基本不可能脹破肚皮的,因為在胃達到可承受的極限之前,他們早已無法抑制嘔吐的沖動。
要是這些調(diào)控機制出了問題,情況開始有點危險。飲食失調(diào)比如暴食癥和狂食癥患者對饑飽喪失敏感(二者區(qū)別在于,暴食癥患者通常體重正常,他們在暴食之后會采取“凈化行為”,比如節(jié)食、催吐、過量運動、服用瀉藥等等,但時隔不久又會無法控制地大吃;而狂食癥患者沒有以上癥狀,只是頻繁暴食,通常超重。),厭食癥患者則有可能胃部萎縮、肌肉無力,這樣即便吃下不算太多的食物也有可能無法承受,也無法及時嘔吐排空。
在一些更為罕見的飲食失調(diào),比如Prader-Willi綜合征(又稱“愉快木偶綜合征”)患者身上,下丘腦功能失常造成他們常年處于食欲不滿的狀態(tài),而且即便吃了很多,也不會像健康人那樣惡心嘔吐。
但即使在這些情況下,吃到胃穿孔的案例也是非常少見的。紐約時報曾經(jīng)在2015年報道過一個因為圣誕前夜的饕餮而不幸去世的17歲男孩,他患有Prader-Willi綜合征且肥胖,可惜家人并沒有把“吃太多”當做一回事。
還有一些極端情形,比如你已經(jīng)飽到嗓子眼,又快速灌下了一大杯碳酸飲料。大量二氧化碳氣體釋放出來,接近極限的胃壁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裂了個縫,呃,在你來得及打出那個關鍵的嗝之前。
雖說吃到爆炸的概率可能跟見到外星人差不多,但的確有至少六個倒霉吃貨被記錄在案,他們活生生地脹破了自己的肚皮。你要是膽敢一試,大概率是你會吃到吐,但吃到肚子炸裂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玉林薦自《南都周刊》)
責編: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