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好的教學策略已逐漸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它具有范圍廣、內容豐富、實踐性強、貼近生活等特點,也是對中學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知識的滲透和啟蒙學習,而小學生本身又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對薄弱,基于此,把教育游戲融入小學科學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很多理論知識都是通過實驗、觀察、體驗等獲得直觀的感性認識,進而更好地理解和引入的。游戲是小學生喜歡的活動,如何通過游戲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獲得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每個小學科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F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關鍵,它直接關系到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和成功與否,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每一個教師都在力求課前導入能生動、有感染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小學科學有些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有時會因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興趣,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在導入上多下功夫,引起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講“光和影”一節(jié)中,首先融入這樣的游戲,實驗室拉上窗簾后,讓學生們做手影,看著出現在墻壁上的各種畫面,學生們會興奮不已,這時教師抓住時機:“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嗎?怎樣解釋這種現象?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睂W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很想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課堂教學氣氛也變得愉悅起來??梢娡ㄟ^游戲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通過游戲詮釋科學知識
有些理論性較強又很抽象的知識內容,對于心理和年齡都處在很不成熟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的確有一定難度。例如,“關于熱脹冷縮的微觀解釋”這部分內容,提到了“微粒運動、微粒之間距離”等,這是熱學和分子運動論的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遙不可及。這時可以融入這樣的游戲:一部分學生作為“空氣微?!闭驹谥虚g,另一部分圍成一圈手拉手站在外邊,作為“氣球”,當“空氣微?!卑察o地站在那里和手舞足蹈,哪種情況下,需要圍成的圈更大?通過具體的游戲實踐,學生很容易答出“手舞足蹈需要的圈大”,在游戲中學生通過親身體會,很容易理解“當物體吸熱升溫后,微粒加快了運動,微粒之間距離增大,物體就膨脹了,當物體受冷后,微粒的運動減慢,微粒之間距離減少,物體就收縮了”這段話的含義了,也能很好地解釋物體熱脹冷縮現象了。通過游戲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知識內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游戲有助于鞏固已學的內容
課堂教學中的達標反饋,起到鞏固所學內容、查漏補差的作用。一味地提問、做作業(yè),或拿出一些題目進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抵觸情緒,或只是被動地去完成。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更新觀念,改變教學策略,例如,在講“滑輪組”一節(jié)時,完成了教學內容后,在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可設置這樣的游戲:“用一根長繩子和兩個光滑的木棒,長繩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棒上,在兩根木棒之間繞兩圈,兩個同學各自握住一根木棒,一個學生拉繩子的自由端,三人一起用力,增加繩子的圈數。”驚人的結果出現了,學生們驚嘆不已,“怎樣解釋這樣的結果?和我們這節(jié)的內容有什么關聯?”在教師的不斷啟發(fā)下,學生會分析出,這個游戲實質是對滑輪組特點的鞏固和訓練,不難理解滑輪組能省力,滑輪組中動滑輪越多越省力。
四、游戲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
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生活閱歷少,經驗不足,因此直觀感受對他們來說是理解抽象理論的基礎。例如,在“誰先迎來黎明”一節(jié)中,可通過游戲模擬北京、烏魯木齊誰先迎來黎明的過程,在游戲中,有人代表太陽,有人代表北京,有人代表烏魯木齊,一些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圈代表地球,當然“北京”和“烏魯木齊”也在圍圈的學生之中。通過模擬地球自西向東運動,很容易得到結論,越靠東的學生,越先看到太陽。通過這樣的游戲,給學生直觀生動的感受,使學生通過游戲獲得感性認識,對誰先迎來黎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再如,在“輪軸”一節(jié)中,可設置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即從離門軸遠近不同的位置去關門,看看感覺有什么不同,學生會活躍起來,爭先恐后地想去嘗試,通過親身體會,加深了對“輪軸的軸越大越省力”的理解。游戲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結語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融入游戲,是新課改理念的要求,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本文從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游戲詮釋科學知識、游戲有助于鞏固已學的內容、游戲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等幾方面對游戲教學的融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增強合作意識,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更大的突出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營口市西市區(qū)英華小學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