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滿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乃教師人格魅力之魂,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梁。教育實踐告訴我們,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人。因為一位教師在學校能否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不是由教師自己單方面決定的。而是由教師的學識、能力、品德、修養(yǎng)等綜合素質(zhì)共同融鑄成的,這是一名教師吸引學生的魅力之所在。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淵博的學識和能力,來源于師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乃教師人格魅力之魂,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梁。
一、“師愛”的理解性
師愛乃教師人格魅力之魂。有教授說過,“熱愛學生,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責任,一種智慧”。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切教育的源泉都應該源自于愛。這里我要加一句,師愛是一種情感,一種修養(yǎng),一門藝術(shù),人格魅力的靈魂。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zhì)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愛。正如北師大教授林崇德所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我認為這些是對師愛的最好的詮釋。
二、“師愛”的重要性
師愛乃教師人格魅力之魂,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chǔ)。愛的詞語更多地應該充盈在我們的校園里,埋藏在師生的心坎里,我們的教師應該有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應該有著“把整個心靈獻給教育事業(yè)”的矢志不渝的執(zhí)著精神,應該有著“愛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靈魂,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信念。
(一)“師愛”是促進學生進步和完善人格的情感基礎(chǔ)
學生一旦體會到“師愛”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樂于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使學生去追求科學知識,掌握技術(shù)技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在“師愛”中學生體會到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學會關(guān)愛別人,善待別人,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師愛”是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情感因素
心理學告訴我們,良好的心境能使人的認識活動和意志活動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處于身體發(fā)育期和心理的發(fā)展期,身體尚不成熟,心理發(fā)展處于較低階段,特別需要老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和愛護。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一個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話語、一次不公平的對待,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回到人本身、關(guān)注人的成長。
(三)“師愛”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和教育教學的情感效果
師愛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關(guān)系到教育教學的成敗。教育教學實際是人與人心靈的交流與接觸,而心靈的交流與接觸主要通過情感交流來實現(xiàn),教育教學過程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傳授知識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活動、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在心靈上引起學生的共振,在感情上引起學生的共鳴,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關(guān)系到教育教學的成敗。
三、“師愛”的操作性
師愛乃教師人格魅力之魂,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因此有的老師常常埋怨:“怎么我們付出那么多的關(guān)懷、那么多的愛心,我們的學生仍不懂禮貌、不尊敬老師、冷漠自私,一點也不理解老師的一番苦心?我想這就是我們作為老師愛的方式和策略不當?shù)脑虬桑灰虼宋艺J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到嚴而之愛就是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在我們老師當中常常存在這兩種走向極端的“師愛”:一是傳統(tǒng)的家長式的“愛”,言行專制,不尊重學生人格,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于學生,學生稍不順從,則批評訓斥,甚至辱罵體罰。顯然,這種愛是很難被學生理解和認同。二是保姆式的“溺愛”。有些老師對學生的情感近似于溺愛,他們對學生缺乏嚴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辦代替,不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其實是對學生能力的剝奪。這兩種“師愛”都走向極端,對于師愛我們應學會“文武治道,一張一弛”,我們要做到的是: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衡、嚴而有方、嚴而有情。
(二)做到差異之愛就是無差異性的愛
在我們老師當中常常存在對學生的“偏愛”,一些老師對優(yōu)秀生與差生的愛呈現(xiàn)明顯的兩級分化。對于優(yōu)秀生,愛意常常溢于言表;而差生,則完全忽視或冷處理。這使一些學生遠離教師的關(guān)心而不斷地被邊緣化,最終造成教育教學的不公平。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要做到“自由、平等與博愛”,體現(xiàn)無差異性的原則。
(三)做到寬容之愛就是寬容的“愛”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生犯錯誤,有時是自我控制力差,有時是認識水平所限,有時則是由于好奇心、表現(xiàn)欲所導致的行為過失;對待這類錯誤,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應設(shè)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應以極大的愛心理解寬容他們。
(四)做到智慧之愛就是充滿智慧性的“愛”
對于智慧之愛在這里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如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冷處理”;陶行知的“三塊糖”的故事;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翰·麥克勞德為了弄情狗的內(nèi)臟而殺死校長的寵物狗,結(jié)果被校長罰他畫一幅人體骨骼圖和一張人體血液循環(huán)圖,最終使他發(fā)憤研究解剖學而成為一名科學巨匠的故事等等;老師用充滿智慧性言行對學生進行批評、表揚、懲罰或引導,可能會讓學生終生不忘,或棄惡從善、或改變學生的人生方向或受益一生。
總之,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啟動老師自身內(nèi)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師愛,是通向?qū)W生心靈深處的道路;師愛,是創(chuàng)設(shè)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的瑰寶。對學生熱愛、理解、尊重、關(guān)注他們豐富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將教師的愛通向?qū)W生的心靈?!澳茏叨噙h,關(guān)鍵看你有多愛”。心中有了愛,就是燃燈者、舉火者,他們提供的光亮,足以照耀孩子們的前程,足以照亮我們民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