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廷廷
(大理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3)
思想支配行動,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人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動。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行動。有積極的思想,才有積極的行動。假如思想不正確,行動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甚至會對社會造成危害。思想支配行動這個道理,馬克思就做過形象而生動的描述:“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開始建造房屋之前,房屋的結構已經(jīng)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當建筑師勞動過程結束時,這個結果在開始時就已經(jīng)存在于建筑師的頭腦中,即已經(jīng)觀念的存在著。”這就是說,實踐的結果在實踐開始時就存在于實踐者的頭腦中。由此可見,通過實踐者正確而積極的思想可以預見實踐結果。在實踐之前,實踐主體可以針對在實踐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應對措施,使實踐結果朝著有利于生產(chǎn)生活的方向發(fā)展。所以,實踐活動開始之前,有必要對參與實踐活動的主體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讓參與實踐的主體明白實踐活動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帶來的積極作用。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由于實踐的復雜性、隊伍的龐雜性、工作內(nèi)容的多樣性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單位和地方、干部和群眾對思想的先導作用認識不清楚,對即將開始的實踐活動認識不明晰,對參與實踐的同伴重視不夠,對活動即將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作出相關預見,導致在實踐的過程中衍生出一系列問題。因而,在實踐活動前,有必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理論對干部和群眾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思想的先導作用。
實踐過程是復雜的,實踐結果是參與實踐的各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實踐者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實踐活動是否得到順利進行。在農(nóng)村的某些地區(qū),針對具體的實踐活動進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傳播途徑不暢、傳播方式生硬等問題。
農(nóng)村偏遠鄉(xiāng)鎮(zhèn)的核心價值觀傳播方式局限于散發(fā)小冊子、畫報、橫幅。群眾只能看到橫幅、畫報上核心價值觀的簡單內(nèi)容,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含義。這樣的學習方式流于形式,群眾對核心價值觀難以形成深層次的感悟,不能把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作用運用于實踐。以農(nóng)村建設之中的舊房改造為例,一些基層人員罔顧公平、民主原則,私自把舊房改造的國家補助名額給親戚朋友,忽略了真正有需要的人民群眾。這些基層人員帶有濃厚的官僚主義思想,以自我為中心,明顯地背棄了價值觀中的公平、民主原則,沒有做到對所有群眾一視同仁,沒有讓每一名群眾都有共享國家政策的機會。
農(nóng)村的一些鎮(zhèn)、縣為了爭取榮譽稱號,要求基層人員、群眾、學生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學習核心價值觀當作一個任務。據(jù)調(diào)查,很多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后,知道了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但沒有把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與自己的實踐聯(lián)系起來,認為核心價值觀與自己沒多大關系,把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nèi)涵膚淺化。在村干部的選舉過程中,一些人沒有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因為利益的誘惑而把票投給了不滿意的村干部。
一些地方以會議、文件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只針對國家工作人員,沒有兼顧到廣大人民群眾和農(nóng)村干部。政府在很多文件中多次強調(diào),要注重人民的首創(chuàng)精神,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肯定了人民群眾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踐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沒有對參與實踐的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村干部是政府和居民之間的紐帶,起著上傳下達的作用。一些國家政策需要通過村干部向村民傳達,村干部要帶領村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并且完成相關工作。
部分農(nóng)村工作人員執(zhí)法不嚴、工作懶散、責任心較差,工作方式簡單粗暴,有違公平、民主原則,對核心價值觀的學習過于形式化。他們不斷學習相關理論,提高自己的工作、實踐水平,但對核心價值觀的精髓理解得不夠深入,不知道怎樣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嚴重影響到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部分村干部幫助親戚朋友騙取國家的舊房改造補助,不能使有需要的人得到政策的幫助,使得國家政策沒有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卻沒有最大限度地改善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損黨的形象。這說明在以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除了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要把實踐水平作為教育的重點。
基層人員是聯(lián)系群眾與政府的橋梁,其思想覺悟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在一些偏遠地區(qū),由于經(jīng)濟條件較落后、自然資源匱乏,一些基層人員難以準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nèi)涵,常以自己的主觀意見代替百姓的真實想法,影響到村民的利益。這種自以為能“駕馭”得了村民的特權思想對社會、群眾來說是極其有害的,直接影響村民步入更高的生活水平。
參與實踐的任何一個主體都有可能影響到實踐的最終結果,所以任何一個主體都不能被忽視。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小農(nóng)意識,不能客觀公正地選舉真正有能力的村干部。相關人員沒有對村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沒有對村民闡述民主、公平的選舉對村民自身利益的重要性,最終導致部分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害。所以,對參與實踐的任何一方都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必要的,參與實踐的任何一方都不應該被區(qū)別對待,要同等地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
基層人員對農(nóng)村的建設具有很大的作用?;鶎尤藛T理論水平高,有助于其帶領地方村民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取得成功。政府的一些利民措施效果不佳,部分原因在于工作人員理論水平較低,在實踐中對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的預見性較差,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觀念有待加強,在實踐中沒有很好地總結實踐經(jīng)驗。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農(nóng)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其一,加強基層人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學習。要把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學習與對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學習結合起來,及時了解黨的重大決策和戰(zhàn)略部署。學習是一個不斷塑造自己、提高工作能力的過程,主動學習的效果遠勝于被迫學習的效果。為了提高基層人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舉辦知識競賽、有獎問答、地區(qū)之間的互相交流等一系列活動。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基層人員理解透愛國、敬業(yè)、民主、公平等思想的實質(zhì)內(nèi)涵,而不是流于形式地進行學習。
其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理論只有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轉(zhuǎn)變?yōu)榫薮蟮奈镔|(zhì)力量。一味地進行灌輸理論,不注重理論與具體實踐的結合,會在工作中犯經(jīng)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的錯誤。中國的革命、建設、發(fā)展都證明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把前輩留下的辦事精髓傳承下去。各個地區(qū)的歷史條件、經(jīng)濟基礎、自然資源不同,因此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專門設計本地區(qū)的發(fā)展方案,不可貪圖省事而盲目地采用其它地區(qū)的發(fā)展計劃。
其三,肅清農(nóng)村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文明的特殊性決定了中國特殊的文化結構。一些干部帶有濃厚的封建特權思想,官本位意識嚴重,在工作中實行“一言堂”,不關心民生疾苦,嚴重脫離群眾,淡化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的智慧可以轉(zhuǎn)化為巨大的物質(zhì)力量。這種力量一旦釋放出來,便會推動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但是,部分干部權利私有化的做法不能讓黨的政策落實到實處,讓黨和人民產(chǎn)生了信任危機,影響了群眾積極性的發(fā)揮。所以,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學習過程中,要注重黨性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干部自覺抵制和克服特權思想的侵蝕,將崇高的思想內(nèi)化為自身的信念,動員人民參與民主建設,發(fā)揮人民的監(jiān)督作用,讓一切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部分農(nóng)村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存在懈怠、工作馬虎、做事不能讓人民滿意等不良問題。部分群眾觀念相對落后,給農(nóng)村教育實踐活動造成較大阻礙。因此,黨需要以加強基層人員和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與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對人民群眾的價值觀教育。要讓基層人員在科學理論的帶領下領導人民從事實踐活動,讓人民更好地參與社會主義建設并且共享社會主義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