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軍英
【摘要】目的 探討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實驗組41例,對照組41例。兩組研究對象均行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照組術前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治療,實驗組術前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應用替羅非班治療,探討替羅非班對患者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的影響。
結果 比較兩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血漿組織因子為(215.3±74.6)ng/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為(184.6±29.9)%,與對照組的(398.6±88.6)ng/L、(293.3±33.8)%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替羅非班用于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能有效緩解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值得臨床進一步借鑒、應用。
【關鍵詞】替羅非班;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02
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手術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或斑塊脫落可導致遠端血管栓塞,繼而引發(fā)微循環(huán)障礙,微循環(huán)障礙不僅影響急診介入手術的療效,還會影響患者預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1],替羅非班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還能穩(wěn)定粥樣斑塊、抑制炎性反應。本文將探討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實驗組41例,對照組41例。實驗組男30例,女11例,年齡45~74歲,平均(62.3±2.5)歲,體質量49~77 kg,平均(56.2±3.9)kg;收縮壓(17.9±2.6)kPa,舒張壓(11.1±1.3)kPa;心肌酶(31.2±3.6)ng/L;肌鈣蛋白(0.18±0.05)μg/L。對照組:男29例,女12例,年齡44~74歲,平均(62.8±2.7)歲,體質量49~76 kg,平均(56.3±3.9)kg;收縮壓(17.7±2.5)kPa,舒張壓(11.6±1.1)kPa;心肌酶(31.3±3.3)ng/L;肌鈣蛋白(0.17±0.05)μg/L。納入標準:①持續(xù)性胸痛>0.5 h,心電圖顯示≥2個相鄰導聯(lián)ST段抬高,肢體導聯(lián)>0.1 mV,胸前導聯(lián)>0.1 mV。②發(fā)病至來院就診時間<12 h;③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的急性心肌梗死診斷;④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收縮壓<80mmHg;②6個月內(nèi)有腦卒中病史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史;③心源性休克;④嚴重左心功能不全;⑤對替羅非班過敏;⑥妊娠哺乳期婦女。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病例術前給予300 mg腸溶阿司匹林(國藥準字J20130078,生產(chǎn)企業(yè):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600 mg氯吡格雷(國藥準字H20123116,企業(yè)名稱:樂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術中自動脈鞘管內(nèi)注射5000單位肝素(國藥準字H10980166,企業(yè)名稱:兆科藥業(yè)有限公司)。實驗組于球囊擴張狹窄血管后即刻于冠狀動脈內(nèi)注射替羅非班(國藥準字:H20041165,企業(yè)名稱:武漢遠大制藥有限公司),劑量為10 μg/kg,后以0.075μg·kg-1·min-1的速度持續(xù)靜脈泵入24~48 h。對照組不應用替羅非班,于球囊擴張后即行支架植入。手術結束后,將兩組病例轉入ICU觀察,術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12 h/次,持續(xù)注射5 d。術后兩組病例均長期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腸溶阿司匹林(100 mg/d)。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給予他汀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
1.3 血標本采集
介入治療后,采集研究對象冠狀靜脈竇血液標本15 ml,將血液標本置于肝素抗凝試管中,取血漿,加Ficoll-Hypaque細胞分層液,常規(guī)離心處理,得單個核細胞。再取5.4 ml血液加入0.6 ml枸緣酸鈉(濃度為0.6 ml)當中,離心得血漿,取1ml標本備檢。
1.4 檢測方法
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應用ACL-200凝血測定儀測定;血漿組織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應用ELISA法測定,
1.5 對比指標
記錄兩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組織因子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并進行比較。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借助SPSS 11.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比較兩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血漿組織因子為(215.3±74.6)ng/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為(184.6±29.9)%,
與對照組的(398.6±88.6)ng/L、(293.3±33.8)%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為心血管危重癥,近年來發(fā)病率有所上升,急診冠狀動脈介入療法是治療本病的首選方法[2]。但患者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常出現(xiàn)急性和亞急性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無復流、栓塞等心血管事件,嚴重影響患者預后。
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除需恢復冠狀動脈血流外,還需獲得最佳的心肌組織灌注,內(nèi)皮功能紊亂和高凝狀態(tài)均影響心肌灌注,繼而影響患者預后,因此,臨床應重視微循環(huán)水平的有效灌注。血漿組織因子不僅存在于血管外組織細胞中,還以微粒形式存在于循環(huán)血液中,研究證實[3],血漿組織因子在生理性止血與血栓形成的放大階段中起著關鍵作用,血漿組織因子表達上升不僅參與血栓形成的維持和擴大,還會增加循環(huán)血液的促凝活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發(fā)作期時,血漿組織因子水平會顯著上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存在于內(nèi)皮細胞中,由巨核細胞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合成,它參與激活血小板及凝血過程,被認為是反映血管內(nèi)皮損傷的特異性標志物。血管內(nèi)皮受損后,內(nèi)皮下膠原纖維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結合,致使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結構改變,改變后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再次與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Ib或IIb、IIIa結合,便能讓血小板黏附與內(nèi)皮下膠原纖維上。諸多研究證實[4],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濃度過高與心肌梗死發(fā)生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
鹽酸替羅非班為非肽類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體的可逆性拮抗劑,能阻止纖維蛋白原與糖蛋白IIb/IIIa結合,繼而阻斷血小板交聯(lián),抑制血小板聚集,它還能改善內(nèi)皮功能,改善冠狀動脈無復流現(xiàn)象[5]。本研究探討了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的影響,結果實驗組血漿組織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近似于相關報道[6],提示替羅非班用于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漿組織因子水平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
綜上所述,替羅非班用于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能有效緩解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值得臨床進一步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漢華,馬偉東,周 紅,等.小劑量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支架內(nèi)血栓形成及血清白介素6、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07):155-157.
[2] 周發(fā)展,武君,張春玲,等.替羅非班應用于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和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J].中華危重癥醫(yī)學雜志,2016,9(01):3-8.
[3] 桑海強,付 新,姜正明,等.替羅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中對冠狀動脈血流和內(nèi)皮細胞功能的影響[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5,13(13):13-15.
[4] 周發(fā)展,宋兆峰,尹魯驊.急診PCI冠狀動脈內(nèi)應用替羅非班對心肌再灌注和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4,8(16):2968-2971.
[5] 靳志濤,劉宏斌,胡莉華,等.早期應用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22(02):153-156.
[6] 李 毅,徐會圃,劉長梅,等.冠狀動脈內(nèi)應用替羅非班對急診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的影響[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3,36(02):102-10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