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紅莉 汪梅
【摘要】目的 研究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促進銀屑病患者身心健康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銀屑病患者80例,依據護理干預方法將其分為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n=40)和個性化護理干預組(n=40),對兩組患者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療效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干預前(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個性化護理干預組患者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P<0.05)。個性化護理干預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95.0%(38/40)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72.5%(29/40)(P<0.05)。結論 個性化護理干預較常規(guī)護理干預更能有效促進銀屑病患者身心健康。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干預;銀屑病;身心健康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02
銀屑病屬于一種身心疾病,其發(fā)生發(fā)展受到社會及心理因素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單純生物醫(yī)學模式治療銀屑病的局限性極大,因此臨床應該高度重視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1]?;诖?,臨床一方面應該采用藥物、光療等綜合治療方法治療銀屑病,另一方面還應該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主要為心理干預等。本研究對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的收治的銀屑病患者8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比較了常規(guī)護理干預與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促進銀屑病患者身心健康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的收治的銀屑病患者80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銀屑病的診斷標準[2]②患者在接受診斷期間皮膚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鱗屑、斑丘疹或丘疹等臨床表現;③年齡≥18周歲;④患者均書面或口頭自愿同意入組;⑤對疾病轉歸及是否根治非常在意;⑥意識清楚,有正常溝通及語言表達表達能力。排除標準:①無合并銀屑病以外其他皮膚病患者;②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內分泌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患者;③治療前1個月內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對維甲酸類藥物過敏患者。④不伴有其他可能導致焦慮或心理障礙的疾?。虎轃o精神病史及精神類藥物服用史。
依據護理干預方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n=40)和個性化護理干預組(n=40)兩組。個性化護理干預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8~60歲,平均(29.2±4.5)歲;
病程10個月~15年,平均(7.8±1.2)年。在疾病類型方面,17例為尋常型,15例為關節(jié)病型,7例為膿皰型,1例為紅皮病型。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19~60歲,平均(30.6±4.1)歲;病程11個月~15年,平均(8.2±1.5)年。在疾病類型方面,18例為尋常型,14例為關節(jié)病型,6例為膿皰型,2例為紅皮病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患者接受基礎性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皮膚護理,健康宣教,定期消毒病房,加強室內通風,保持床單位的干燥清潔,督促患者勤換內衣,對搔抓皮膚的現象進行嚴格的避免,遵醫(yī)囑對患者應用內服外用藥物等;個性化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接受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
1.2.1 心理干預
銀屑病對患者的容貌有很大的影響,具有顯著的直觀效應,家屬及周圍人由于對其傳染性抱有恐懼態(tài)度,因此通常情況下會疏遠、鄙視患者。同時,由于銀屑病具有較長的病程,只能控制病情,無法根治,且極易復發(fā)。因此患者極易有焦慮等不良情緒產生,具有較為嚴重的壓抑感及孤獨感?;诖?,臨床護理人員應該將銀屑病的相關知識、特別是病程及誘發(fā)因素、注意事項等詳細講解給患者,將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時化解掉,使患者將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樹立起來。給予患者人格上的充分尊重,將舒適的環(huán)境及家庭氛圍提供給患者。對患者進行鼓勵,使其盡可能地和人交往,對自己的容貌學會進行必要的修飾,在集體活動中積極樂觀參與,對自己的愛好進行大力發(fā)展等。
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的前提下,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切實做好患者家屬思想工作,向患者家屬講解銀屑病的相關知識,使家屬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工作,引導家屬對患者表現出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主動積極鼓勵與關心患者,使患者消除焦慮感及煩躁情緒,樹立起一個正確的治療態(tài)度,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1.2.2 用藥干預
遵醫(yī)囑認真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包括外用藥物及內服藥物,使其在用藥過程中有良好的依從性,對過早停藥、擅自改變藥物劑量或拒絕服用藥物的情況進行嚴格的避免,護理人員每次發(fā)放藥物時,指導患者服用,并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同時告知患者不能隨意應用偏方等不明方藥的治療,住院期間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進行中藥藥浴,做好藥浴的指導,藥浴后將鱗屑洗去再使用外用藥物提高療效,對外用藥物的使用護理人員要詳細指導患者,囑患者遵醫(yī)囑定期復查隨訪。
1.2.3 生活干預
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督促患者禁酒,對食用皮膚敏感及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現象進行嚴格的控制,食用維生素高的食物,將蛋白質攝入適當增加,從而對大量鱗屑脫落引發(fā)的蛋白質缺失進行有效的補充。幫助患者對飲食進行科學合理安排,對偏食的現象進行嚴格的避免。在氣候變化時給予保暖工作以充分重視,對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進行積極預防。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前后分別采用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PASI)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嚴重程度進行評定,包括皮損面積、紅斑、疼痛等,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隨著評分的降低而減輕[3]。同時,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的不良情緒嚴重程度進行評定,患者的不良心理隨著評分的降低而改善[4]。
1.4 療效評定標準
依據療效指數評定兩組患者的療效,計算方法為治療前后PASI評分之差與治療前PASI評分的百分比,評定方法為0~19%、20%~59%、60%~89%、90%~100%分別評定為無效、好轉、顯效、基本痊愈,總有效=顯效率+基本痊愈率[5]。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干預前(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個性化護理干預組患者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個性化護理干預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95.0%(38/40)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72.5%(29/40)(P<0.05)。見表3。
3 討 論
臨床普遍認為,銀屑病屬于一種身心疾病。近年來,相關醫(yī)學研究表明[6],社會環(huán)境、患者個性、情緒等心理因素均對銀屑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和心臟病、癌癥相比,其具有相似的身心損害程度。因此臨床應該認真分析引發(fā)患者焦慮、抑郁的原因,將個性化的護理策略制定出來,對患者進行引導,使患者自我探索,對個性方面的不足及疾病認識中的錯誤觀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促進疾病受到盲目求醫(yī)行為及負性精神情緒影響程度的減輕,將治療信心樹立起來,從而促進療效的提升。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干預前(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護理干預后個性化護理干預組患者的PAS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P<0.05)。個性化護理干預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95.0%(38/40)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72.5%(29/40)(P<0.05)。充分證實了個性化護理干預的優(yōu)越性。
總之,個性化護理干預較常規(guī)護理干預更能有效促進銀屑病患者身心健康,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成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銀屑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21):2971-2972.
[2] 劉海琴,盛國榮.退銀湯對尋常性銀屑病病人外周血NE表達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1):294-296.
[3] 白美蓉.健康教育對銀屑病患者依從性影響的觀察[J].現代臨床醫(yī)學,2012,38(3):221-222.
[4] 楊會君,徐海豐.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結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23):105-107.
[5] 陳春華,李 敏,李 濤.心理行為干預對銀屑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4):154.
[6] 王紅霞,劉麗萍,柳小英.銀屑病患者健康教育[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27(13):31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