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苑源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新形勢,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外交工作,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政策。具體而言,“共同體”理念貫穿習近平整個的對外戰(zhàn)略思想,是其開展外交工作的精髓所在,體現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鮮明特征。這一重要的外交理念作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外交理論的重要標識,開創(chuàng)了我國外交新局面,將持續(xù)推動世界的和平發(fā)展。
關鍵詞:習近平;共同體;中國外交理念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8-0005-02
共同體是人們共同利益、共同訴求和共同價值的產物,體現了人的內在本質和社會價值需求。它不僅富含深刻博大的哲學原理,更是普遍適用的方法論思維。面對新形勢下個體多元化、需求多樣化和利益格局的調整,中國積極倡導共同體理念,意在打造一個休戚與共、合作共贏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說:“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盵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多個重要場合講話、調研和報告中,從不同角度闡發(fā)了共同體思想,強調要樹立共同體意識,堅持正確義利觀,尋求國家間的最大公約數,促進世界和平長足發(fā)展。作為習近平國際關系的核心思想,“共同體”理念一方面?zhèn)鞒辛宋覈鴥?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又創(chuàng)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論,促進當代國際關系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共同體”理念的主要內涵
自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來,習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非命運共同體、亞洲命運共同體、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等。習近平“共同體”外交理念具有極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和價值意蘊,系統(tǒng)全面地回答了如何構建穩(wěn)定安全的國際社會秩序,進而推進國際治理現代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使國際秩序朝著健康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一)以包容互鑒為基礎的認知共同體
雖然和平發(fā)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不同國家文明的差異不可避免,由此引發(fā)的沖突更是此起彼伏,人類在解決金融危機、領土主權紛爭和環(huán)境污染等國家安全問題時,仍然存在其他安全問題的挑戰(zhàn)。因此,要維護國際安定和諧必然要構建求同存異的認知共同體。就人類整體而言,公正、自由等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為認知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可能和保障。在一定范圍內,不同國家秉持求同存異的原則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培養(yǎng)一種互相認同、互利共贏的親密社會關系,并不斷擴大這種認同,在經濟政治發(fā)展和安全互信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指出,“文明相處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祟悮v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鑒、融合的宏偉畫卷。我們要尊重各種文明,平等相待,互學互鑒,兼收并蓄,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盵2]構建全球認知共同體,必然要求不同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階段的國家乃至不同類型的非國家行為體,拋開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背景等差異,突出共同利益,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互鑒,逐步形成共同的行為準則。
(二)以合作共贏為基礎的利益共同體
馬克思肯定共同利益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存在于一切人類和一切歷史中。當今國際社會中,各國已將國家利益作為其外交活動的基本動因和核心目標。利益的排他性必然導致不同國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產生沖突,以合作共贏為基礎的國際利益顯得尤為重要。利益共同體是指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核心包括人類尊嚴得到維護、穩(wěn)定安全得以保障、共同繁榮進步等,主要的任務是調整國家利益、處理國際沖突,實現世界和諧安定。它是對資本主義以強凌弱、我贏你輸的零和思維的顛覆,提出的合作共贏的新理念。習近平在國際會議上多次呼吁世界各國秉持正確義利觀,做到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共享成果。習近平的利益共同體理論符合國際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指引著世界各國向利益均衡、合作共贏的方向發(fā)展。
(三)以守望相助為基礎的命運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倡導世界各國互信合作,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別國合理關切,打造一個共享尊嚴、共享發(fā)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以及共享世界命運的共同體。這一價值觀包括理性協調的安全觀、義利并舉的倫理觀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觀等。
1.理性協調的安全觀是“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目標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zhàn)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安全的新觀念。”[2]新安全觀實質是超越單方面安全范疇,以合作尋求共同安全,符合人類社會安定發(fā)展的要求。“和諧安全觀超越了傳統(tǒng)安全領域中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的主導觀念,推動國際社會培養(yǎng)一種‘同在一條船上的共同安全意識,秉持‘共建、共享、共贏的理念,使各成員從共同體的角度來看待其處境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盵3]
2.義利并舉的倫理觀是“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
正確義利觀已經從國家內政價值觀上升為處理外交事務的重要準則。在國際交往中,要求各國要秉持公道,伸張正義,不應只追求利益。世界少數國家日子過得好不如大多數國家日子過得好。零和思維、以強凌弱、干涉說教等從根本上妨礙新型國際關系構建。新形勢要求各國必須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出發(fā),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交流中堅持正確義利觀,互相尊重,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努力構建合理有序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基于倫理道德及發(fā)展需要做出的正確合理的價值判斷,兼顧世界大利與人類大義,是國際社會應該大力倡導并推進的合作體系。
3.兼容并蓄的文明觀是“命運共同體”的根本要求
文化的多樣性要求各國在交流過程中充分肯定文化差異,尊重彼此的歷史傳統(tǒng)、社會制度和發(fā)展模式,促進人類文明多彩燦爛?!懊\共同體”倡導不同文明的國家應當互相借鑒,少一些沖突和對抗,多一些對話和交流,在文化交流中增進信任和了解,增強不同文明的活力。
二、“共同體”外交思想的重大意義
“共同體”外交思想是在經濟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極化發(fā)展的背景下對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它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論,對我國外交實踐和世界發(fā)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一)“共同體”外交理念傳承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倡導“和”,追求和諧精神,強調圓融性思維和文化融合的態(tài)度,從而建立“大同世界”?!肮餐w”外交理念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和哲學之精華,繼承中華文化精髓,充分體現了“和而不同”的價值觀、“以和為貴”的處世觀、“協和萬邦”的天下觀、“義利并舉”的倫理觀?!肮餐w”理念因其本身具有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素而有助于發(fā)揮優(yōu)秀文化的現代價值,幫助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樹立正面形象,“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于提升我國文化的影響力和執(zhí)行力,是文化軟實力的“助推器”。
(二)“共同體”外交理念是對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
首先,“共同體”理念以“和平和發(fā)展是時代主題”為背景,在“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是時代主旋律”這一科學判斷基礎上,是對當今世界發(fā)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其次,“共同體”理念堅持“獨立自主”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倡導合作共贏,是“和平共處”等原則的充實和升華。再次,“共同體”理念貫徹了“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多邊是舞臺”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的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自始至終強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都貫穿著“共同體”理念。習近平共同體外交思想在國內外新背景下,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開辟了中國特色外交新局面。
(三)“共同體”外交理念是對“中國威脅論”等污蔑的強有力回擊
隨著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也不斷提升,中國的發(fā)展方向必然引起各國的廣泛關注。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看待中國的強大可以促進人類發(fā)展,但國際上有些國家人民懷有不良動機揣摩中國,歪曲事實,提出“中國威脅論”。其目的就是使中國形象嚴重受損,破壞中國和各國來之不易的友好關系,阻礙中國發(fā)展壯大。中國始終秉承和平發(fā)展理念與各國交往,以世界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為目標,提倡共同體外交理念,對“中國威脅論”做出了有力回擊?!肮餐w”表明了中國愿與各國加強溝通交流,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分享發(fā)展紅利,有力地消除因崛起而引發(fā)的“中國威脅論”,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
(四)“共同體”外交理念是中國對于當代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的重大貢獻
以西方為主導的國際秩序不適應全球化的發(fā)展,造成國際社會分化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國際規(guī)則和秩序為資本主義國家制定并為之服務,社會主義國家合理利益受損,長此以往,不利于國際社會健康發(fā)展。習近平“共同體”外交戰(zhàn)略是針對這種兩極分化的背景提出的,強調各國平等互信,互利共贏,實現人類社會共同安全、共同發(fā)展和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提出一系列倡議,如“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巴經濟走廊”等,都是“共同體”精神指導下形成的,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代表著中國外交方向,推進國際體系向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期中國智慧對于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貢獻,是人類社會公共的思想產品,順應世界歷史發(fā)展潮流,有光明的發(fā)展前途。
習近平“共同體”外交思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權力觀、包容互鑒的文明觀和合作共贏的利益觀,適應國際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是新的具有前瞻性的外交戰(zhàn)略。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需要各國共同努力。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踐行共同體創(chuàng)新理念,建立新型國際秩序,優(yōu)化國際治理結構,共建榮辱相連、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EB/OL].新華網,(2013-03-24)[2017-04-21].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3/24/c_124495576_3.htm.
[2]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9-29(2).
[3]楊潔勉.中國外交理論和戰(zhàn)略的建設與創(chuàng)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