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共產(chǎn)黨宣言》在印度的早期傳播

      2018-03-31 10:14:07盛福榮
      關鍵詞:雅爾哈爾共產(chǎn)黨宣言

      盛福榮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北京 100872)

      2018年是《共產(chǎn)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發(fā)表170周年,也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中傳播最廣、國際影響力最大的文獻之一。印度曾是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重點關注的一個地域,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也都對印度的反殖民主義斗爭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關注和指導,考察《宣言》在印度的早期傳播,有助于從側(cè)面探尋印度早期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邏輯。

      印度早期的共產(chǎn)主義力量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流亡海外的印度革命者,二是國內(nèi)小資產(chǎn)階級進步知識分子。這些流亡海外的印度革命者在尋求對民族革命事業(yè)的支持的過程中,最早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并將其秘密傳回印度。然而由于英國當局的嚴格審查以及幾次三番地炮制“共產(chǎn)黨人密謀案”,印度革命者早期從國外帶回的資料留下來的不多。因此,本文重點梳理分析的是《宣言》在印度國內(nèi)出版發(fā)行的情況。

      一、《共產(chǎn)黨宣言》在印度的早期傳播概述

      《宣言》在印度的傳播是一個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由片段到單行本的發(fā)展過程,從1881年“共產(chǎn)主義”詞匯的出現(xiàn),到1931年馬拉地語版《共產(chǎn)黨宣言》單行本在孟買發(fā)行,整整經(jīng)歷了50年的時間。

      (一)共產(chǎn)主義相關詞匯的出現(xiàn)

      據(jù)記載,印度媒體中第一次出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這個詞匯是在1881年4月17日《馬拉特人》(Mahratta)報刊登的一篇關于虛無主義的文章中,這篇轉(zhuǎn)載自英文雜志《休閑時刻》的文章寫道,虛無主義“將自己武裝成政治上的激進主義,社會問題上的共產(chǎn)主義,宗教趨勢方面的一神論”。[1]通過這短短的幾句話可以看到,共產(chǎn)主義被視作社會問題方面最激進的意識形態(tài)。《馬拉特人》是印度民族主義革命先驅(qū)巴爾·甘加達尓·提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 1856-1920)在1881年創(chuàng)辦的英文報紙,旨在啟蒙印度同胞的民族意識,號召全體印度人民團結(jié)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的統(tǒng)治。

      1903年,孟加拉省的雙語(孟加拉語和英語)日報《甘露市場報》(AmritaBazarPatrika)轉(zhuǎn)載了一篇文章,以“外國社會主義者的崛起:近年他們在歐洲大陸的顯著增長”為標題,介紹了德國和法國迅速發(fā)展的社會主義運動,行文間提及卡爾·馬克思的名字,然而作者并未對馬克思及其活動和作品作任何特別的介紹。[2]

      (二)《宣言》片段的引介

      1. 哈爾達雅爾:《卡爾·馬克思:一位現(xiàn)代哲人》

      1912年3月,卡德爾黨創(chuàng)始人拉拉·哈爾·達雅爾(Lala Har Dayal, 1884-1939)在加爾各答的《現(xiàn)代評論》(ModernReview)英文月刊上發(fā)表了《卡爾·馬克思:一位現(xiàn)代哲人》一文[3],這是印度第一篇詳細介紹馬克思及其理論和著作的文章。哈爾·達雅爾介紹了馬克思的生平和著作,對馬克思將其一生奉獻給社會主義革命事業(yè)的精神極為欽佩。在文章中,哈爾·達雅爾介紹了馬克思組織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并為其撰寫宣言的過程,明確寫到《宣言》問世時的背景和確切的出版日期:

      他(馬克思)還試著將分散的共產(chǎn)主義者團體組織到一個聯(lián)盟中。他與倫敦的德國共產(chǎn)主義俱樂部建立了聯(lián)系,并說服他們將總部搬到布魯塞爾,以便于他更好地指導工作。他隨后建立了共產(chǎn)主義者聯(lián)盟,并為其撰寫了宣言,那就是現(xiàn)在著名的《共產(chǎn)黨宣言》,以后你們也將會更多地聽說它。

      1848年2月24日《共產(chǎn)黨宣言》從印刷廠出廠,同一天,全世界獲悉巴黎爆發(fā)了共和國革命,法國國王路易斯菲利普以偽裝從巴黎逃離。[4]

      哈爾·達雅爾的那句“以后你們也將會更多地聽說它”證明了在1912年3月之前的印度新聞業(yè)中并未出現(xiàn)過,或者至少沒有正式引介過《宣言》的內(nèi)容。

      哈爾·達雅爾介紹了馬克思的三大理論:歷史唯物主義、階級斗爭理論和剩余價值學說。在闡釋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時,哈爾·達雅爾在注釋中引用了恩格斯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的論斷:“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jīng)濟生產(chǎn)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chǎn)生的社會結(jié)構(gòu),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fā),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5]論及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哈爾·達雅爾則直接引用了《宣言》原文:“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nóng)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于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斗爭……但是,我們的時代,資產(chǎn)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層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盵6]

      《現(xiàn)代評論》是一個擁有廣泛閱讀基礎和影響力的月刊,哈爾·達雅爾文章中對馬克思高潔的品格和自我犧牲精神的側(cè)重描寫,呼應了印度教傳統(tǒng)中的犧牲精神,感染了很多讀者。哈爾·達雅爾引介的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獲得了廣泛的傳播。然而,由于哈爾·達雅爾本人對無政府主義的信奉,他在行文中有不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曲解和誤讀。比如,哈爾·達雅爾認為,馬克思在《宣言》時期針對歐洲其他社會主義流派所寫的“辯論式”文章,“不配馬克思”[7]。

      2. K. 羅摩克里希納·皮萊:《卡爾·馬克思》

      1912年8月,特拉凡哥爾的“愛國者”K. 羅摩克里希納·皮萊(K. Ramakrishna Pillai,1878-1916)出版了馬拉雅拉姆語版的《卡爾·馬克思》,這是印度國內(nèi)已知最早的以本土語言寫就的馬克思傳記。[8]K. R. 皮萊出生于印度南部的柯欽土邦,青年時期便積極投身新聞業(yè),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記者。他曾經(jīng)創(chuàng)辦并主編《喀拉拉人》(Keralan)月刊、主編《愛國者》(Swadeshabhimani)報,揭露土邦王宮中的腐敗,介紹印度其他地區(qū)人民和政府之間的沖突,介紹俄國、奧地利、中國等其他國家人民爭取自由民主的斗爭。因其出色的文筆、犀利的文風,皮萊在印度南部擁有大量忠實的讀者。

      在皮萊版馬克思傳中,對《宣言》的描述是這樣的:

      《共產(chǎn)黨宣言》出版于1848年2月21日。正是在這一天,法國的政治革命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渴望自由的人民起來反對專制。國王路易斯菲利普喬裝后從這個國家逃走。[9]

      對比這兩版馬克思傳記可以發(fā)現(xiàn),皮萊版與哈爾達雅爾版除了宣言出版的具體日期有差異外,其余的行文方式和內(nèi)容具有驚人的相似。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或許是由于二者的寫作參考了同樣的材料,或者是由于皮萊參考了前者。無論是哪種情況,《宣言》的出版日期都應該是一致的。結(jié)合我國資深學者高放教授對《宣言》出版日期的追溯和考證[10],可以認為皮萊版關于《宣言》出版日期的記錄出現(xiàn)了筆誤。

      在對待馬克思理論的態(tài)度上,皮萊與哈爾·達雅爾是不同的。皮萊是印度首位正視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他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階級斗爭理論和剩余價值學說進行的闡述和解說,是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在印度工人中間扎根。[11]

      3. 其他書報中的《宣言》片段

      1916年10月,安巴拉爾·帕特爾(Ambalal Patel)在古吉拉特報刊《新生活和真理》(NavajivanandSatya)上刊登了一篇關于馬克思的文章,引用了《宣言》那句著名的號召:“全世界無產(chǎn)者團結(jié)起來。你們失去的只是鎖鏈,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并附上了自己的評論:“自1847年《共產(chǎn)黨宣言》之后,過去的哲學家們對剝削窮人的辯護或解釋不再有效。全世界的工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掙脫他們奴役的鎖鏈?!盵12]

      印度資產(chǎn)階級著名的左翼代表、后來成為開國總理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早年便接觸了馬克思主義。1918年他為羅素的《通往自由之路》寫的書評,開篇就引用了《宣言》的第一句話,并介紹了十月革命給歐洲帶來的變化:“‘一個幽靈,共產(chǎn)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R克思在七十多年前寫就的那篇著名的《共產(chǎn)黨宣言》中如此寫道。今天,這個幽靈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并將西方世界抓在自己手中。俄國和匈牙利已經(jīng)終結(jié)了統(tǒng)治他們一個世紀之久的資本家和財產(chǎn)所有者;德國和奧地利發(fā)現(xiàn)無法與它們和平共處,便開始公然向布爾什維克示好;甚至在引領世界的四巨頭之間,也隱隱傳來竊竊私語?!盵13]在論及印度將要選擇的道路時,尼赫魯寫道:“印度在找到一條不同的路線之前,只能先沿著代議制政府的道路前行。但是我們是有公社傳統(tǒng)的民族,時機到來時,或許共產(chǎn)主義的某些形式會比多數(shù)人統(tǒng)治更適合印度人的天性。讓我們?yōu)榇俗鰷蕚浒?,讓我們的領導者對此進行思考吧!”[14]對共產(chǎn)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思考貫穿了尼赫魯?shù)囊簧?,深刻影響了印度以后的發(fā)展道路。

      (三)《宣言》全譯本

      在印度東部,1926年孟加拉語版《共產(chǎn)黨宣言》在《天才》(Ganavani)周刊上發(fā)表。[15]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第一位共產(chǎn)主義者P. 克里希納·皮萊(P. Krishna Pillai, 1893-1949)為共產(chǎn)主義的傳播作出了出色的貢獻。根據(jù)喀邦左翼作家P. 科薩瓦·德夫(P. Kesava Dev, 1904-1983)的回憶,1927年他在克里希納·皮萊在特里凡得瑯的家中看到了《共產(chǎn)黨宣言》。[16]雖然這本《宣言》的具體出版信息無從得知,但它在特里凡得瑯的出現(xiàn)足以說明其傳播范圍之廣。

      1931年10月,馬拉地語版的《共產(chǎn)黨宣言》在孟買由工人階級文學傳播協(xié)會(Kamgaar Vangmaya Prasaraka Mandala)出版發(fā)行,這是印度第一本馬拉地語版《宣言》單行本。翻譯者甘加達尓·阿迪卡里(Gangadhar Adhikari)是一名科學家,1926年在柏林大學修完了他的化學博士學位。當時在德國有許多熱衷于政治的年輕科學家,阿迪卡里受此氣氛感染,于1927年加入了德國共產(chǎn)黨。曾將政治斥為無理性活動的阿迪卡里在馬克思主義那里找到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因為它嚴謹而理性”[17]。阿迪卡里回國后便投身于民族解放運動。1928年英國當局炮制的針對共產(chǎn)黨人的“密魯特謀叛案”將包括S. A. 丹吉、S. S. 密拉志卡爾、阿迪卡里等在內(nèi)的共產(chǎn)主義者逮捕入獄。1930-1931年,阿迪卡里在獄中完成了這《宣言》的翻譯工作,與其他革命者們一起學習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馬拉地語版《宣言》的出版極大地促進了共產(chǎn)主義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傳播,推動了馬哈拉施特拉邦工人運動的發(fā)展。正如恩格斯所言,“《宣言》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現(xiàn)代工人階級運動的歷史”[18],馬拉地語版《宣言》單行本的出版和發(fā)行,也是印度的共產(chǎn)主義和工人階級運動發(fā)展到新階段的表現(xiàn)。

      二、《共產(chǎn)黨宣言》在印度傳播的影響

      概括而言,《宣言》在印度的傳播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由片段到單行本的傳播過程,傳播的主體主要是民族革命者、資產(chǎn)階級左翼知識分子、共產(chǎn)黨人等,傳播的過程由于殖民當局的嚴格管制而較為曲折?!缎浴吩谟《鹊钠占皩︸R克思主義的宣傳、印度無產(chǎn)階級意識的覺醒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第一,《宣言》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催生了《印度共產(chǎn)主義者宣言》的出臺和印度共產(chǎn)黨的成立。M. N. 羅易在1920年2-3月間,依據(jù)《共產(chǎn)黨宣言》的格式,寫就了《印度共產(chǎn)主義者宣言》,發(fā)表在1920年6月24日《格拉斯哥社會主義者》報上。[19]羅易在《宣言》中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分析印度現(xiàn)狀,指出印度政治運動的兩種傾向,一種是民族主義者主張的自治,另一個是工人和農(nóng)民的經(jīng)濟解放;他指出目前印度工人階級中的階級意識還未成形,提出反對建設資產(chǎn)階級民族政府的政治主張,號召團結(jié)人民群眾進行社會革命。[20]根據(jù)共產(chǎn)國際的指導,1920年10月M. N. 羅易在塔什干建立了印度共產(chǎn)黨,加強了與國內(nèi)共產(chǎn)主義小組的聯(lián)系,印度共產(chǎn)主義運動揭開新的篇章。

      第二,《宣言》提高了印度共產(chǎn)黨人的思想認識,喚醒了印度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意識,推動了反殖民主義斗爭的發(fā)展。經(jīng)過一個多世紀的統(tǒng)治,到19世紀末期,英國已為印度營造出了較為成熟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知識分子們的公共用語已被盎格魯化,而工人和農(nóng)民仍舊是本土方言的使用者。這些工人和農(nóng)民到20世紀初已逐漸形成全國性的政治組織,也積累了相當?shù)恼瘟T工經(jīng)驗,他們所欠缺的就是科學的斗爭理論的指導。對于印度共產(chǎn)黨人而言,一方面要拉攏工人運動領袖,與國大黨爭搶對工人運動的領導權,另一方面要向工人階級傳播馬克思主義,喚醒他們的階級意識,防止小資產(chǎn)階級的、勞資合作的思想在工人隊伍中滋生蔓延。《宣言》既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又具有鏗鏘有力的語言風格,被翻譯成本土語言后便獲得了迅速傳播。在20世紀30年代,有大量表現(xiàn)階級斗爭、反抗壓迫的文藝作品出現(xiàn)在印度的報刊、廣播和平民劇院中,振奮了人民反抗英國統(tǒng)治的決心,推動了反殖民主義斗爭的發(fā)展。可以說,各方言版本的《宣言》承載著馬克思主義真正從知識分子精英走向工人階級,為馬克思主義的真正傳播做了助力。

      第三,《宣言》的傳播影響了資產(chǎn)階級左翼,他們吸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的部分內(nèi)容,開始要求實行經(jīng)濟社會改革。這是工人階級意識覺醒和工人運動發(fā)展倒逼的結(jié)果,也是國大黨左翼因勢利導,避免國內(nèi)局勢發(fā)展到不可控的階級斗爭局面所采取的主動措施。國大黨在甘地的領導下實行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爭取印度民族獨立的目標,因此,他們對共產(chǎn)主義的階級斗爭手段持否定態(tài)度。國大黨的政策使新生的印度共產(chǎn)主義力量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和艱巨的挑戰(zhàn)。

      注釋:

      [1] Naik, J. V., “Lokmanya Tilak on Karl Marx and Class Conflict.”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34, no. 18 (1999),pp.1023-25.

      [2] Chinmohan Sehnabis:RoosViplavOPravasiBharathlyViplavi, Calcutta, 1973, p. 21. 轉(zhuǎn)引自Joshi, P. C.MarxcomestoIndia:EarliestIndianbiographiesofKarlMarxbyLalaHardayalandSwadeshabhimaniRamkrishnaPillai,withcriticalintroductions, Delhi: Manohar Book Service, 1975, p. 6.

      [3] G. Adhikary,DocumentsoftheHistoryoftheCommunistPartyofIndia, vol. I, New Delh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71, p.5.

      [4][5][7][8][9][11][12] Joshi, P. C.MarxcomestoIndia:EarliestIndianbiographiesofKarlMarxbyLalaHardayalandSwadeshabhimaniRamkrishnaPillai,withcriticalintroductions, Delhi: Manohar Book Service, 1975, pp.55,66,64,6,111,98,6.

      [6] 參見Joshi, P. C.MarxcomestoIndia:EarliestIndianbiographiesofKarlMarxbyLalaHardayalandSwadeshabhimaniRamkrishnaPillai,withcriticalintroductions. Delhi: Manohar Book Service, 1975, pp. 66-67.譯文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共產(chǎn)黨宣言》,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 高放教授以極大的耐心和毅力詳細考證了《共產(chǎn)黨宣言》出版的確切日期為1848年2月24日。詳見高放:《〈共產(chǎn)黨宣言〉是何日出版的?》,《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7年第6期。

      [13][14] Nehru,Jawaharlal.SelectedWorksofJawaharlalNehru, vol. one, pp.140-141,144.

      [15] G. Adhikary,DocumentsoftheHistoryoftheCommunistPartyofIndia, vol. III(A), New Delh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78, p.25.

      [16] Jeffrey, Robin. “Matriliny, Marxism, and the Bir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Kerala, 1930-1940”,TheJournalofAsianStudies38, no. 1 (1978),pp.77-98.

      [17] Desai, M.G.1968:“Dr. Gangadhar Adhikari, PhD”轉(zhuǎn)引自M. B. Rao and M. Sen(ed.),OurDoc:TributestoComradeGangadharAdhikarionHisSeventiethBirthday,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New Delhi, p.30.

      [18]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chǎn)黨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頁。

      [19] 關于這篇宣言的寫作過程,詳見G. Adhikary,DocumentsoftheHistoryoftheCommunistPartyofIndia, vol. 1, p. 148. 宣言全文見本書第151-154頁。

      [20] 轉(zhuǎn)引自Bose, Sanat.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Indian Trade Union Movement (1919-1923)”,SocialScientist8, no.4 (1979),pp.23-36, https://doi.org/10.2307/3520361.

      猜你喜歡
      雅爾哈爾共產(chǎn)黨宣言
      簡論蒙古族與星星有關的傳說
      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Non-adiabatic quantum dynamical studies of Na(3p)+HD(v=1,j=0)→NaH/NaD+D/H reaction?
      不要盲目答應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共產(chǎn)黨宣言》教我們怎樣做合格黨員
      巴雅爾吐胡碩地區(qū)50多年氣溫變化特征分析
      杰克·吉倫哈爾比弗利山莊不夠味
      電影故事(2015年29期)2015-02-27 09:02:50
      如果雨果的哈爾威船長說了假話
      西南學林(2012年1期)2012-11-12 12:57:32
      《共產(chǎn)黨宣言》預見到了今天
      广宗县| 东阳市| 青田县| 扶绥县| 县级市| 金溪县| 和硕县| 沛县| 祁阳县| 浑源县| 武穴市| 柏乡县| 壶关县| 西华县| 周至县| 梨树县| 新乡县| 水富县| 辽中县| 彭泽县| 资中县| 于田县| 辛集市| 鄂托克旗| 临邑县| 通许县| 宜州市| 镇远县| 贵阳市| 澄迈县| 石嘴山市| 深水埗区| 吴旗县| 保山市| 渝北区| 灵丘县| 云林县| 宁陕县| 稻城县| 焦作市|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