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甘南民族貧困村香拉村精準扶貧脫貧的路徑分析

      2018-04-01 19:57:59李澤龍余子威
      社科縱橫 2018年5期
      關鍵詞:羊肚農牧民貧困戶

      李澤龍 余子威

      (蘭州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20)

      香拉村是國家深度貧困地區(qū)——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個藏族漢族混合居住的行政村。2017年7月,課題組對香拉村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香拉村脫貧產業(yè)主要由農牧民外出務工、飼草加工、羊肚菌培育種植三大鄉(xiāng)村產業(yè)構成。香拉村的農牧民收入結構也在發(fā)生變化,收入來源多樣化。脫貧創(chuàng)業(yè)能力日益增強,在州、市、鄉(xiāng)三級政府扶持下,香拉村農牧民生活會越來越好。

      一、合作市卡加曼鄉(xiāng)的香拉村概況

      (一)香拉行政村的基本情況

      香拉行政村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合作市北部,距離市區(qū)17公里,距卡加曼鄉(xiāng)政府駐地3.5公里。自然氣候高寒陰濕,年平均降水量510mm、氣溫2.8℃、無絕對霜期。耕地面積1429畝,人均1.98畝。農牧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青稞、油菜、馬鈴薯等經濟作物和外出打工為主。該村下轄6個自然村(香拉、博拉、拉寨、溝七峽、尕咱、白子卡),147戶721人,其中藏族群眾占53%,是藏漢混合民族村。目前,低保32戶125人,其中貧困戶13戶49人。2013年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戶142人,貧困面為19.69%;2014年減貧6戶27人,貧困面下降到15.95%;2015年脫貧17戶72人,貧困面下降到9.99%。

      (二)香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開展精準扶貧脫貧活動以來,香拉村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累計投資1460.19萬元,實施7個方面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使村容村貌發(fā)生較大變化。

      一是投資1157.44萬元完成“千村美麗”示范村建設項目,修建體育健身場所、安裝太陽能路燈、搭建垃圾臺等;二是投資197.05萬元,實施全村191戶(次)農牧村危舊房改造工程,包括15戶精準扶貧戶;三是投資54萬元實施香拉村水源地維修工程;四是投資6.7萬元新建博拉村籃球場;五是投資45萬元實施香拉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六是投資44萬元實施博拉村200米護村河堤項目;七是投資288.9萬元進行生態(tài)文明示范村建設,先后對香拉自然村巷道硬化、修排水渠、購置垃圾清運設備、香拉自然村水源地及農戶自來水進行維修改造、購置苗木設置綠化帶、新建香拉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六位一體”活動室、遠程教育播放室等等。

      (三)香拉村的社會保障

      2016年,香拉村足額落實低保、五保供養(yǎng)、大病救助、救災等扶助救濟資金,共投入資金44.304萬元。為殘疾人發(fā)放生活補助1.713萬元。落實草原獎補資金127.64萬元,落實牛羊保險、青稞保險理賠資金21.24萬元,發(fā)放臨合高速公路征地補償款35.018萬元。

      二、香拉村脫貧產業(yè)建設

      轉變農牧業(yè)發(fā)展方式,培育多元化產業(yè)。為了進一步加強農牧民自我發(fā)展能力,成立香拉村產業(yè)協會,并組建產業(yè)協會黨支部,通過產業(yè)帶動農牧民脫貧增收。產業(yè)協會下設香拉村苗木種植基地,還有青草料種植和飼草料初加工銷售、蔬菜種植、苗木種植、蕨麻豬養(yǎng)殖、甘加羊育肥、羊肚菌培育等7個農牧民專業(yè)合作社。合作市恒達農產業(yè)農民合作社,入社農牧戶35戶,以轉包的形式流轉39戶農牧戶土地620畝(香拉自然村35戶,其中有精準扶貧戶占6戶;尕咱自然村4戶,其中有精準扶貧戶占1戶),每畝流轉賠償650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既解決了部分貧困戶的就業(yè)問題,又使農牧民得到土地流轉的經濟收入。投資497萬元,建設溝七峽旅游生態(tài)文明小康村,打造特色村寨,對建筑、交通、水電、綠化、基礎設施及產業(yè)培育等方面進行建設,生態(tài)形象和文化內涵全面提升。

      (一)羊肚菌產業(yè)

      羊肚菌種植是香拉村打造的民族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貴菌,由于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故名羊肚菌。羊肚菌又名草笠竹,是馬鞍菌科羊肚菌屬珍惜的食、藥兩用真菌,用于治療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等。它是一種很珍貴的天然補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8種維生素及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但在人體所需營養(yǎng)中格外重要,被稱為“必需氨基酸”。羊肚菌的營養(yǎng)成分可與牛乳、肉和魚粉相當,被稱為“素中之葷”的“健康食品”。羊肚菌的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可與冬蟲夏草相媲美,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滋補品。

      羊肚菌春末至秋初生長于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闊葉林針葉林混交林中,分布于我國陜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云南、河北等地區(qū)。單個或成片生長,土質一般為沙堿性或略偏堿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較多,屬于喜冷涼型食(藥)用菌。

      實地調研香拉村的扶貧脫貧產業(yè),主要是羊肚菌培育產業(yè)項目,詳細參觀走訪了青藏源高原羊肚菌基地。這家基地由甘南青藏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共建有十多間簡易溫室大棚。由于羊肚菌的生長除需要較低氣溫外,還需要較大溫差,以刺激菌絲體分化。菌絲生長溫度為21~24℃;子實體形成與發(fā)育溫度為4.4~16℃,空氣相對濕度為65%~85%,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生長發(fā)育是不可少的,需要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實體的生長發(fā)育,不能有強烈的直射光。土壤PH值6.5~7.5為宜,中性或微堿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長,主要生長在石灰?guī)r或白鵝土壤中。目前,香拉村基地還沒有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作為輔助,只能是人工簡易裝置調控溫度了。晝夜溫差大,晚上氣溫相對較低,工作人員會將草簾覆蓋在大棚表面,白天溫度又會較高,他們就用黑色的隔熱網濾過多余的溫度,大棚內部都裝有溫度計和濕度計,來保持溫度和濕度在可控的范圍內。

      目前,香拉村的羊肚菌種植,采用“公司+農戶”發(fā)展模式:

      第一,公司為農戶提供羊肚菌菌種和種植技術。甘南青藏源生物科技公司擁有專門培育菌種的部門,培育成功的菌絲分發(fā)給當地農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才能進行羊肚菌的種植。其中最難的是溫度、濕度及光照的控制,這些都需要技術人員把關。該公司首先在菌種的制取和農民種植技術方面掃清了障礙,讓羊肚菌在香拉村落戶成為了可能。

      第二,當地政府提供前期資金支持,搭建簡易大棚。由于羊肚菌的生長環(huán)境要求比較苛刻,一般要在潮濕、低溫及微弱的散光等條件下才能形成子實體及成長發(fā)育,這樣的條件只有溫室才能勉強實現。構建溫度濕度光照全程計算機控制的溫室,在香拉村還不具備條件下,只能提供簡易溫室,并且各種條件需要人工控制。這種簡易溫室據說投資下來需要2000多元,當地政府會為農戶提供前期溫室建設的資金。

      第三,公司包銷外貿出口。一旦農戶成功種植出羊肚菌,并不用農民自己銷售,而是由該公司統一收購,農戶不必擔心銷售環(huán)節(jié)。該公司擁有加工貿易子公司,主要從事羊肚菌加工包裝,并且進行出口銷售。這樣一來,整個產業(yè)鏈就做起來了,企業(yè)+農戶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帶動了農牧民脫貧。

      第四,羊肚菌市場看好。由于羊肚菌本身的食用藥用價值,深受多國人民的喜愛,市場前景比較好;加上羊肚菌苛刻的生長條件,市場供應量比較低。

      當前,羊肚菌產業(yè)在香拉村還處于推廣的初級階段,農民們尚未從羊肚菌產業(yè)中獲得可觀利潤收入,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廣和農村種植大戶的帶頭示范作用。

      (二)飼草料加工產業(yè)

      飼草料加工是香拉村的脫貧產業(yè),經營主體是恒達農產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合作市恒達農產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4月,由政府政策扶持以及專業(yè)合作社自籌資金的方式共投資504萬元,形成一個具有青草料種植、飼草料初加工銷售的綜合性農牧民專業(yè)合作組織。專業(yè)合作社以“企業(y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吸納貧困戶31戶140人。讓農牧民在以下方面受到實惠:

      第一,財產性收入。合作社以土地流轉的形式租用周邊農牧民的耕地1000余畝,每年會給被征地牧民支付66萬余元的土地流轉費用,戶均增收18300元/年。土地的流轉,一方面可以將土地上多余的勞動力解放出來,以勞務的形式獲取收益,另一方面農牧民可以收獲土地流轉所帶來的財產性收入,而經過流轉后的土地會給企業(yè)經營帶來規(guī)模效益。

      第二,勞務收入。2015年,支付香拉村民務工報酬共計29萬元,人均可增收4833元/年。合作社加工飼草料,可以就近吸納勞動力,附近的村民就有機會從事勞務工作,并且獲得勞務報酬,對扶貧是有貢獻的。

      第三,原料收入。合作社以每噸400元的價格,定點收購卡加曼鄉(xiāng)周邊農民的燕麥草,共計30余萬元,每戶可增收5822元/年。如果合作社能夠正常運營,每年采購大量的用來生產飼料的燕麥草,對當地農民必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總之,恒達農產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通過種植青草料、加工銷售飼草料,實現產銷一體化,為當地牧民解決畜牧飼料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土地流轉、解決勞動力就業(yè)、原材料采購等經營活動,帶動當地農牧民發(fā)展生產,獲得多種收益,在產業(yè)扶貧方面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

      (三)勞務輸出產業(yè)

      由于香拉村的地理位置與甘南州政府所在地的合作市較近,村民外出務工比較方便,勞務輸出就成了香拉村的重要產業(yè)。從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資料看,香拉村31戶貧困戶都有勞動力外出務工,勞務輸出收入是貧困戶年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村共有青壯年勞動力384人,其中參加各項實用技術培訓280多人次,持證人員30人,輸轉農牧民勞動力150人,年均創(chuàng)收90萬。市鄉(xiāng)兩級政府定期開展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對農牧民勞動力培訓主要有:駕駛證、焊工、挖掘機裝載機等專業(yè)技術領域,經勞務技能培訓后的大多數農牧民都能找到較為理想的務工就業(yè)機會。

      考取駕駛證,政府給予補貼。從卡加曼鄉(xiāng)提供的資料來看,2015年建檔立卡預脫貧人口駕照培訓,對香拉村預脫貧戶主周花花考取C1駕照補助資金5000元。擁有這些資格證的崗位,對農民工應是高薪職業(yè),但從他們的收入來看并沒有跡象表明其作用發(fā)揮。農牧民勞務輸出就是在從事經過培訓的行業(yè),大多數人還是在建筑、餐飲等行業(yè)務工。在這些行業(yè),技術含量低,體力勞動為主,是農民工從事勞務輸轉的主要途徑。對農牧民勞動力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并不能找到技術對口的工作,這是農牧民勞務輸出面臨的一大問題,值得認真考慮,需要積極化解。

      三、香拉村產業(yè)扶貧脫貧存在的問題

      (一)香拉村政府轉移支付占農牧民收入的較高

      扶貧產業(yè)作用有限,一旦政策扶持撤去,勢必造成大面積返貧現象。從香拉村建檔立卡戶2015年核查表看出,在貧困戶的收入結構中,政府轉移支付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很高。在25戶貧困戶中,政府轉移支付超過年收入50%的有4家,超過40%的有20家,最高比例竟然有85%。在香拉村溝七峽自然村戶主周銀代的收入結構中,2015年轉移性收入33870.67元,包括退耕還林還草補貼、扶貧款、各項補貼收入、養(yǎng)老金、低保等方面,自己種4畝青稞,年收入2374元??梢娨恍┴毨裘撠毷窃谪斦龀窒聦崿F脫貧的,一旦扶持力度減弱或不再扶持,這些農戶就有可能返貧。

      (二)產業(yè)扶貧效果有待提升

      從香拉村建檔立卡數據看,貧困戶的自營收入還是以農作物(種植青稞、油籽、土豆等)和畜牧業(yè)收入,以及外出務工收入,合作社富民產業(yè)帶動效果不明顯。從2015年精準扶貧——富民產業(yè)采集表看,農牧民收入主要在農作物收入、牛羊出欄收入、勞動力務工收入,勞務收入占到村民收入的絕大部分,合作社及龍頭企業(yè)對香拉村村民收入增長還沒有形成有效作用。

      (三)對寺院捐款占支出比重較大

      從2015年香拉村精準扶貧收入監(jiān)測表分析,農牧民收入主要來自外出務工和農牧業(yè)經營,更大比重的是政府轉移性支付,包括公益林和草原獎補,以及養(yǎng)老金和低保等。但是,在農牧民支出上,所有的精準扶貧戶都有一項特別支出,那就是捐寺廟。由于農牧民生活與宗教文化的關系密切,離不開一直傳承的宗教信仰活動,他們年開支的很大一部分是捐給寺廟的。在統計表上,每戶每年所捐金額從1000到6000元不等。這等于國家把錢補助給貧困農牧民,讓他們脫貧致富,但他們卻捐獻給寺院,供養(yǎng)宗教神明。

      四、香拉村扶貧脫貧的建議

      (一)持續(xù)做好產業(yè)扶貧,提高扶貧效益

      香拉村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之下,逐漸初步形成一些脫貧產業(yè),但事實上這些產業(yè)的扶貧帶動作用不是很明顯。在農牧民年收入中,勞務輸出帶來的收入是主要收入,其次是政府轉移支付帶來的收入。而產業(yè)帶動下的收入僅涉及個別農牧民,包括土地流轉和勞務報酬方面,覆蓋面比較小,對脫貧貢獻力度不大。

      當然,也不能否定產業(yè)扶貧的作用。從發(fā)展前景來看,羊肚菌產業(yè)、飼草加工產業(yè)、蕨麻豬養(yǎng)殖等產業(yè)將來會是成為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yè)。只是當前還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沒有形成規(guī)模,帶動效果不是很明顯。政府對脫貧產業(yè)的扶持要持續(xù),不能中斷。

      (二)吸納農牧民入股扶貧產業(yè),拓寬創(chuàng)收途徑

      鼓勵農牧民持有專業(yè)合作社股份,在合作社獲取利潤后,農牧民可以參與分紅,擴大農牧民增加收入的渠道。目前,香拉村的農牧民收入還比較單一,承受收入不穩(wěn)定的風險能力較差。鼓勵農牧民參股專業(yè)合作社,既可以讓他們享有脫貧產業(yè)發(fā)展形成的經濟效益,又可以使收入結構多元化。這樣,農牧民創(chuàng)收渠道就多起來了,包括土地流轉費用、勞務輸出、入股分紅等多個層次。對企業(yè)而言,資金充足了,可以擴大經營規(guī)模,也可以吸納更多勞動力。

      (三)移風易俗,倡導合理信教

      信奉宗教,并不一定要把大量財物捐獻給寺廟,以彰顯信教的誠意,只要內心虔誠就是好信眾。當前,農牧民生活收入并不多,收入的一大部分還來自政府的轉移支付,才讓貧困農牧民擺脫生活困境。然而傳統宗教信仰驅使農牧民將每年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捐獻到寺廟,這會讓原本尚未脫貧的農牧民增加更多負擔。政府轉移支付的本意是為了幫助農牧民脫離貧困,但是他們卻將這些來之不易的收入又捐獻給寺廟,讓政府扶貧工作的努力徒勞無果。信奉宗教雖是自由的,但信奉宗教也要量力而行,只要表明誠意就好。各級政府應該做好引導工作,倡導正確信教,適量布施。

      (四)喚起農牧民內生脫貧發(fā)展的積極性

      目前,在精準扶貧脫貧工作中,最大的難題不是脫貧產業(yè)難做,而是農牧民的思維觀念不易改變,即缺乏自主脫貧創(chuàng)業(yè)的意識。農牧民要么還在沿襲傳統生產方式之中苦苦掙扎,辛苦種植青稞、大豆,收成普普通通;要么在等待、在觀望,等待著政府的援助,等待著低保收入,有了這些他們的生活也就滿足了。這是由于農牧民的知識和認識沒有跟上去,沒有嘗到富裕生活的甜頭,沒有形成脫貧致富的志氣。扶貧要扶起人們過上好日子的信心和志氣,把貧困戶扶起后就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奔向好日子去。這是扶貧工作的關鍵,只有喚起農牧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能,民族鄉(xiāng)村脫貧振興才能事半功倍。

      猜你喜歡
      羊肚農牧民貧困戶
      羊肚菌“飛天記”
      軍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0:18
      小小羊肚菌 拓寬致富路
      現代溫室羊肚菌栽培技術
      致富闖路人帶領貧困戶“熬”出幸福
      『貧困戶』過年
      貧困戶 脫貧靠產業(yè)
      農牧民初中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學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06
      關于培育新型職業(yè)農牧民的思考
      重要的是給貧困戶一份自立
      西藏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農牧民增收幾點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8
      揭阳市| 昌图县| 江源县| 台南市| 治多县| 吉木萨尔县| 长泰县| 柞水县| 樟树市| 阳谷县| 鄱阳县| 大洼县| 遂平县| 花莲县| 阿坝| 左云县| 高邮市| 微博| 游戏| 绿春县| 丹巴县| 金秀| 安顺市| 新建县| 平乡县| 高邮市| 日照市| 肥乡县| 镇赉县| 隆尧县| 南部县| 建水县| 迭部县| 深州市| 祁阳县| 平远县| 临夏市| 蒙山县| 巍山| 达拉特旗|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