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黃江鎮(zhèn)中心小學 李錦容
學生學習落后的心理問題、學習問題已經(jīng)嚴重阻礙了其學習成績與學習能力的提高,甚至對他們的一生都會產(chǎn)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對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習落后學生在學習成績、心理、生活等多個方面的關注程度,給予積極且針對的心理輔導,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較為良好的發(fā)展。
落后生極容易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自卑與敏感的心理,影響了他們日常與同學、教師、家長的正常相處,如果不能提供針對性、專業(yè)性的輔導工作,就無法直接面對落后生的心理問題,無法實施良好的指導。對此,教師首先必須要認識到輔導落后生的重要性,從內心加深對落后生的理解,看到每個學生都有成長發(fā)展的空間。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深入了解落后生的特點,對班級的學情、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把握每個落后生的個性差異,為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奠定穩(wěn)定的根基。
在開設專門心理輔導課程的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融入豐富的內容,構建完善且獨立的心理輔導體系,為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安排充足的時間,讓每一個落后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這一課程體系之中,不斷攻克落后生心理輔導上的難關。心理輔導課程的開展還需要從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價值觀念等多個角度入手,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克服各種困難。
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不能依靠固定的模式,否則只會催生落后生心中的排斥心理,對心理輔導水平的提高產(chǎn)生了嚴重的阻礙。對此,教師應該注重心理輔導工作與班級活動、團隊活動之間的巧妙融合,將心理上的鼓勵與帶動積極融入豐富多樣的活動之中,在活動中捕捉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堅強自信、奮發(fā)向上的決心。另外,在各類豐富的團隊活動中,教師還能調動落后生參與的主動性與能動性,讓他們看到自身必須要履行的責任義務,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將這種影響力遷移到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之中。
例如在日常班級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文體、書法、繪畫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團隊之間的配合,展現(xiàn)自己的協(xié)作能力與一技之長。在各類團隊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及時性的鼓勵引導,抓住機遇給予表揚,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優(yōu)點成為穩(wěn)定的積極因素。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下時間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團結一致、密切合作、一絲不茍的品質與態(tài)度,為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好基礎。
在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最為主要、最為基本的活動形式,也是學生接觸知識的重要渠道。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科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心理健康教育、相應的輔導工作結合在一起,利用學科教育在時間、空間等多個方面的優(yōu)勢,促進心理輔導工作的有序開展。在滲透學科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參與教學的同時形成積極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自然而然地接受心理輔導。
例如在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心理進行分析,了解他們對該學科產(chǎn)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從而有針性地對師生關系、教學效果、教學策略等進行重新整合,盡可能地融入一些有趣的知識內容,用較為新穎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明顯的轉變——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狀態(tài)。另外,在學科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困難,逐步消除他們的逃避、抑郁等多種不良的心理,讓學生重新樹立強大的自信心。
有效的溝通不僅能夠加深教師對落后生的了解,同時還能在心理上形成較為強大的支持,讓落后生能夠潛移默化地接受教師的引導,在端正心理的前提條件下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這樣才能形成學習中的內驅動力,對自己學習成績落后、學習能力較差的原因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對于落后生而言,教師在溝通中需要關注學生的負面情緒與消極心理,對敏感與自卑的心理態(tài)度進行引導、溝通,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心理。
對此,教師應該提供給學生心理咨詢的機會,鼓勵落后生主動與自己進行溝通交流,說出自己在成長與學習中存在著的煩惱,并且對自己的行為舉止進行準確的分析。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耐心的引導,讓學生在溝通中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逐步樹立學習的信心。除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以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之間要多些相互接觸,讓落后生能夠跳出限制自己的小圈子,通過溝通與了解,增強學生的集體融入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正能量,以優(yōu)秀學生作為榜樣,重新改變自己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