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芹
(江蘇省鹽城市龍岡中學 224000)
自慕課、spoc等網絡課程出現后,極大豐富了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育危機.但就高中數學慕課建設來看,目前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科學的理念引導和系統(tǒng)性建設,多處于散兵游勇的狀態(tài);二是慕課教學內容形式單一,仍以解題為主導,缺乏趣味性;三是如何將慕課等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四是缺乏針對性措施,使得慕課多流于形式,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和實踐能力.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將“讓學引思”理念作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以慕課作為依托手段,系統(tǒng)地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讓學”就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學生學習活動正常展開和學習行為真實發(fā)生,使學生通過閱讀、討論、操作以及完成真實情境中的任務等活動學會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掌握充分的自主學習資源,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引思”就是要引發(fā)、引導、引領學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質上保證學生大腦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貼近學生認知水平設計科學、合理、有價值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體驗、建構及內化等過程逐步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思維方法和價值觀.要指導學生在系統(tǒng)的學科學習中,養(yǎng)成思考習慣,增強思維品質,提升思想境界.
“讓學引思”理念的提出與2004年教育部頒發(fā)的《高中數學教學大綱》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目的不謀而合,從根本上解決了高中數學慕課建設的理論指導問題.
高中數學慕課在“讓學引思”理念下,應利用網絡優(yōu)勢,真正轉變師生角色,解放學生思想,讓學生成為學習主角,引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質上保證學生的大腦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中.
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通常涵蓋函數、數列、向量、空間幾何、圓錐曲線等內容,慕課是對此內容進行清晰的講解,還是有效的補充呢?例如函數的單調性是學生學習函數概念后學習的第一個函數性質,也是第一個用數學符號語言來刻畫的概念.它要求用準確的數學符號語言去刻畫圖象的上升與下降,把對單調性直觀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這種由形到數的翻譯,從直觀到抽象的轉變對高一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因此教學重點仍要通過傳統(tǒng)課堂教學來完成,而慕課則作為輔助工具.但圓錐曲線一節(jié)課主要通過用平面截圓錐面,抽象出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模型,從而得到他們的定義.傳統(tǒng)教學難于操作,慕課教學可以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情境,如配上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加上形象的動畫效果,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高中數學慕課設計上要以科學性和互補性為主導.
在高中數學慕課內容設計上可使用多樣化的小視頻,形式也不必拘泥于課堂方式,訪談、討論、趣味答題、智力挑戰(zhàn)、闖關游戲、著名數學家和經典讀物講解等形式都可成為慕課的教學形式.此外還要注意到內容的時效性,能夠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科學現象、數學知識緊密結合,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切入課題,也可以布置一些與日常生活和學習有關的練習,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使學生真正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高中數學慕課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自由學習平臺,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學生可以在睡覺前、課間、假期或者等公交車時自主在線學習慕課內容,及時地鞏固薄弱知識.為加強學習效果,教師應通過在線課堂、論壇反饋、微信等客戶端來進行及時地監(jiān)督與答疑,共同參與到慕課的學習中來,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師生間的互動.作為一種交流平臺,學生與教師應實現即時教學,教師應通過慕課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發(fā)展脈絡和最新動態(tài),加強其學習動機.在測驗和作業(yè)上,除傳統(tǒng)的題目解答方式外,還可設計為小組報告、科學實驗、學習小視頻制作、實踐考察等方式,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高中數學知識.在慕課教學中,我們還將建立更加人性化的評價機制,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一次評價為多次評價,變獎懲式評價為開放的達標式評價,使評價更具有引領性.在考評結果的使用上,從學生專業(yè)成長的全過程來看待每次考評的成果,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慕課開展的同時,教師應加強自我學習,集中在薄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方面.作為多媒體技術的一只,高中數學慕課還要考慮到基礎設施和網絡平臺等技術層面的建設.高中數學教學注重學生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測試題目多以填空題、判斷題、問答題、證明題等形式出現,同時還涵蓋許多幾何圖形,在線作業(yè)和測試的完成必須依靠技術平臺來完成,因此技術平臺的技術水平,如圖形軟件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了學生對于課程的選取.再次還要考慮到我國慕課的推進必須依靠政府和相關機構支持,提供資金和制度保障,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設和宣傳力度,推進高中數學慕課教學聯(lián)盟等學術組織的建立,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
高中數學慕課將課堂學習與課下學習融為一體,成功的解決了個性化學習的難題.而且慕課靈活開放的特色形式為我國構建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提供了契機.學生在慕課教學中深入學習,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讓學引思”得到了真正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