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六朝唐宋詩詞中的石頭城

      2018-04-03 03:05:29王志高
      史志學刊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石頭城石頭

      王志高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南京210097)

      石頭城,亦稱石首城、石城、石頭塢、石頭大塢、石城塢,簡稱“石頭”,是南京歷史上最重要的古代城址之一。作為一項重要文化地標,它對后世南京城市文化特質(zhì)的形成與發(fā)展曾經(jīng)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隨著近年石頭城遺址考古發(fā)掘及遺產(chǎn)保護展示工作的開展,對它的全面系統(tǒng)研究越來越受到學界關(guān)注。作為石頭城研究的基本資料,毫無疑問應是各類史籍,但蘊含豐富歷史信息的文學作品也不應該被忽視。其中價值最大者便是六朝唐宋時期與石頭城相關(guān)的詩詞作品,據(jù)筆者粗略檢索,其數(shù)量至少有數(shù)百首之多。它們或以石頭城為主題,或內(nèi)容涉及石頭城,其中不少具有文學、歷史、社會、審美等多重價值,有待深入挖掘。本文分類擇其要者,試加述評,以彰顯其中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推動石頭城研究的全面開展。

      一、作為城市空間的石頭城

      石頭城因山為城,周七里一百步,是六朝都城建康(建業(yè))外圍規(guī)模最大、最為重要的城池,是城西控江扼淮的門戶咽喉,與臺城有著特殊的唇齒相依的關(guān)系,歷代多以重臣和諸王鎮(zhèn)守,也是歷次戰(zhàn)爭中雙方竭力爭奪的對象。石頭城始筑于東漢建安十七年(211,或說建安十六年),其前身是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的金陵邑城。此后至南北朝陳亡的370多年中,石頭城又經(jīng)過多次較大規(guī)模的修筑。隋平陳后,建康城邑宮室不復存在,唯留石頭城置為蔣州治所[1]王志高.簡論南京石頭城的四個問題.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3,(2).。作為六朝時代京師建康城市空間重要組成部分的石頭城,不僅在一般史籍中的記載甚多,在當時的詩詞類文學作品中也留有不少痕跡。這些文學作品因為同時代人創(chuàng)作,其真實性毋庸置疑,故是系統(tǒng)深入研究石頭城全貌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

      關(guān)于石頭城的文學描述,首見于西晉左思的《吳都賦》,其文稱“戎車盈于石城,戈船掩乎江湖。”意指石頭城內(nèi)貯存有大量軍用器械,所藏處當即石頭城內(nèi)東北高處的石頭庫,或稱倉城。李善注即稱:“其中(石頭城)有庫,藏軍儲?!盵1](南朝梁)蕭統(tǒng)編,李善注.文選(卷五).岳麓書社,1995.(P177,198)《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亦云:“六朝以石頭為重戌,府庫甲兵萃焉?!盵2](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城闕志三·亭軒.南京出版社,2009.(P539)均可為證。

      除了《吳都賦》的記載外,逯欽立輯校的《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收錄了東晉南朝時期與石頭城相關(guān)的多篇詩章,茲舉其重要者略作分析如下:

      吳均《白附鳩》:“石頭龍尾彎,新亭送客渚。酤酒不取錢,郎能飲幾許?!盵3]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陳詩(卷九).中華書局,1983.(P2616)詩中的“龍尾彎”不見于其他記載,當指石頭城地處長江轉(zhuǎn)折的灣口,與后世金陵城北江濱的龍灣尚不能確認系同一地點,其間或有承襲關(guān)系。

      何遜《登石頭城詩》:“關(guān)城乃形勢,地險差非一。馬嶺逐紆回,犬牙傍隆窣。百雉極襟帶,億庾兼量出。至理歸無為,善守竟何恤。眺聽窮耳目,遠近備幽悉。擾擾見行人,暉暉視落日。連檣入回浦,飛蓋交長術(shù)。天暮遠山青,潮去遙沙出。薄宦恧師表,屬辭慚愈疾。愿乘觳觫牛,還隱蒙籠室?!盵4]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八).(P1681)詩中“關(guān)城乃形勢,地險差非一。馬嶺逐紆回,犬牙傍隆窣?!敝T句,是寫石頭城地勢險要,所倚山嶺紆回曲折?!鞍亠魳O襟帶,億庾兼量出?!币痪涫菍懯^城城堞環(huán)繞,城內(nèi)糧倉豐盈。“連檣入回浦,飛蓋交長術(shù)。”一句是寫石頭城城外的秦淮河入江口停泊了大量的舟船,大路上奔馳的車輛絡(luò)繹不絕?!疤炷哼h山青,潮去遙沙出?!币痪鋵懙氖前斫蓖巳ブ螅^城西遠方的岸沙開始露出。

      蕭衍《直石頭詩》:“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東壟棄黍稷,西游入卿相。屬逢利建始,投分參末將。尺寸功未施,河山賞已諒。攝官因時暇,曳裾聊起望。郁盤地勢遠,參差百雉壯。翠壁絳霄際,丹樓青霞上。夕池出濠渚,朝云生疊嶂?;\鳥易為恩,屠羊無飾讓。泰階端且平,海水本無浪。小臣何日歸,頓轡從間放”[5]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一).(P1528)。詩中“郁盤地勢遠,參差百雉壯。翠壁絳霄際,丹樓青霞上。夕池出濠渚,朝云生疊嶂”諸句,乃寫石頭城因依山而建城堞雄壯,城壁高入云霄,城內(nèi)又有丹樓直出城上,有池沼與外濠相連。

      何遜《石頭答庾郎丹詩》:“高樹蔭棲密,細草綠成被。黃鸝隱葉飛,蛺蝶縈空戲。陰岑自爾悅,寂寥予罕寄。相如阻禁闈,何由從簡易?!盵6]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九).(P1703)謝朓《和蕭中庶直石頭詩》:“九河亙積岨,三嵏郁旁眺。皇州總地德,回江款嚴徼。井干赩蒼林,云甍蔽層嶠。川霞旦上薄,山光晚余照。翔集亂歸飛,虹霓紛引曜。君子奉神略,瞰回憑重峭。彈冠已籍甚,升車益英妙。功存漢冊書,榮并周庭燎。汲疾移偃息,董園倚談笑。麾旆一悠悠,謙姿光且劭。燕嘉多暇日,興文起淵調(diào)。曰余廁鱗羽,滅影從漁釣。澤渥資投分,逢迎典待詔。詠沼邈含毫,專城空坐嘯。徒慚皇鑒揆,終延曲士誚。方追隱淪訣,偶解金丹要。若偶巫咸招,帝閽良可叫。”[7]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齊詩(卷四).(P1443)兩詩皆寫石頭城內(nèi)的景觀,前者之景如高樹濃蔭、綠草成茵、黃鸝飛葉、蛺蝶縈空等,后者之景如朝霞初上、夕照山光、群鳥翔集、虹霓繽紛等。

      謝朓《將發(fā)石頭上烽火樓詩》:“徘徊戀京邑,躑躅躧曾阿。陵高遲關(guān)近,眺回風云多。荊吳阻山岫,江海含瀾波。歸飛無羽翼,其如離別何?!盵1]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齊詩(卷四).(P1448)全詩寫出了在石頭城烽火樓上眺望遠山、江濤的壯闊場景,以及作者即將離別京師的依戀不舍之情。

      沈約《石首局》:“石首局,北墉墐。新堞嚴,東壘峻。共表里,遙相鎮(zhèn)。矢未飛,鼓方振。競銜璧,并輿櫬。酒池擾,象廊震。同伐謀,兼善陳。辟應和,掃煨燼。剪庶惡,靡余胤?!盵2]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三十).(P2182)這是一首樂府鼓吹曲,曲名中的“石首”即石頭城,其前部涉及蕭衍在齊末平復東昏侯之亂后對石頭城的大規(guī)模修復,所謂“北墉墐。新堞嚴,東壘峻?!奔词牵迯偷闹攸c似乎是石頭城的北墻與東墻。這次筑城不見于正史,可補其闕。

      鮑照《還都至三山望石頭城詩》:“泉源安首流,川末澄遠波。晨光被水族,曉氣歇林阿。兩江皎平回,三山郁駢羅。南帆望越嶠,北榜指齊河。關(guān)扃繞天邑,襟帶抱尊華。長城非壑崄,峻岨似荊芽。攢樓貫白日,擒堞隱丹霞。征夫喜觀國,游子遲見家。流連入京引,躑躅望鄉(xiāng)歌。彌前嘆景促,逾近倦路多。偕萃猶如茲,弘易將謂何?!盵3]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宋詩(卷八).(P1292)詩中“關(guān)扃繞天邑,襟帶抱尊華。長城非壑崄,峻岨似荊芽。攢樓貫白日,擒堞隱丹霞?!敝T句,是寫京師及石頭城的遠景,周邊的群山及長江、秦淮河環(huán)繞著都城建康,石頭城的峻險超過了長城,其高樓聚集,遮蔽了太陽的光輝,城堞在丹霞中隱約可見。

      眾所周知,一般史籍文獻中與石頭城相關(guān)的記載較為零散,且多為抽象化語言,以上詩章中關(guān)于石頭城的文學描述,無疑大大豐富了今人對于石頭城的形象認識。尤其重要的是,上引詩章中“龍尾彎”“潮去遙沙出”及齊末修復石頭城等信息都不見于史部典籍,對于石頭城的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二、作為憑吊對象的石頭城

      入唐后石頭城雖經(jīng)幾次修復及利用,但為時短暫,大部時間則以廢城形象示人,不過其城垣及相關(guān)遺跡至宋代仍有保存,遂不斷引得后世文人墨客前往憑吊,發(fā)思古之幽情,抒傷今之遺恨。以石頭城為主題的懷古詠史詩詞甚多,其中唐宋時期的不少作品具有較高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shù)魅力,略舉數(shù)例如下:

      唐詩以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最為著名,詩云:“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盵4](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三百六十五).中華書局,1960.(P4117)又如羅鄴《春望梁石頭城》:“柳碧桑黃破國春,殘陽微雨望歸人。江山不改興亡地,冠蓋自為前后塵。帆勢掛風輕若翅,浪聲吹岸疊如鱗。六朝無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頻。”[5](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六百五十四).(P7511)李群玉《石頭城》:“伯業(yè)隨流水,寒蕪上古城。長空橫海色,斷岸落潮聲。八極悲扶拄,五湖來止傾。東南天子氣,掃地入函京?!盵6](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五百六十九).(P6586)張祜《過石頭城》:“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唯是歲華流盡處,石頭城下水千痕。”[7](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五百一十).(P5846)

      宋代以石頭城為主題的懷古詩詞亦多。如柴望《石頭城和王寧翁韻》:“懷鄉(xiāng)吊古易傷心,絕頂亭危共客臨。朝市幾經(jīng)兵火后,山川轉(zhuǎn)覺樹云深。百年歌舞空臺沼,六代豪華漫陸沉。惟有亂鴉歸去晚,夕陽無限暮城陰?!盵1](清)曹庭棟編.宋百家詩存(卷二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7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495)史浩《清平樂·游石頭城》:“石頭虎踞。驕虜何能渡。曾是六朝雄勝處。瑞繞碧江云路。 當時霸國多賢。風流只解遺鞭。便好揚舲北伐,舉頭即見長安?!盵2]唐圭璋編.全宋詞(第 2 冊)·史浩.中華書局,1999.(P1653)釋元肇《石頭城》:“西風動古情,更上石頭城。一片斜陽外,幾番曾力爭。天青云破碎,草碧鷺分明。寂寞潮回處,如今亦耦耕?!贬寣殨摇兜鞘^城》:“春潮不到石城腳,十丈樓船淺沙閣。楚天袞入秦淮流,白日黃塵亦冥漠。胡兒走馬沙上歸,青兕豪豬載氈橐。旌旗不動弓矢閑,百金硨磲作瓔珞。龍盤虎踞天地靜,稽首清明可終托。當時被發(fā)飲此水,鐵騎如山照秋郭。鳥驚獸駭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三山砥礪水濯磨,萬夫相望在雕鶚。東風兩鬢今蕭蕭,何當以此叩寥廓。”[3](宋)釋寶曇.橘洲文集(卷一).日本元祿十一年織田重兵衛(wèi)刻本.劉翰《石頭城》:“離離芳草滿吳宮,綠到臺城舊苑東。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盵4](清)曹庭棟編.宋百家詩存(卷二十).(P506)蘇泂《石頭城》:“城西二里楚金陵,吳帝名為石首城。如今土塢無青草,笑煞當時所必爭。”[5](宋)蘇泂.金陵雜興.南京出版社.2012年.詩題為筆者所加。(P64)

      值得重視的是,其中部分詩詞在抒發(fā)懷古傷今情感的同時,也保存了一些有價值的歷史信息。如程珌《滿江紅·登石頭城》:“頗恨登臨,浪自作、騷人愁語。石城上、何須苦說,死袁生褚。當日臥龍商略處,秦淮王氣真何許。與君來、蕭瑟北風寒,黃云暮。 枕鐘阜,湖玄武。生此虎,真蹲踞??此纳江h(huán)合,休臨江渚。可笑唐人無意度,卻言此虎凌波去。君且住、明月為人來,潮生浦。”[6](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七)·文籍志五?樂府.(P958)詞中“看四山環(huán)合,休臨江渚”,證實了石頭城四面環(huán)山、一側(cè)臨江的地理形勢。

      又如劉敞《石頭城》:“石頭非人力,翠壁百仞高。上盤巉巖云,下激澒涌濤。攀躋猿猱苦,游涌魚鱉勞。乃知百萬師,未易損一毛?;烀S虚_鑿,形勢豈一朝。太古至德世,斯民各逍遙。艱難非所嬰,秦漢仍寂寥。發(fā)揮自孫氏,力控劉與曹?;鶚I(yè)何崔巍,謀謨亦雄豪。龍蟠與虎踞,勢足萬古牢。德義茍不修,忽焉亡其操。繽紛不一姓,氣象何蕭條。往者游獵區(qū),盡為黍稷苗。前事不可忘,后來鑒孔昭??托芯霟┐?,勝概愜所遭。眇然抱幽想,慷慨成郁陶。古人若騰波,逝者日已滔。壯觀誰與論,悠悠背行舠?!盵7](宋)劉敞.公是集(卷十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095 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499)詩中“石頭非人力,翠壁百仞高。上盤巉巖云,下激澒涌濤?!笔钦f石頭城鼎立于自然山體之上,下臨洶涌的江濤,故高及“百仞”的城垣為“翠壁”,城上“巉巖”盤旋入云。

      馬之純《石頭城》:“幾年聞?wù)f石頭城,初謂堅牢似削成。只是一拳如卓望,初非四面有樓棚。依山最好防車騎,舉眼何防瞰賊營。為問區(qū)區(qū)徒自守,何如席卷向宸京。”[8](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七)·文籍志五?詩章.(P953)詩中“初謂堅牢似削成”,是說石頭城城墻壁立如削的牢固形態(tài)?!爸皇且蝗缱客笔钦f石頭城外城平面似拳形,這與近年考古勘探發(fā)掘確認的石頭城外形完全相符?!俺醴撬拿嬗袠桥铩笔钦f石頭城上有“樓棚”類木構(gòu)建筑,文物部門近年屢屢在石頭城城垣遺址上發(fā)現(xiàn)各類六朝瓦當,當即與此類建筑相關(guān)。

      此外,還有一些懷古詩詞,其內(nèi)容涉及與石頭城相關(guān)的其他史跡。如宋葉輝《駐馬坡》:“將軍氣勢溢江河,躍馬曾來駐此坡。坡下石頭城最險,屯兵正自不消多?!盵9](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十七)·山川志一?岡嶺.(P430)則是憑吊清涼寺后山上駐馬坡之作,據(jù)其內(nèi)容可知這段石頭城城墻最為險峻。楊備《石頭城》:“五城樓雉各相望,山水英靈宅帝王。此地定由天造險,古來長恃作金湯?!盵1](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七)·文籍志五·詩章.其作者或作南唐朱存.(P937)詩中所謂“五城樓雉”乃指石頭城外東北的石頭五城,據(jù)其內(nèi)容可知至五代北宋仍有遺跡見存。

      三、作為佛寺遺存的石頭城

      據(jù)《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記載,楊吳順義年間(921—926),徐溫以石頭城建為興教寺。南唐昇元(937—943)初年,改為石城清涼大道場。相傳此寺一度為李氏避暑宮,后主李煜曾留宿寺中。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改稱清涼廣惠禪寺,簡稱清涼寺,后蘇東坡舍彌陁畫像于寺中。佛寺內(nèi)外有德慶堂、白云庵、翠微亭、不受暑亭、鄭介公讀書堂等建筑及景觀[2](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祠祀志三·寺院.(P1119)。故一般認為,五代以降失去防守功能后的石頭城已改建為佛寺、離宮[3]王志高.簡論南京石頭城的四個問題.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3,(2).。

      唐宋詩詞中有不少與清涼寺及周邊建筑景觀相關(guān)者,其內(nèi)容或單純歌詠其景,或同時涉及作為故址遺存的石頭城,前者與本文主題關(guān)系不大,后者兼有懷古詠史之意味,對石頭城及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仍不可忽視,茲舉例分析如下:

      唐張祜《石頭城寺》:“山勢抱煙光,重門突兀傍。連檐金像閣,半壁石龕廊。碧樹叢高頂,清池占下方。徒悲宦游意,盡日老僧房?!盵4](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五百一十).(P5817-5818)唐賈島《送崔約秀才》:“歸寧仿佛三千里,月向船窗見幾宵。野鼠獨偷高樹果,前山漸見短禾苗。更深柵鎖淮波疾,葦動風生雨氣遙。重入石頭城下寺,南朝杉老未干燋。”[5](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五百七十四).(P6684)這兩首唐詩都詠及石頭城舊址內(nèi)的佛寺,其作者張祜、賈島主要生活于唐德宗至宣宗時期,這就將前述《景定建康志》記載的石頭城內(nèi)興教寺的始創(chuàng)年代由五代楊吳順義年間提前到唐代中晚期。不僅如此,晚唐詩人唐彥謙《游清涼寺》詩云:“白云紅樹路紆縈,古殿長廊次第行。南望水連桃葉渡,北來山枕石頭城。一塵不到心源凈,萬有俱空眼界清。竹院逢僧舊曾識,旋披禪衲為相迎。”[6](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六百七十一).(P7675)從其中“南望水連桃葉渡,北來山枕石頭城”兩句看,詩題中的“清涼寺”無疑就是金陵石頭山的清涼寺,故可確認其寺名清涼寺并非始于南唐,南唐或許只是將楊吳興教寺恢復為唐代舊名。

      宋詩中涉及石頭城舊址清涼寺的作品更多。如曾極《清涼廣惠禪寺》:“鳴鞘響斷苑墻平,敲戛惟聞風玉聲。三百年間陵谷變,寒潮不到石頭城?!盵7](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祠祀志三·寺院.(P1119)賀鑄《同王克慎宿清涼寺兼示和上人孫安之》:“六代風流不可尋,石頭勝概古猶今。疏鐘答響江山迥,啼鳥忘形松竹深。借問白云誰卜筑,擬要明月共登臨。終投逸少興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盵8]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卷一千一百零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P12567)此二詩都以清涼寺為主題,但皆詠及石頭城的陵谷變遷。

      楊萬里《陪留守余處恭、總領(lǐng)錢進思、提刑傅景仁游清涼寺三首》,其一云:“山自新亭走下來,化為一虎首重回。平吞雪浪三江水,臥對雨花千丈臺。點檢故城遺址在,凄涼浩嘆宿云開。六朝蹤跡登臨遍,底事茲游獨壯哉!”其二云:“萬里長江天上來,石頭卻欲打江回。青山外面周如削,紫府中間劃洞開。蘇峻戰(zhàn)場今草樹,仲謀廟貌古塵埃。多情白鷺洲前水,月落潮生聲自哀?!逼淙疲骸耙咽嘏_城更石城,不知并力或分營。六師只遣環(huán)天闕,一壘真成借寇兵。向者王蘇俱解此,冤哉隗協(xié)可憐生。若言虎踞渾堪倚,萬歲千秋無戰(zhàn)爭?!盵1](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七)·文籍志五·詩章.(P940-941)孔武仲《清涼寺》:“白寺荒灣略艤舟,攜筇來作上方游。何年巧匠開山骨,自古精兵聚石頭。故壘無人空向久,高堂問話凜生秋。云庵快望窮千里,一借澄江洗客憂?!盵2](清)吳之振編.宋詩鈔(卷十五)·孔武仲清江集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1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284)賀鑄《寄清涼和上人二首》其一云:“南國風流百不存,石頭今是給孤園。山連雉堞猶侵路,潮送漁舟自到門。方丈定容居士病,貝多應待客兒翻。懸知后日逢迎際,桃李春風兩不言。”[3]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卷一千一百零八).詩中“給孤園”是“給孤獨園”的省稱,代指佛寺.(P12574-12575)葉夢得《明日復游石頭城清涼寺再用前韻》略云:“大江洶西來,故國今幾年。我衰倦登臨,坐愧雙行纏。忽驚山陰集,邂逅來群賢。俛仰吊前古,高談注淵泉。千巖過宿雨,馀潤滋麥天。頹檐翳崖壁,過午不得旋。像佛再經(jīng)始,此邦心亦虔。稍欣臺殿新,廢沼依淪漣。坐懷馬化龍,僅作螂捕蟬……”[4](宋)葉夢得.建康集(卷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129 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602)此六詩雖題名曰寺,實則皆可歸為與石頭城相關(guān)的懷古詠史詩,其重點都是寫清涼寺所在的石頭城故址。

      值得分析的是以上諸詩中隱含的歷史信息。如孔武仲詩《清涼寺》詠及的“白寺”“云庵”皆指清涼寺旁的白云庵,舊志未載白云庵之具體位置,今從“白寺荒灣略艤舟”“云庵快望窮千里,一借澄江洗客憂”諸句推測,可能在濱江的清涼寺西南或西北,其地有可供停船的廢棄河灣。楊萬里詩“青山外面周如削,紫府中間劃洞開”、孔武仲詩“何年巧匠開山骨,自古精兵聚石頭”,意謂石頭城城垣依山而建,故外周如削,而城內(nèi)的清涼寺乃在山中開辟的洼地興筑。賀鑄詩“山連雉堞猶侵路”,則說明直到北宋后期清涼山上的石頭城“雉堞”猶存。這些信息對于石頭城沿革、外墻形態(tài)及后世保存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學術(shù)價值。

      四、作為文化符號的石頭城

      以上列舉的三類詩詞,其中關(guān)于石頭城的描述,雖有一定的差異,但所吟詠的對象皆為實物存在,這是以物質(zhì)面貌示人的石頭城。還有一類詩詞,其主題往往與石頭城無關(guān),內(nèi)中所涉之石頭城僅為一種虛化的象征,一種有著特定內(nèi)涵的文化符號,這是以精神面貌示人的石頭城。在現(xiàn)存與石頭城相關(guān)的唐宋詩詞中,此類詩詞數(shù)量最多,乃至在所有金陵懷古詩詞中也占有較大的比重。進言之,似乎不少傳統(tǒng)文人都曾經(jīng)擁有一種難以排遣的“石頭城情結(jié)”。

      先舉唐詩數(shù)例如下:

      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鐘山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歷陽樹。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隨東流。白馬小兒誰家子,泰清之歲來關(guān)囚。金陵昔時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冠蓋散為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蹌Ρ骺者袜?,梁陳白骨亂如麻。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此地傷心不能道,目下離離長春草。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皓?!盵5](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P1721)

      殷堯藩《登鳳凰臺》:“梧桐葉落秋風老,人去臺空鳳不來。梁武臺城芳草合,吳王宮殿野花開。石頭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長苔。莫問人間興廢事,百年相遇且銜杯?!盵6](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四百九十二).(P5570)

      韓翃《送客之江寧》:“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徐州見柳花。朱雀橋邊看淮水,烏衣巷里問王家。千閭?cè)f井無多事,關(guān)戶開門向山翠。楚云朝下石頭城,江燕雙飛瓦棺寺。吳士風流甚可親,相逢嘉賞日應新。從來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卻人?!盵1](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二百四十三).(P2728)

      錢起《江寧春夜裴使君席送蕭員外》:“花院日扶疏,江云自卷舒。主人熊軾任,歸客雉門車。曙月稀星里,春煙紫禁余。行看石頭戍,記得是南徐?!盵2](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七).(P2642)

      王貞白《金陵懷古》:“恃險不種德,興亡嘆數(shù)窮。石城幾換主,天塹謾連空。御路疊民冢,臺基聚牧童。折碑猶有字,多記晉英雄?!盵3](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七百零一).(P8061)

      許渾《陳宮怨二首》:“地雄山險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頭。玉樹后庭花一曲,與君同上景陽樓?!盵4](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五百三十八).(P6138)

      孫元晏《陳王僧辨》:“彼此英雄各有名,石頭高臥擬爭衡。當時堪笑王僧辨,待欲將心托圣明。”[5](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七百六十七).(P8710)

      再就相關(guān)宋代詩詞舉例如下:

      劉過《送金陵胡撫干仲芳》其二:“共醉百斛酒,千金一笑傾。寄情桃葉渡,吊古石頭城。戰(zhàn)守籌雄地,更番出戍兵。甕天留不住,圖略遂西征?!盵6](宋)劉過.龍洲集(卷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172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35)

      張镃《送鄭剛中赴江東參議》:“去程遙指石頭城,秋與鐘山老氣清。紬繹蓬巒曾正字,參陪蓮幕試論兵。時平得計甘微祿,學古無心急近榮。君豈江淮久游客,歸來矍鑠上承明?!盵7](宋)張镃.南湖集(卷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164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597)

      陸游《夜泊龍廟回望建康有感》:“我醉行水上,身輕如飛煙。魚龍互悲嘯,伴我夜不眠。羽扇揮浮云,月掛牛斗間。河漢橫復斜,風露方浩然。坡陁石頭城,寂莫七百年。世事感予懷,竦身入青天。”[8](宋)陸游.劍南詩稿(卷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162 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172)

      李龏《送張將領(lǐng)》:“平生憑一箭,此去必成名。晚月催行色,秋風入別情。潮分江口鎮(zhèn),山擁石頭城。匹馬煙塵外,當開驃騎營。”[9](宋)陳起編.江湖后集(卷二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7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967-968)

      汪莘《途中再詠金陵》:“石頭城上望斜暉,覽盡金陵寂寞歸。嘆息青天如許大,可無一個鳳凰飛?!盵10](清)曹庭棟編.宋百家詩存(卷二十九).(P734)

      劉摰《金陵》:“月滿扁舟久客懷,石頭城下暮潮回。霸王基業(yè)從吳始,人物風流自晉來。大抵險深輸?shù)赖拢诮耖幻П螛桥_。吟毫千百年間事,剩寫江南庾信哀?!盵11](宋)劉摰.忠肅集(卷十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099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P648-649)

      李叔與《送李仲炳歸》:“扁舟同載石頭城,雨打孤蓬夜共聽。愁殺明朝桃葉渡,陽關(guān)無曲柳能青?!?/p>

      朱敦儒《朝中措》:“登臨何處自銷憂。直北看揚州。朱雀橋邊晚市,石頭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涼故國,寂寞潮頭。個是一場春夢,長江不住東流[12]唐圭璋編.全宋詞(第二冊)·朱敦儒.(P1096)。

      此類詩詞,無論是送別抒情詩,還是詠史懷古詩,其中的“石頭城”皆非實指,而系一種地名意象符號,并與臺城、朱雀橋、烏衣巷、鳳凰臺、秦淮、瓦官(棺)寺、鐘山、景陽井、景陽樓、桃葉渡、御路等其他符號化地名語言相組合,以表達作者的告別、追憶、傷逝等情感。石頭城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具金陵特質(zhì)與象征意味的代表性地名意象符號之一,既與其地控江扼淮的特殊地理形勢相關(guān),也與該城曾經(jīng)見證頻繁的朝代更替與亡國傷痛的歷史背景相關(guān)。經(jīng)過歷代文人的反復吟詠,“石城”“石頭城”這一文化地標乃至成為后世廣泛使用的南京雅稱之一。

      猜你喜歡
      石頭城石頭
      石頭城
      探秘非洲石頭城
      華人時刊(2023年1期)2023-03-14 06:43:22
      石頭城的傳說
      嶺南音樂(2022年6期)2022-02-04 13:50:24
      路上的石頭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5:54
      別小瞧了石頭
      石頭里的魚
      探秘史前石頭城
      移不走的石頭
      石頭城的傳說
      我可以向它扔石頭嗎
      图们市| 安庆市| 隆林| 海原县| 成都市| 吴川市| 昆明市| 长海县| 富锦市| 开原市| 桑植县| 汶川县| 且末县| 游戏| 灵丘县| 疏附县| 洛南县| 克东县| 尼玛县| 远安县| 和硕县| 思南县| 广东省| 淮南市| 枣庄市| 壶关县| 高州市| 遵义市| 道孚县| 武隆县| 水富县| 光山县| 厦门市| 集安市| 香港 | 始兴县| 邯郸县| 文水县| 托克逊县| 青海省|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