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引言:要學好化學,需要學生具有化學核心素養(yǎng),而在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幾乎所有的化學真理都是通過實驗所得出的,所以說,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是很重要的。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數字化的實驗信息技術應用到了初中化學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信息技術的推進,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更好的養(yǎng)成。
初中是化學教學的開始,對于學生來說,剛剛接觸教學,對于化學的整體情況并不是特別了解,核心素養(yǎng)也沒有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yǎng),從而更好的學習化學。在化學的核心素養(yǎng)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實驗能力,不但要將理論知識爛熟于心,同時,也要掌握用實驗來證明理論知識的能力。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了化學教學中,特別是實驗教學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以往,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當中,教師之能進行在課堂上力所能及的實驗,保證實驗安全無危險性,所以說,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化學實驗的教學,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可以用模擬軟件來進行教學,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投影上模擬整個實驗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直觀的理解整個實驗過程,之后,在按照整個流程進行實驗,就更加順暢了。另一方面,在一些較為危險的實驗中,在以往的課堂上是無法進行的,而現(xiàn)在有了信息技術,就可以在電子數字化設備上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視頻等形式來學習這些實驗,從而補齊以往的短板。通過這些形式的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培養(yǎng),所以說,利用數字化實驗信息技術來促進初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化學是一門理論學科,更是一門實踐學科,只有將二者充分的結合起來,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果。以往,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二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非常少,同時,在實驗課的教學方面,老師也是走走過場,課時量也非常少,這就導致了初中化學教學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的將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充分的結合起來就成為了重要課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數字化實驗信息技術。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主要是通過理論教學的形式引導實驗教學,在課堂上首先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之后,再在實驗過程當中進行驗證,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將數字化的實驗信息技術引入到化學教學中,可以讓教師使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理論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化學知識,之后,來利用一些軟件來模擬實驗的過程,讓學生先過一遍,之后,在引入動手實驗,這樣,就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充分的結合到了一起,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學習金屬鈉的內容時,鈉遇水的反應是一個比較經典的實驗,鈉球在水上游走,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就可以驗證這個結果,實現(xiàn)了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動,對于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是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內容,通過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幫助和引導,能夠讓理論知識更加清晰,實驗過程更加形象,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數字化實驗開發(fā)的目的也是為了豐富教學資源,促進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鼓勵學生進行開發(fā)實驗。例如在同學們已經對一元酸堿比較了解,可以使用PH傳感器,讓學生自己操作,通過處理,分析酸堿互滴曲線更好的了解多元酸和多元堿。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觀察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通過解決問題學習新的知識。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設計多種實驗方案,如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實驗,氧氣傳感器可以測量反應體系中氧氣的濃度變化,學生可以利用這一構思進行實驗,改變以往考察催化劑對雙氧水分解速率實驗的方法。促進創(chuàng)新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在復雜困難的實驗面前學會思考辨析,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眼界。數字化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求知欲和自己動手實踐的沖動,讓學生有了更多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喚醒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結語:在我國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數字化的實驗技術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重要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他們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化學能力,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芳芳.淺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興趣化、生活化、信息化、探究化[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7(Z1):19-21.
[2]朱鵬飛.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進展及其對中學化學教學的啟示[J].化學教學,2017(01):8-15.
[3]吳俊明.關于核心素養(yǎng)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思考與疑問[J].化學教學,2016(11):3-8+23.
[4]吳靜泓.基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