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小學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及實踐性,因此傳統(tǒng)的師生授受的教學手段對其并不適用。除此之外,小學生的年紀普遍較低,正處于好動的年齡段,對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不僅無法提高其學習興趣,甚至會使其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感。數學作為一門計算類藝術學科,更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些更為現實的場景,只有通過情境化教學,學生們才可以更加直接的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以及數學教學的藝術魅力。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發(fā)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而且還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小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等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之前,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要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進行教學,這樣才可以引發(fā)他們的共鳴,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小數乘法”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立冬的前一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菜,在超市小明見到了很多種蔬菜和肉類,其價格如下:韭菜2.34元一斤、西葫蘆2.46元一斤、芹菜3.12元一斤、豬肉12.94元一斤,牛肉10.89元一斤。媽媽問小明想吃哪種餃子,小明說想吃韭菜肉的,于是媽媽買了兩斤豬肉、一斤韭菜。這個情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因此教師可以讓他們計算一下情境中媽媽買豬肉花了多少錢。通過對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將教學內容生活化、簡單化,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數學概念和數學規(guī)律等轉化為問題,并將問題融入情境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問題,進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解“分數”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周二學校組織各個班級進行大掃除,教師做了以下的安排:五分之三的學生打掃室內,五分之二的學生打掃衛(wèi)生區(qū),具體分工由衛(wèi)生委員負責。通過對情境的思考和分析,學生提出了這樣兩個問題:(1)五分之三是多少?五分之二又是多少?(2)全班的學生都分配到任務了嗎?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提出的問題來展開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受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影響,當今多數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會使用師生授受的教學手段,甚至部分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暫時記憶,而對其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上述兩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幫助教師維持課堂秩序,并提高學生考試成績,但是卻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應該換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合理地設置游戲情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當教師在進行加減法運算教學時,可以先制作一些卡片,卡片上分別標有數字1-9以及加減符號,隨后,教師可以將這些卡片隨機分給班級內的學生,當教師說出任意數字時,學生可以隨機組成小組,小組內學生得出的數字符合教師要求即可。但是沒有組隊成功或是組隊數字錯誤的學生就要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組可以得到教師的獎勵。比如,當教師說出數字5時,持有數字4、1以及符號+的三名同學便可以組成一組,持有數字263以及符號+-的學生也能夠組成一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以及反應能力,間接促進其大腦發(fā)育。
課堂教學要講究藝術,其目的不是為了給學生傳授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而是要使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巧借故事,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好地融入課堂。比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這一課時,在課堂上為學生講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學生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不停地稱贊曹沖的智慧,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故事,學生的注意力被充滿智慧的故事吸引了,這樣可以為課堂的后續(xù)展開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
贊美是一種心靈的雨露。對贊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個人的靈魂之中。在我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教師不僅僅在學習中對學生進行關心,在生活中也要無微不至地對學生進行關心。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進步,不管是學優(yōu)生或學困生,教師都要及時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贊揚,學生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就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會努力地做得更好,希望得到老師“下一次”的贊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盡量進行一些正面的評價,使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滿足,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隨之而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結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教學有效性的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各種形式理解和把握學生的數學思維,了解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源頭去把握住數學教學的重點,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別出心裁的教學情境,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的數學教學中積極吸取具體的教學經驗,為更好的提供教學服務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蔡曉娜.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漫談[J].未來英才,2017(14).
[2]管慶元.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J].讀與寫,2017,14(19).
[3]朱秀.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考試周刊,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