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蓮
前言: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階段共有六個年級,將六個年級按照階段劃分,則分為三個階段: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學生的不同年齡段決定了學生所接受的教學內容是不一樣的,教師不能強制性要求學生學習超過自身能力范圍內的知識,否則學生難以接受也無法學會,等于浪費教師的時間與心血。同時,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意識與思維能力逐漸形成的基礎階段,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所呈現(xiàn)出的特點各不一致,學習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方法及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剖析,針對不同年齡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特點,運用相對應的教學技巧,為學生打造精細化的學習方案,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在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主動、積極的學習,促進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的提升,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二年級的學習階段被稱為低年級的學齡段,處于低年級學齡段的學生剛結束幼兒園娛樂方式的教學,此時接受小學課堂的教學方式,難免會感到不適應,而且低年級學齡段的學生天性活潑、自我控制力差、上課難以集中注意力,這種情況在課堂上就容易出現(xiàn)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教師教學步伐的情況出現(xiàn)。不僅如此,學生還需要花時間去適應小學生涯的環(huán)境,教師可以在這一階段幫助學生由幼兒的心態(tài)轉變?yōu)樾W生,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低年級的語文課程主要是學習拼音、基本漢字為主,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使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與微課教學方式結合利用,從中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拼讀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講臺上引領學生進行跟讀,通過多次跟讀加深對拼讀的印象,這僅是依靠讀熟練而形成的一個記憶過程,學生在課后很容易就忘記,將所學到知識原原本本又還給老師。因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微課教學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添加網(wǎng)動畫形式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教學視頻,同時設計出課堂游戲,組織學生扮演動畫視頻中的角色,有些學生扮演韻母,有些學生扮演分母,還有學生扮演聲調等等,通過扮演角色減低學生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難度,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也能夠進行學習,促進學生形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三、四年級的學習階段成為中年級學齡段,這個學齡段的學生經(jīng)過低年級學齡段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學習語文的基礎,同時對于語文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經(jīng)形成了學習語文的意識。較低年級學兩段更容易接受老師傳授的新知識,但是中年級學齡段學生的行為、習慣等方面正在逐漸形成,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指引,幫助學生規(guī)范行為。中年級學齡段的語文課程開始學到關聯(lián)詞的應用、閱讀學習及寫作練習等,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形成一個學習過程。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教師通常會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讓學生鍛煉寫作能力,剛開始寫日記的時候,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學生的熱情開始減退,寫日記內容開始變成了記流水賬,這樣不僅沒有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容易讓學生對寫作喪失興趣。這種情況開始出現(xiàn)的時候,教室就要針對教學方式作出適當調整,可以通過看一些教育視頻讓學生寫觀后感,也可以通過仿寫課文、鑒賞優(yōu)秀文章等方式進行寫作教學,借助多種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從中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效果。
五、六年級的學習階段稱為高年級學齡段,高年級學齡段的學生行為能力與自主意識已經(jīng)較為成熟,與低年級、中年級學齡段的學生相比,他們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模式,理解能力相對較強,看待問題也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自我意識表達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對于學生提出的意見要做到尊重,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逐漸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識,并將語文學習的內容運用到實踐中。例如,在《草原》這一教材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到合適的時候,適當?shù)南驅W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到這問題瀏覽課文,邊思考邊瀏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運轉,對課文有良好的理解過程,最后讓學生在瀏覽結束后寫觀后感,提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加入對草原的感受,也可以自己照著仿寫。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會回顧課文內容,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同時學生在仿寫過程中,也可以表現(xiàn)出個人的思維意識,帶動寫作能力的提升。
結語:總而言之,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年齡、心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引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教學技巧,并結合內容豐富的教材內容,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目標,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雪霞.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因材施教[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247-247.
[2]崔照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趣初探[J].讀與寫,2017,14(7)170.
[3]張豆英.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探討[J].學周刊,2017,14(14):151-152.
[4]劉秀池.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20(2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