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馬奇
一分鐘,一夜或是一生……無論多久,相遇都是一種魔法。它化平淡日常為童話,轉(zhuǎn)暗灰為玫瑰紅,變鉛為金。伴隨著它的是突如其來的輕松感。日子安穩(wěn)無事,我們轉(zhuǎn)而追求完美浪漫的愛情。社會學家讓-克勞德·考夫曼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每個人都像一只寄居蟹,不得不蜷縮在它象征安穩(wěn)的殼里。唯一敞開靈魂,從蠶繭中走出來的機會,就是托身于它的愛人……在彼此的心目中發(fā)現(xiàn)全新的自我。
然而問題是:為何我們相信數(shù)以千計的人中,我們只愛其中一個呢?馬里翁和弗雷德里克,為何他們3年來一起工作,都沒有發(fā)展出戀愛關(guān)系,卻突然在某天晚上迸發(fā)出愛情的火花?又是什么使馬克和法布里斯依偎在彼此的懷抱里,盡管年齡、社會角色等一切因素都相距甚遠?巧合?還是丘比特?當然都不是!即便所有的相遇看起來都源于一系列無法預見的偶然事件,但每個人在遇見愛情時都懷著無數(shù)或有意或無意的“決定論”。
無需成為社會學家,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經(jīng)常出入同一個校園、同一家公司、同一片街區(qū)或是同一家運動俱樂部之類的地方,我們明顯有更多的機會不期而遇。相遇具有概率性。但不要灰心,這并不代表以上的“社會相似性”能決定相遇。事實比這更微妙……在科學家眼里,一切都和生物學有關(guān):是對方的視覺、聽覺、嗅覺和激素信號攻陷了為愛癡狂的戀人的心房(或者說是感受愛情的大腦區(qū)域)。但事實與之相比略欠理性……
真相在別處,埋藏在我們心靈深處。弗洛伊德首次證明,我們只會遇到自己潛意識里就已經(jīng)存在的人:“尋找性對象,總的來說,不過是二次發(fā)現(xiàn),這也是人類欲望的法則?!闭軐W家普魯斯特寫過,幻想在先,邂逅于后,講的是同樣的道理?!皭矍殄忮私ㄓ谧陨硪庾R的基礎(chǔ)上,它是倒退的、感性的、矛盾的?!弊?喬治·勒梅爾進一步肯定,他是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家,關(guān)心著那些感情困窘的夫妻。他解釋說,愛情的火花是一種“無意識的碰撞”,是兩種互補的神經(jīng)官能的契合。我們被他人吸引,這是因為我們曾是小孩,直到現(xiàn)在內(nèi)心深處仍留存著孩子氣,而他能和我們內(nèi)心的孩童產(chǎn)生共鳴。從這個角度來說,白馬王子也就是“與我們有著互補性的男人”。
這解釋了為何那個他給我們感覺如此熟悉。“就好像我們很早就認識了!”麻木的心動搖了。從幼稚的初戀中得來的預備知識“遙控”著我們,因此每個人腦中都有一種具體的幻想,它指引我們尋找到另一個自我。正如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克里斯蒂昂·大衛(wèi)指出的那樣:“母親懷里的孩子是戀愛關(guān)系的原型。每個人對理想化、豐盈、初次的戀慕都抱有懷舊之情——那就是母愛?!睙o論男女,我們都傾向于重建(或者忘卻)這段充滿感情的、陳舊的關(guān)系,盡管它已經(jīng)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為何斯蒂芬妮對馬克思一見鐘情?“真正讓我淪陷的,是他烹飪方面的才華。我特別愛品嘗他帶著愛意為我準備的可口小菜。當我去到他家里,他準備的飯菜聞起來就香。而且他寵著我。當我依偎在他的懷里時,我感到被保護,有安全感?!?h3>結(jié)合的沖動
讓-喬治·勒梅爾注意到,我們?yōu)樽非髳矍殄忮送度脒^多,我們希望它完美無缺。這就是為何“潛意識自戀型相通”在戀愛選擇中變得最為普遍。我們尋求的愛人有著類似我們心目中自己的樣子,或是我們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他有“我們幻想的一切”。簡而言之,他是一個配角,一面鏡子,可以反觀我們自身正面的形象。弗吉尼亞遇見洛倫佐時體會到:“他非常出色,富有,自信又讓人快活。他有著我希望擁有的一切——一個家庭——父親和母親。在兒童福利院長大的我一向憧憬完整的家庭。他的愛幫助我樹立了信心。我對自己說:既然有一個出色的男人愛著我,說明我不是那么差勁。”
據(jù)讓-喬治·勒梅爾所說,理想化是愛情之基?!皫缀跛械膼矍殄忮硕加羞@種過高評價對方的形式,都有因焦慮而消失的興奮感。如果交往對象完美無缺,自己也會幸福并充滿力量?!边@句話否認了現(xiàn)實,嚇到了那些謹小慎微的人,使他們畏懼親密的結(jié)合,把愛情妖魔化。精神病專家、精神分析學家阿爾貝托·艾格明確指出,這些人不能忍受失去對自身情緒的掌控,但他們錯了,因為這種激情是性沖動的勝利,是情欲的原動力,它“與生非死,使人與人結(jié)合,以反對分離,崇尚愉悅,反對痛苦”。正如弗洛伊德描述的那樣,戀愛開始時,我和戀愛對象之間的界線會漸漸消失,彼此融為一體。
另一種常見的無意識相通——“俄狄浦斯式相通”。這種標準的相遇被認為是最成熟的,一般是神經(jīng)癥性的,或正面或負面地涉及到家長的形象。假若這個人尤其吸引我,這是因為對方在某些方面和我的父親或母親相像。弗朗索瓦一直著迷于有著金發(fā)、淺色眼睛并且高大的女人。不過,在有過多次與漂亮瑞典女人的艷遇后,他卻瘋狂地愛上了一個個子不高,身形豐滿,有著棕色頭發(fā)的白人女性,他甚至打算和她結(jié)婚。他的朋友驚呆了。這是因為他們并不認識弗朗索瓦的母親,那位迷人的那不勒斯女性。他們不知道她叫比安卡,也就是意大利語中的“白人”。事實上,名或是姓自身就凝結(jié)著主體無意識的愿望。
但出身于法國傳統(tǒng)資產(chǎn)階級富裕家庭的貝尼迪克特,卻為一貧如洗的阿根廷吉他手米蓋爾如癡似狂,又怎么解釋呢?一種可能是:這個男人和貝尼迪克特父親的形象大相徑庭。這因而成為她避免俄狄浦斯式關(guān)系的一種方式。俄狄浦斯式關(guān)系一向伴隨著危險的亂倫氛圍。相信愛人形象和父母形象可以重合的人,無疑頭腦簡單。事實上,他和實際上的父親或母親并不一致,而是與無意識想象中的父母形象相對應。正如兒科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所說,愛情空間不完全是現(xiàn)實的,也不完全是幻想的,它介于兩者之間:是“過渡性的”。
德尼不明白為何他當時會對麗薩一見鐘情,然而后者現(xiàn)在已經(jīng)嫁給了別人。事實上,俄狄浦斯式競爭一直在游蕩……面對著麗薩的丈夫(父親形象的化身),德尼要與他競爭并且淘汰他才能抱得美人歸。因此,與其說德尼被麗薩本身吸引,不如說他著迷于三人之間的互動:麗薩和她的丈夫再加上他自己。正如人類學家、結(jié)構(gòu)主義理論創(chuàng)始人克洛德·列維-施特勞斯所闡明的,西方愛情禁忌的源頭是亂倫。人類需要,甚至不斷探求能夠阻止這種沖動的障礙。通婚的夫妻,年齡差巨大的伴侶:越是禁忌,越有吸引力。
“可想而知,相遇是誤解的來源,”人類學家維羅妮卡強調(diào),“因為相遇被置于悖論的象征之下。事實上,我們想要的正是我們無法擁有的:那些依附于過往的東西。為了能重新享受它們曾帶給我們的樂趣,因為它們能給予往事不能給予我們的完美結(jié)局,治愈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钡诖藦浹a和治愈我們過往的傷痕,對彼此都不公平,這樣的期待會在夫妻之間創(chuàng)造關(guān)系的裂痕。
譬如,巴斯蒂安愛著比他大16歲的瑪?shù)倌?,他希望,瑪?shù)倌饶芟衲赣H一樣彌補他的父親未曾給他的保護和嚴厲管教。他的朋友完全不理解這一點,并且攛掇他逃離“后媽”的魔爪,因為瑪?shù)倌鹊拇嬖诜恋K了巴斯蒂安像以前一樣夜夜游宴。另舉一例:西里爾為人粗暴又蠻橫,朱麗葉卻能被他吸引,這是源于朱麗葉幼時目擊到的家長式夫妻關(guān)系。她的母親常常是她父親粗暴言行的受害者,但卻默默哭泣,并無抱怨。這一類型的“施虐受虐”關(guān)系被朱麗葉內(nèi)化了。選擇一個冷酷無情的男人,使她趨同于自己的母親,讓她感覺,她在和母親一同受苦。
在心理學家尚塔爾·迪亞芒特看來,相遇的代際角度是重點:“當我們中意一位男士,我們不會想要考察他的家譜。然而,若我們被他吸引,這也是因為他有著和我們相似的經(jīng)歷,因為他是在與我們相同或?qū)Φ鹊募彝ブ谐休d秘密的人。每個人都希望,相遇能使自己找到解開自身經(jīng)歷難題的鑰匙。”
例如,吉爾達認識萊昂內(nèi)爾之后發(fā)現(xiàn),他們兩人竟都有著一位拋棄妻子的曾祖父。兩人都承載著家譜中的空白并以此為恥。這被仔細掩蓋過的家庭秘密使他們磁鐵般相吸。而這一秘密也許是他們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他們不愿使孩子成為“私生子的后代”,盡管兩人都具備生育能力……很多戀愛故事都有“女護士和病人”的原型,或它的男性版本,“成熟的男人和幼稚的女人”。我們因而被帶入一種“依戀型相通”中,帶到一種情感依賴關(guān)系中。
系統(tǒng)心理治療師堅持一種“特殊的無意識相通”的理論,他們稱之為“分離交換”。就在于我們要遇到一個有缺陷的,比自己更差的人,他有著相同的困擾,不過比我們表現(xiàn)得更明顯。這種求偶策略讓我們可以掩蓋自身弱點,對方則成為缺點的寄托者。因此,為了否認自己的抑郁,盧只癡迷于抑郁和脆弱的男人,就比如海洛因上癮者安托南?!岸嗵澪遥艜鋽喽景a”,這種想法使她能夠完成自戀式治愈,自我感覺更加良好。
總之,相遇從不是兩個人的事,至少是6個人:我、爸爸、媽媽、你、你的父親和母親。再算上幾個老輩,母校的初戀,關(guān)系遠一點的親戚以及其他人……這就是為什么邂逅的火花變?yōu)槌志玫膼矍槭侨绱藦碗s。時間安排提高了原本的困難程度。我們可能因日程上的不協(xié)調(diào)就錯過一次相遇。對的人,卻不是對的時間。我們完全固執(zhí)于工作,職業(yè)生涯的計劃擋住了一切?;蛘哂X得事業(yè)到達頂峰時,才有空閑,才能準備好相遇。然而過去的、難以愈合的經(jīng)歷會寄生在腦海里?!耙虼酥恍栌幸惶帎廊说募毠?jié),”維羅妮卡·那烏姆-格阿普解釋道,“例如夾克上的少量頭皮屑或卡在牙縫里的香芹段,愛情的魔法就不會生效……”我們也就錯過了自己命中注定的男人或女人。
[譯自法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