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
一般情況下,考生辨析病句可以憑借語感,或用語法分析、邏輯分析和造句類比的方法,但考試時間有限,很難做到又準又快。其實,有些病句有明顯的標志,如果能抓住這些標志,考試時考生就能很快發(fā)現(xiàn)語病。
抓并列短語
例1 我國首座自主建造、設計、開發(fā)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在我國南海海域正式開鉆,標志著我國海洋石油工業(yè)深水戰(zhàn)略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辨析 “建造”“設計”“開發(fā)”有時間先后順序,應為“設計”“開發(fā)”“建造”。
有些詞語并列作同一成分,但有先后、主次、輕重、大小、遠近等關系,易出現(xiàn)語序不當?shù)腻e誤。
例2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各領域發(fā)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網(wǎng)絡,網(wǎng)絡提速降費能夠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和企業(yè)廣泛受益。
辨析 “‘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和企業(yè)廣泛受益”兩個并列短語作“推動”的賓語,“推動”與“‘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能搭配,但不能與“企業(yè)廣泛受益”搭配。
并列的詞或短語在句子中作同一成分時。要考慮其與前后詞語的搭配關系。此時,考生要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是否得當。
例3 “五大道歷史體驗館”項目以五大道歷史為背景,以洋樓文化為主線,結合歷史圖片、歷史資料、歷史物品、歷史人物,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現(xiàn)當年的洋樓生活。
辨析 “歷史圖片”“歷史物品”都是“歷史資料”,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并列的詞或短語之間若有主從關系、交叉關系、包含關系,就不能并列,否則會犯概念不清的邏輯錯誤。
抓關鍵詞
例4 本書首次將各民族文學廣泛載入中國文學通史,但就其章節(jié)設置、闡釋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辨析 “就……方面”不正確。應該是“就……方面而言”或“在……方面”。
許多關聯(lián)詞是成對使用的,不能隨便拆開和隨意搭配。句子中出現(xiàn)關聯(lián)詞時,考生要首先考慮關聯(lián)詞是否搭配。
例5 由此可見,當時的設計者們不僅希望該過程中藝術活動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而且技術活動也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
辨析 關聯(lián)詞成對使用時??忌⒁怅P聯(lián)詞語的位置。分句主語相同,關聯(lián)詞語要放在主語的后面;分句主語不同,關聯(lián)詞語要放在主語的前面。兩個分句的大主語相同,小主語則分別是“藝術活動”“技術活動”。所以“不僅”要放在“該過程中”的后面。
抓介詞
例6 書法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近年來在教育部門的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學書法教育蓬勃發(fā)展,學生水平大幅提高。
辨析 句中“在……下”與“使得”組合在一起。導致主語被掩蓋。
介詞“由于”“關于”“對于”“通過”“在……下(上)”“隨著”等與“使(使得)”連用時,往往造成主語殘缺。
例7 跟隨廣播學習英語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不過大部分電臺英語廣播的語速較快,對于初學英語的人聽起來確實感到困難。
辨析 句子中的施事主體應該是“初學英語的人”,而現(xiàn)在句子的主體是“語速較快”,這是主客體顛倒。應刪除“對于”或改為“對于初學英語的人來說”。
出現(xiàn)介詞“與”“和”“對”“對于”“關于”等時,要考慮主客體是否顛倒。
例8 這種感冒新藥經(jīng)過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醫(yī)院的400多個病例中臨床試用。80%反映確實有效。
辨析 介詞結構贅余。去掉“在”和“中”。同時因80%表意不清,為消除歧義,將該句中的“病例”改為“病人”,指80%的病人反映確實有效。
抓否定詞
例9 一項好的政策照理會帶來好的效果,但在現(xiàn)階段,必須強化陽光操作、民主監(jiān)督等制約措施。因為好經(jīng)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辨析 否定詞和帶有否定意義的動詞連用造成表意相反?!疤岱馈笔且粋€帶有否定意義的動詞,與后面的“不”連用造成表意相反。還有“缺乏、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否認、拒絕、排除、免除、推翻、阻止、忌諱、忽視、勸阻”等詞語同樣具有否定意義,應注意辨析。
帶有否定詞的句子的辨析??忌⒁庖韵聨c:一要注意否定詞的個數(shù);二要注意表否定意義的動詞,如禁止、忘記、終止、否認、推翻、排除、免去、取消、忽視、放棄等;三要注意反問語氣,因為反問句是一重否定,不能用三重否定:四要注意推斷結果與句子表意是否相符。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難免”“難免不”“差點兒”“差點兒沒”“否則”等特殊詞。類似“無時無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詞表達的是一重否定。
抓數(shù)量短語
例10 今年5月9日是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有近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參加了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式。
辨析 “近30個”是指“國家和國際組織”,還是指“領導人”?表意不明。同時,該句主語“5月9日”與賓語“70周年”也不搭配。
表數(shù)量的“減少”“縮小”“降低”“便宜”“下降”等時不能用倍數(shù),而用分數(shù);表數(shù)量“增加”用倍數(shù);表數(shù)量“升幅”“增長率”用百分比。
例11 隨著廠商陸續(xù)推出新車型,消費者再次將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車上,不少新能源車的增長在15%到30%左右。
辨析 “增長在15%到30%”與“左右”重復了。用“左右”“前后”“上下”等詞語表示約數(shù)時,考生要注意是否矛盾或多余。
句子中有“最多”“最高”“最低”“至少”“以上”“超過”一類詞語時??忌⒁馑鼈兒竺娴脑~語只能是確數(shù),不能是概數(shù)。“增加(減少)了”和“增加(減少)到”有區(qū)別,前者接凈數(shù),后者包括底數(shù)。
抓兩面次
例12 面對突然發(fā)生的災難,一個地方抗災能力的強弱既取決于當?shù)亟?jīng)濟實力的雄厚,更取決于政府的應急機制和領導人的智慧。
辨析 “能力的強弱”兩面?!皩嵙Φ男酆瘛币幻?。兩面對一面。
兩面詞指的是諸如“能否”“是否”“成敗”“好壞”“優(yōu)劣”“高低”“有沒有”之類的肯定與否定、正面與反面相疊的詞語。這類詞出現(xiàn)時,考生要條件反射似的考慮前后呼應的問題。要注意的是,并非句子中只要出現(xiàn)兩面詞,就一定會有兩面對一面的錯誤。有些詞如“作用”“影響”“行動”“心情”“狀況”等隱含了兩面。
例13 棲息地的縮減以及遍布亞洲的偷獵行為,使得野生虎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將來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繼續(xù)生存取決于人類的實際行動。
辨析 “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繼續(xù)生存”對“取決于人類的實際行動”?!靶袆涌梢允抢^續(xù)偷獵。也可以是停止偷獵。該句子看似是兩面對一面,實際上“行動”一詞隱含兩面,因此該句是正確的。
抓代詞
例14 這位前方記者采訪到的專家表示,C919的試飛成功,標志著我國大型商用飛機的研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辨析 “這位”是指代“記者”還是“專家”?表意不明。
出現(xiàn)人稱代詞“他”“她”“自己”。指示代詞“這”“那”“其”“此”“之”等,用來指代句中內(nèi)容時,考生要注意指代是否明確。
(責任編校/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