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月 梁齊超 李可歡
【摘 要】目的:探討在ICU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措施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月~2018年6月于長春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ICU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護理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睡眠質(zhì)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ICU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睡眠質(zhì)量,加強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人文關懷;重癥監(jiān)護室;心理狀態(tài);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32-02
重癥監(jiān)護室是醫(yī)院眾多科室中特殊的一個,主要工作任務是為重癥患者加護,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緩解病情[1]。本研究旨在將人文關懷應用于ICU護理工作中,期望提高護理效果,具體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月~2018年6月于長春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齡為27~71歲,平均年齡為(55.23±4.76)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例,急性腦血管病患者15例,心血管疾病4例,惡性腫瘤患者2例,其他疾病患者2例。對照組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齡為28~72歲,平均年齡為(55.58±4.56)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例,機型腦血管疾病患者1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例,惡性腫瘤患者1例,其他疾病患者2例。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ICU護理措施,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氣道護理等。密切觀察患者電解質(zhì)與代謝情況,監(jiān)測患者出血情況,是否存在不良反應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治療[2]?;颊咴贗CU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身體功能情況進行檢查,如發(fā)現(xiàn)異常,則與主治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及時予以處理。對患者的切口實施護理干預,避免發(fā)生切口感染;加強保暖,避免著涼。定期幫助患者翻身,做好個人清潔工作,加強心理干預,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3]。
1.2.2 觀察組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人文關懷的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關懷護理:ICU中收治的患者均病情危重,時刻都有死亡的風險,為了提高護理管理水平,避免發(fā)生交叉感染,ICU是禁止患者家屬陪護的[4]?;颊呷胱CU接受治療后,心理負擔會大大加重,且很多患者認為自己是由于病情嚴重,治療困難,或一些不治之癥,因此才被送入ICU治療的,一系列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消極的情緒也會影響ICU中的其他患者。因此,護理人員應在患者進入ICU接受治療前,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關懷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ICU的治療與護理方法、基礎設施、人才配備等[5]。突出強調(diào)進入ICU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早日康復,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避免由于焦慮和緊張而影響治療效果。
(2)環(huán)境干預:ICU配備許多先進的醫(yī)療器械,加之入住患者較多,一些例如醫(yī)療器械運行以及患者呻吟產(chǎn)生的噪音無法避免,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患者心理壓力會逐漸增大,睡眠質(zhì)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除此之外,由于ICU不允許家屬陪護,患者的孤單情緒會逐漸加重,因此,應加強ICU的環(huán)境干預。在對ICU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之間應避免閑聊與談笑,不對與工作內(nèi)容無關的事項進行討論,不在患者面前討論病情等。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引導患者配合日常治療與護理工作,以不影響治療效果為前提,減少由于儀器設備運行而產(chǎn)生的噪音。條件允許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或位患者準備雜志、報刊,幫助患者打發(fā)時間,避免長期治療而產(chǎn)生的孤單情緒[6]。
2 結果
實施護理干預前,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包括患者的抑郁與焦慮情況、睡眠質(zhì)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兩組相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分別實施了不同的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睡眠質(zhì)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ICU以收治危重癥患者為主,治療過程中以預防交叉感染,避免病毒傳播為主要目的。通常情況下,重大創(chuàng)傷及手術、敗血癥以及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均應入住ICU接受全面且嚴格的治療[7]。在ICU中采用人文關懷的護理模式,可以體現(xiàn)護理工作中護士對患者的關愛,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予以及時了解,高度重視患者健康與安全,加強心理護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高睡眠質(zhì)量。
從本研究所得結果可知,實施了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睡眠質(zhì)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ICU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睡眠質(zhì)量,加強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紅燕,汪玉泉,駱諫英,王曉麗.人文關懷在血透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7,01:116-117.
[2]陳祥燕,陳祥鶯.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生活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09:128-129.
[3]蔡青芳.重癥監(jiān)護病房護理中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的應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9:88.
[4]郭志哲,王恩艷,韓天雪,許大雪.人文關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3:156-158.
[5]趙紅真.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2:349+352.
[6]史敏,陳麗英.護理人文關懷在ICU病房氣管切開術后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4,06:737-739.
[7]梁冬花,李杏崧,李蘭香,岑雪芳.人文關懷護理用于重癥監(jiān)護室中的效果評價[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19:4538-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