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飛
傳說在遙遠的古時候,女蝸補天剩下一塊五彩頑石,這塊石頭覺得自己沒有了價值而自慚形穢,于是主動要求下界,后來遺落到現(xiàn)在的浙江省青田縣一帶。青田縣以出產(chǎn)青田石而聞名天下,這樣的美麗傳說也一代代流傳下來。據(jù)說當年曹雪芹聽說了青田石的故事,便把它寫進了《紅樓夢》里,于是就有了青埂峰下的頑石,書中主人公賈寶玉隨身佩戴的通靈寶玉,或許正是青田石。
青田石其實是一種白堊紀流紋巖和凝灰?guī)r經(jīng)過中低溫熱液蝕變作用而形成的巖石,形成至今已經(jīng)有1.2億~1.4億年。它的質(zhì)地溫潤,呈致密塊狀,具有蠟狀光澤,不透明或微透明,主要礦物成分是葉蠟石,化學式為Al2[Si4O10](OH)2。除此之外,青田石中還含有少量石英、絹云母、高嶺石、蒙脫石、剛玉、紅柱石以及綠簾石等其他礦物,成分較為復雜,所以青田石的顏色多有變化,雖以青色為基色主調(diào),但也常見有紅、白、灰、黃、蘋果綠等顏色,深受石雕藝術家的喜愛。以青田石為材質(zhì)雕刻成的花鳥蟲魚、山水風景、人物造型等神形兼?zhèn)?,細膩精巧,獨具特色。郭沫若曾有詩贊之曰:“青田有奇石,壽山足比肩。匪獨青如玉,五彩競相宜。斧鑿奪神鬼,人巧勝天然?!?/p>
1989年,考古學家在江西省新干縣商代墓葬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754件各種類型的精美玉器,其中有一件造型奇特的玉羽人(古代漢族神話中的飛仙),它全身呈棗紅色,高約11.5厘米。專家鑒定發(fā)現(xiàn),這件玉羽人的石質(zhì)為青田石。由此證明,人們認識并使用青田石的歷史至少已經(jīng)超過了3000年。
不過,真正讓青田石名揚天下的不是石雕,而是印章。
自古以來,印章就是文人雅士的身份象征,或是達官貴人附庸風雅的玩物,在我國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古人制章,或用金屬材料,諸如金印、銀印、銅印等,或用玉料,諸如翡翠印、瑪瑙印、和田玉印、獨山玉印等,或用象牙、牛角一類的角質(zhì)材料,或用壽山石、雞血石、田黃石等石料,或用黃楊木等木料,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色澤清麗的青田石即為其中的石印。
以石為印,乃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史料記載,古人早期常用金屬材料或玉料制??;到了唐宋時期,才開始使用石料;明代時,石印崛起,其中的青田石是最為典型的代表。浙江青田石具有耐潮、耐熱、不變形、不變色等諸多優(yōu)點,與福建壽山石、浙江昌化石、內(nèi)蒙古巴林石并稱我國四大著名印章石。
與玉印相比,石印的價格相對低廉,而且石料硬度相對較低,易于雕刻,譬如,翡翠的莫氏硬度為6.5~7,而青田石的莫氏硬度僅為2~2.5。在狹小的石面上雕刻出精細的文字,需要精湛的技藝,軟硬適中的青田石料更利于雕刻者熟練地運用刀法,即便雕刻的線條細如發(fā)絲,也不易斷裂。青田石印融匯雕刻與書法于一體,刀之所至,筆走龍蛇,方寸之間盡顯無窮妙趣。清代的乾隆皇帝就十分喜愛青田石印,他個人收藏的青田石印多達上百方?,F(xiàn)如今,北京故宮博物院里還珍藏著多塊明清時期流傳下來的青田石印章。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篆刻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古人主要是將自己的名字刻在印章上,現(xiàn)在則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篆刻藝術,即以人物形象為內(nèi)容的印章,名曰肖像印。肖像印既有偉人或名人,也有普通人自己的形象,所選用的石材仍然傾向于青田石、昌化石等印章石。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一項極具中國特色的參展國與地區(qū)政要金石印象展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由6位創(chuàng)作者歷時兩年時間完成的篆刻作品,選取青田石為篆刻石材,以聯(lián)合國、參展國與地區(qū)的政要肖像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197方肖像印。在這小小的印章之上,名人政要的形象栩栩如生,不僅讓世界人民了解了我國技術精湛的篆刻技藝,也讓青田石的美名再次名揚海內(nèi)外,贏得了國內(nèi)外參觀者的廣泛贊譽。
青田石為什么會走進上海世博會呢?其實,早在清代,它就已經(jīng)邁出國門走向世界了。1915年,美國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鑿通航在舊金山市舉辦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我國參展團攜帶的以青田石為材質(zhì)雕刻的12件藝術品閃亮登場,其中有兩件印章還獲得了銀牌獎章?;蛟S,正是青田石與世博會的這種百年淵源賦予了它特殊的文化意義,使其成為我國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一種符號。
青田縣地處浙江省東南部,屬低山丘陵地貌,境內(nèi)近90%的區(qū)域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特殊的地質(zhì)條件孕育出了稀有的青田石礦脈,當?shù)厝耸来鄠鞯氖窈妥坦に嚍榍嗵锟h贏得了“中國石雕之鄉(xiāng)”“中國石文化之都”等諸多美譽。
不過,由于青田石的產(chǎn)地局限,開采歷史悠久,現(xiàn)存資源量瀕臨枯竭,使得市場上的青田石價格越來越高。新聞媒體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最近20年來,青田石的價格上漲了幾十倍,個別罕見品種甚至上漲百倍。曾有收藏家表示,他在10年前以1500元的價格賣掉的一塊青田石,后來又以3萬元價格收回,現(xiàn)在又漲到了三四十萬元。
盡管我們懷疑這其中有商家炒作的可能,但資源量的日益短缺所造成的物以稀為貴的趨勢是必然的。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青田縣,竟然有房地產(chǎn)公司推出了“用石頭換房子”的銷售模式,如果你手中收藏有一塊質(zhì)量上乘的青田石,就能換一套房子,想想是不是很激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