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樂樂
【摘要】素描是所有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根本。素描打形能力是素描作品的基礎,需要進行有效的練習和提升,才會讓后面畫面的深入和調整工作事半功倍。本文著重探討“形的練習”中,以實際操作教學中發(fā)生的案例進行分析,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fā)展為前提,教師采用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更加明確了教學中的理念和思路。
【關鍵詞】零基礎學生;素描打形;案例研究
一、素描頭像教學三階段
頭像繪畫訓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大形和大關系,即在“大形”打準的基礎上再確定出大的黑白灰關系;第二階段是深入階段,這個階段是建立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完成的,把頭像各個面的明暗塊面體積準確地塑造出來,即把小的黑白灰關系表現出來。第三階段是建立在前兩個基礎之上,從整體的角度上調整畫面的需要,從而使畫面達到完整。
二、素描頭像教學中第一階段打形的練習
學生剛開始畫頭像基本上對形的準確把握能力比較弱,故欲速則不達。在基礎造型能力的訓練中,尤其是對“形”的準確掌握要多花功夫。就好比“打樁”,建大廈基底穩(wěn)固了,才能有高樓大廈可言。不然基底都不穩(wěn)固,那么一切都免談。因此,要多花時間在基礎訓練上是很有必要的。素描是一門技術活,只有下功夫用心用腦用手反復地練習,才能得到提升。
三、素描頭像教學中打形的練習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形”的有效化訓練——剪影的運用
所謂“形”的有效化訓練,就是讓全體學生在素描零基礎的情況下,在最短的時間里有效掌握繪畫中的基本知識和繪畫技能,以及對“形”的準確表現和深入塑造等技法的熟練掌握。
首先,對初學者來說,最容易在視覺上引起深刻體驗的就是“剪影”的概念。剪影的形式是最簡單清晰的,直觀地讓初學者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大形。剪影的練習主要解決大形、大動態(tài)。教師可以找一個石膏放在背光較強的位置,有條件的可以打一個逆光,效果就更明顯了。接下來,所呈現出來的就一目了然了,我們面前所出現的就是一個剪影的效果。學生想著急地去畫的那些細節(jié)也已經深深地隱藏在黑暗中了。這樣,他們只能單單地練大形,而不糾結那些細節(jié)之處。練習一段時間之后,在繪畫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有先看“大形”的概念,認識到大形是畫好一幅畫的前提。
(二)案例二:相似形和正負形在畫面中的熟練運用
加強相似形的運用,很多學生對“形”的把握度很弱,主要是他們在觀察時,觀察方法還不太對。容易把“形”理解成一根根單獨的線,而不能看成是一個面的概念。一個面是由幾根線組合而成的,而且面中的線與線是有一定關系的。線和線之間有一定的角度,多個角度構成的面比較接近哪個幾何形就容易被記住,然后畫下來。抓住這個關系就能把線的角度看得更準確。
四、在形的練習中教師巧妙運用的教學策略
教師將教學策略有效運用于自己的課堂和學生的課外學習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好的策略滲透到自己的學習里面,就能有意想不到的大收獲。
(一)“眼高手低”的策略
欣賞大師作品和同齡人的優(yōu)秀作品,如畫冊和畫展等。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币簿褪钦f,跟大師交流,可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提高學生的眼力和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
(二)激勵機制
運用激勵機制,進行賞識教育是教育階段的一個有效教學的方法。教師在面對剛進美術班的這批學生,教學中首先就要給他們信心和決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依據學生的發(fā)展進行有效指點,對優(yōu)勢之處予以肯定,不足之處要及時更正,學生才能在短時間里有效落實基本功,知道自己的方向所在。
(三)教師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勤做筆記的好習慣
學生可以采用隨筆、日記、心得等方式,最好是每天寫一篇來記錄自己對繪畫的真實感受、一些見解抑或繪畫中的不足。當然,關鍵是貴在堅持。這樣能讓學生主動思考,并能及時發(fā)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也可以讓教師反思教學,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困惑及時解決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四)繪畫過程中加強眼、手、心、腦的綜合運用
一個初學者的畫工如何,其實就是他在繪畫中眼、手、心、腦的判斷力如何。繪畫中,大腦是起引領作用的,他主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思考畫面中的需要,如何巧干,在畫面中用較少的線條卻能表現出豐富的畫面。心則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心志所在,學法必識自本心,從而善于發(fā)現問題。眼就是通過觀察對象,并進行判斷,哪些需要在畫面中突顯出來,哪些可以虛掉。手是將大腦所思考的表現出來,不斷進行繪畫的練習。
(五)“自我評價”鍛煉學生自學能力
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自我思考和自我學習,較常見的教學方法是自我評價法。學生的自我評價,從自己作品分析的角度出發(fā),能將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一講明白,其過程就是自我參與反思的過程,這樣更容易幫助學生發(fā)展其優(yōu)勢,彌補其不足;對他人的作品進行點評時,教師更是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和提問,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對別人的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時,就是更高一個層次的剖析和理解,能夠從別人的畫面中得到切身的學習。
(六)“放電影式”的學習方法
運用“放電影式”的記憶方式,其實是很節(jié)約成本和節(jié)省時間的,不需要任何材料。當我們在休息的時候或者睡覺前,閉上眼睛回憶對象特征和繪畫過程,即思考對象的樣子以及如何將他表現出來的繪畫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