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成了當前一個時期的熱點問題,本文試通過分析湖北省基層院內設機構改革的現狀和不足,找出下一步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的方向和趨勢。
關鍵詞: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基層院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5-0118-02
作者簡介:徐細州(1967-),男,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qū)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湖北省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整合改革起步早,積累了成型的豐富經驗,得到高檢院、省委認可。2017年2月,省編委辦公室印發(fā)了《關于〈湖北省基層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試點方案〉的批復》(鄂編辦文[2017]11號文,以下簡稱“批復”),對基層檢察院試點單位的內設機構設置、職能進行了批復,為全省基層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提供了指引,對推進全省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必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筆者根據司法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特點,結合檢察工作規(guī)律,以基層檢察院為對象,對內設機構個數和職能劃分還有進一步調整的必要,為此提出以下意見,供參考。
批復進對全省基層檢察院的內設機構改革成果進行固化、確認。內設機構改革設置依據是“兩個分離”,即:案件管理與案件辦理適當分離,執(zhí)法辦案與執(zhí)法監(jiān)督相分離。同時兼顧“一個窗口對外,一個閘門對內”的要求,優(yōu)化內設機構職能。
其特點:一是按人員編制數的多少來確定內設機構的數量??傮w分為四五七九個部局。編制數在50名以下的設置5個部、局,51-99名的設置7個部、局,100名以上的設置9個總局中。二是按內設機構數來確定部門職能。如“五部門制”,內設機構為:刑事檢察部、職務犯罪偵查部、綜合檢察部、案件管理部、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七部門制”內設機構為:偵查監(jiān)督部、公訴部、職務犯罪偵查部、綜合檢察部、民事行政檢察部、案件管理部、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將“五部制”基礎上,將刑事檢察部拆分為偵查監(jiān)督部和公訴部,將綜合檢察部拆分為綜合檢察部和民事行政檢察部;“九部門制”內設機構為:偵查監(jiān)督部、公訴部、依貪污賄賂犯罪偵查部、瀆職侵權犯罪偵查部、綜合檢察部、民事行政檢察部、案件管理部、政治部、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在“七部制”基礎上,將職務犯罪偵查部拆分為貪污賄賂偵查部和瀆職侵權偵查部,將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拆分為政治部和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三是仍然設置了部門負責人。除“五部門”制由副檢察長兼任部負責人外,仍保留了部門負責人職位,領導層級并沒有減少。
現行內設機構相較以前,數量有大幅下降,對優(yōu)化人員結構,提高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與司法責任制下辦案組織設置,辦案管理模式變化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一)內設機構設置沒有依檢察職能進行劃分
僅僅是為了減少內設機構而減少,沒有遵循檢察規(guī)律,導致只停留在“物理整合”,而沒有產生“化學整合”效應?!拔宀块T制”是基礎,對部門職能劃分把握了一定的原則,而“七部門制”、“九部門制”,都是對“五部門”制的簡單分割。作為刑事訴訟監(jiān)督的執(zhí)行監(jiān)督劃到綜合檢察部,作為對外聯系窗口的控告申訴職能劃分到綜合檢察部。
(二)內部管理層級沒有減少
“橫向大部制,縱向扁平化”是內設機構改革的原則,目的是減少管理層級,提高效率。目前實行的內設機構,除“五部門”制外,仍然設置了部門負責人,由副檢察長分管,與改革之前相比,層級沒有減少,沒有達到改革目的。
(三)不利于資源共享
職能劃分不合理,如刑事執(zhí)行監(jiān)督與批捕、公訴是相互聯系的,而劃分為不同的部門,不利于及時發(fā)現線索,人為增加了障礙。再如,案件管理是對自身執(zhí)法辦案活動的監(jiān)督,如果控告申訴職能與案件管理職能同屬一個部門,更加有利于對檢察院自身執(zhí)法辦案活動的監(jiān)督。機構設置不合理,職能部門劃分過細,對同一屬性的工作,不利于溝通。如將偵查監(jiān)督、公訴、刑事執(zhí)行分開,不利于對整個刑事訴訟活動的監(jiān)督。
內設機構設立的原則,一是按檢察職能來設立,不能單純按人數的多少來設立。檢察機關的主要職能負責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刑事訴訟監(jiān)督;負責職務犯罪偵查和預防;負責民事、行政訴訟監(jiān)督;負責對自身辦案情況的監(jiān)督和接待、受理舉報、控告、申訴等工作。內部機構設置時,應將同一職能由一個部門來行使,設置部門。二是宜粗不宜細,特別是在辦案方式是以辦案單元進行的新形勢下,部門職能劃分過細,不利于信息資源共享,不利于辦案組織的建立。如將偵查監(jiān)督與公訴、刑事執(zhí)行監(jiān)督分設不同部門,人為割斷了信息聯系,設置了障礙,不利于對刑事訴訟監(jiān)督工作的開展,不宜單純按人數的多少來設置機構,而應按職能來分,按有利于優(yōu)化資源配置來劃分。三是有利于辦案效率。基于上述原則,內部機構可設置為:刑事檢察部、民事行政檢察部、職務犯罪偵查部、案件管理部、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編制50人以上的,再設政治部,將職能從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分離出來。
各部門主要職責為:(1)刑事檢察部。對偵查機關的立案活動、偵查活動是否事法進行監(jiān)督;對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刑事案件進行監(jiān)督;對偵查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審查決定是否批準逮捕,審查決定是否批準延長羈押期限;對偵查機關、本院職務犯罪偵查部門移送起訴的案件,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出庭支持公訴;依法適時介入,引導偵查機關偵查取證;審查決定是否追捕、追訴;對刑事審判活動進行監(jiān)督,對人民法院刑事判決、裁定進行審查并決定是否提出或提請抗訴;負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查批捕、審查起訴、訴訟監(jiān)督、預防幫教等工作;負責對刑罰執(zhí)行、刑事強制措施執(zhí)行、強制醫(yī)療執(zhí)行和監(jiān)管活動進行監(jiān)督。(2)民事行政檢察部。職能主要是依法對人民法院生效民事、行政判決、裁定和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調解書依法提請抗訴或提出再審檢察建議;對民事、行政訴訟活動中的違法情形進行監(jiān)督,依法提出糾正意見或檢察建議;探索開展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履職或者不履行職責的監(jiān)督;開展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探索對行政機關涉及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強制措施的監(jiān)督;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民事行政檢察工作。(3)職務犯罪偵查部。對本地管轄或上級院交界的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犯罪案件進行偵查;掌握了解和綜合分析本地區(qū)職務犯罪情況,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4)案件管理部。統一受理、分流上級院交辦的案件、偵查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移送的案件;對本院辦理的案件統一對外移送;統一接待、辦理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案件查詢、問詢、涉案材料收轉以及其他事務;對司法辦案工作進行流程節(jié)點監(jiān)控;負責司法警察工作、檢察技術工作等。受理和接待舉報、控告、申訴和投訴;負責本院群眾工作;辦理本院受理的刑事申訴案件;辦理國家賠償案件;接受犯罪嫌疑人自首。(5)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負責政工黨務、監(jiān)察、行政管理、后勤管理、調研宣傳等各類綜合管理、保障及服務工作。
[1]李珊姍.淺析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EB/OL].人民論壇網,2016-12-16.
[2]盧巨波.海南基層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成效明顯[N].檢察日報,2017-01-12.